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目】独立
【拼音】dú lì
【英译】
self-help;independence;stand alone; independent; isolate;be alone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山巅的苍松。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宣布独立。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如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叫独立营。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6.脱离原来所属单位,成为另一单位:民俗研究室已经~出去了,现在叫民俗研究所。
详细解释
探源
(1)独自站着。杜甫《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2)比喻突出、超群。《汉书·外戚传上》:“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3)指不依附外力;不受外界束缚。如:独立自主。
出处
1.单独站立
《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 唐 杜甫《独立》诗:“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王生﹞见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独立在门内,徘徊凝望。”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2.孤立无所依傍
《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羣党而成朋。”《晋书·忠义传·吉挹》:“ 挹 孤城独立,众无一旅,外摧凶锐,内固津要,虏贼舟船,俘馘千计。” 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秦皇岛》:“ 关 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 秦皇岛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为了防备意外, 大夯 首先将 郭祥隐蔽在草丛之中,悄悄来到一所独立家屋附近。”
3.超凡拔俗,与众不同
《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孔颖达疏:“君子於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淮南子·修务训》:“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高诱 注:“不羣于俗。” 宋 陆游《溪上作》诗:“末俗陵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或他人而自立
对于个人而言分成: 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有一种不够独立,就容易造成父母不能让孩子独立的去处理事情,想要父母给自己空间和时间独立,一定要三方面都努力做到独立。例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不会用勺子吃饭那就说明这个孩子还不能生活独立,如果一个初中生还不能自己整理房间,还不能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还不能做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都属于生活不能独立,这样父母便不会放心让你独自处理自己的事儿。想独立就要从小事儿上做到独立,自己不能独立,强迫别人给自己独立是没有独立能力的表现。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 梁启雄释:“不足独立而治,谓师法不能离开‘专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书籍,进了一层,研求到意义上去,所以出了 魏默深 、 龚定盦一班人,发生独立的思想。”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
5.谓国家、民族或政权不受外界统治支配
《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 楚 六千里而为讎人役。”《荀子·王制》:“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则是国未能独立也。”如:一切受压迫的民族都要独立。
6.古代传说中的一足之鸟
《太平御览》卷四三三引《河图》:“鸟一足名独立。”
独立,是与依赖依附相反的状态。
哲学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一个独立的人,指其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但人类是群居动物,一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只能说某个人有独立的能力。 一个独立的国家,指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的人行使。
体育运动领域: 独立队,阿根廷足球甲级联赛参赛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