​食品起源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 《岁时广记》 、 《大明一统赋》 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到明朝时仍然保留有元宵节宴饮的习惯,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

元宵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

元宵是元宵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制作方法

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吃法大全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滋补。

汤煮元宵:要掌握“文火煮”的要领,并用汤勺徐徐推转,使元宵在汤中旋转,水沸时稍加凉水,不致粘锅。

油炸元宵:热油下锅,元宵下锅后轻轻翻动几遍,直至元宵全部虚胀,即可捞出撒上糖食用。

拔丝元宵:先用食油抹光锅底,再放白糖和适量水用文火化成稠糊状,当冒大泡呈黄色后,将炸好的元宵入锅,与糖糊搅拌拔丝,迅速出锅,趁热食用。

穿衣元宵:芝麻炒熟研末,放入稠糖糊中。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糊中滚沾均匀后上盘,要逐个摆开。

酒醉元宵:将特制的小元宵煮熟后盛入碗中,再将煮沸后的甜酒浇入,打入鸡蛋花更佳。

区别于汤圆

汤圆和元宵主要有以下区别:

虽说元宵和汤煮元宵圆都是糯米粉制品,都含有不同口味的馅料,但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北方的元宵与南方的汤圆在制作方式以及馅料的选择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元宵机或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荤素甜咸皆可[1]。   

也正由于二者的这种区别,元宵煮后汤比较稠,而汤圆煮后的汤比较稀。另外的两个区别是:汤圆因为有了行业标准,多为袋装,而元宵为散装;汤圆因为保质期长,使得消费者购买、食用方便,而元宵则不太方便购买。

一般来说,因加工工艺所限,除了自己家庭自制外,市场上所售的汤圆都是速冻的,挑选汤圆也是有诀窍的:

1、首先要看色泽形状。好汤圆色泽洁白,无杂点。而劣质汤圆颜色暗淡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再看汤圆有无裂痕。如果冷冻技术不过关,汤圆就容易开裂,这样的汤圆水分和养分损失都比较大,口感粗涩。质量好的汤圆,包装袋内都应该有托盘,这样可以防止汤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挤压变形。    

2、然后是用手摸,用手指轻轻摸一下汤圆,如果汤圆发软,说明已经解冻,这样的汤圆口感和营养就都不敢恭维了。  如果在超市购买汤圆,有些产品厂家的促销员会现场煮一些供品尝,这时候要注意看,好汤圆煮的时候不混汤、不粘连,很快就会漂浮起来。而质量较差的汤圆则容易混汤粘锅甚至发生破损。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尝一下,好汤圆入口绵软,咬开后,汤圆馅浓稠香软,细小的微粒在入口即化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咀嚼感。 汤圆皮口感细腻黏糯,有弹性。而质量差的汤圆入口粗糙缺乏弹性,无明显的流感,口味常常过于甜腻或者油味过重。

奇葩元宵

奇味馅料

水果元奇馅料:梅菜烧肉汤圆宵:草莓味、芒果味、榴莲味……一些商家甚至应景推出了不需要下锅水煮的冷藏水果元宵。

巧克力元宵:巧克力为馅,不管好不好吃,重要的是个爱情寓意。

心肺元宵:重庆的一种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

奇汤圆皮

藕粉元宵:藕粉一层层裹上去,汤团外皮很Q弹。黑芝麻馅里还有核桃,汤里有桂花酱。

番薯/紫薯/南瓜元宵:在糯米粉中揉入番薯泥/紫薯泥/南瓜泥,汤圆皮儿随之可呈现出黄色或者紫色,色彩诱人,味道可口。

奇葩吃法

腌菜炒元宵:滇味特色。将腌菜和元宵混合炒在一起,元宵周身沾满深色的腌菜颗粒,看上去颇有点章鱼小丸子的感觉。据说这种做法如今在云南的一些餐厅颇为流行。

炸元宵:热锅,放入油以中火烧热至150℃时,慢慢放入小元宵,炸至表面膨胀后捞起沥干油分,撒上花生粉即可[2]。

注意事项

煮元宵

轻轻捏: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食用禁忌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患者加重病情;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多吃元宵会加重胃肠负担。进食元宵后进行适量的舒缓运动,是增进消化和减少脂肪的最好方法。

特殊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传统元宵,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限量。

“无糖元宵”,也仅仅是不含蔗糖,但同样含有淀粉、油脂等,糖尿病患者不可因其无糖就放心食用;很多元宵馅中添加了大量油脂、糖等改善口感,多吃容易升高血脂和血压。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85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