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信息

【词目】富贵

【拼音】fùguì

【释义】[Richesandhonour;Wealthandrank]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人名,原名郑显富,因性情开朗而又活泼有趣,人送外号“富贵”,取吉祥如意之意。

中庸之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出自《礼记·中庸》

解释: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详细解释

1.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

《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再说邯郸城中盼望救兵,无一至者,百姓力竭,纷纷有出降之议,赵王患之。有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百姓日乘城为守,而君安享富贵,谁肯为君尽力乎?’”

老舍《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

2.使富裕而显贵。

《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

《汉书·窦婴传》:“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

《周书·文帝纪下》:“古之帝王所以外建诸侯内立百官者,非欲富贵其身而尊荣之,盖以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是以博访贤才,助己为治。”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3.指有财有势之人。

《孟子·离娄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赵令畤《侯鲭录》卷二引宋徐积《爱爱歌序》:“爱爱居京师,自以为未亡人也,慨然有必死之计。故虽富贵百计万方,卒不能动其心,以至于死。”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是个富贵脾气丫头命!”

4.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钱思公生长富贵,而性俭约,闺门用度,为法甚谨。”

清田兰芳《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公生于华膴,酣习富贵者久,疑当娇侈脆惰,不任淡泊劳瘁。乃服官所至,皆以清约勤敏著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侄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

清昭连《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其生长富贵,不知闾巷之艰难若此。可知‘何不食肉糜’之言,洵非虚也。”

5.财物;财宝。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秀秀提着一帕子金珠富贵,从左廊下出来,撞见崔宁。”

《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道:‘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如今我有一套富贵与他说知,因此而来。’”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你如今有了这般势耀,不得此女貌,同享荣华,枉自有许多富贵。”

6.宝贵,珍贵。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杨柳映,杏花遮,东风外,酒旗斜。四时中惟有春三月,光阴富贵,景物重叠。”

7.犹富足,富有。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又况我王仓库不贫,国中富贵。”

8.知识,尊敬。

有知识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2099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