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
豆科紫藤属落叶藤本。又称藤萝、朱藤。蔓左旋缠绕。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前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下垂。花蝶形,紫色,有芳香。荚果扁平呈刀形,表面密生银灰色短绒毛。荚果含种子1~3粒。较耐寒、性喜光,略耐荫。主根深,侧根少,不耐移栽。喜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有一定耐干旱、瘠薄和水湿的能力。实生苗最初几年呈灌木状,长出缠绕枝后,能自行缠绕。寿命长。大多用播种繁殖,也可行分蘖、压条、扦插或嫁接。管理简便,常作适当修剪、摘心,以调节树势。
紫藤枝叶茂密,花穗秀丽,多用以攀附花架、绿廊、枯树或山石等。但不能种在活树旁,以免缠绕活树。也可盆栽重剪作成桩景。紫藤花可制成食品。花、果及茎皮还可入药。茎皮可制人造棉。
紫藤是我国原产著名的观花藤木,栽培历史悠久,远自唐代已有栽培的记载。别名藤萝、朱藤,为蝶形花科、紫藤属落叶藤木。木质茎粗壮,干皮灰白色,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生长,因而呈现出螺旋状沟槽,表面皮孔明显。冬芽紧贴在侧枝上,芽外被深褐色的鳞片,上有白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7 枚至 13 枚,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幼时两面有白柔毛,及长脱落。总状花序生新枝顶端或叶腋,长 15 厘米至 30 厘米,下垂,每一花序着生蝶形小花 50 朵至 100 朵
紫藤枝叶茂密,花大且香,是棚架、门廊绿化的优良树种。紫藤的花和种子可供食用;树皮纤维可织物;根和种子可杀虫;果实入药,治食物中毒,驱除蛲虫。
紫藤栽培
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均可繁殖。采种后晾干贮藏,翌春播种前先浸种 12 小时左右,在露地苗床播种育苗。立秋以后适度间苗,三年后出圃,移苗宜带土球。还可在早春选 1 年生健壮枝条截成 15 厘米至 20 厘米一段作插穗,数十根一捆,上端朝下先埋在背风向阳湿润地段,覆土 10 厘米踏实,上盖地膜保温保湿。 5 月上旬挖出扦插,具很高的成活率而且成苗较快。还可用起苗时剪下的断根作根插繁殖。分株繁殖应在春季冬芽开始萌动时操作,挖掘根蘖苗时,一定要深挖掘
生长习性
有很强的气候适应能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露地越冬。喜光、稍耐荫,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厚,但也能在瘤薄土壤中正常生长。耐干旱 和水湿。主根深长,侧根稀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花穗多在去年短枝和长枝下部腑芽上分化。
图片
http://202.108.43.235/upload/43/96/92/1241439692.6330070.jpg
与紫藤萝相关的文章
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女,原名冯钟璞)
1982年5月6日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又称藤萝、朱藤。蔓左旋缠绕。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下垂。花蝶形,紫色,有芳香。荚果扁平呈刀形,表面密生银灰色短绒毛。荚果含种子1~3粒。较耐寒、性喜光,略耐荫。主根深,侧根少,不耐移栽。喜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有一定耐干旱、瘠薄和水湿的能力。实生苗最初几年呈灌木状,长出缠绕枝后,能自行缠绕。寿命长。大多用播种繁殖,也可行分蘖、压条、扦插或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