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律
所有的海龟都在《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之内,不允许有任何海龟制品交易。即使是从海外带来的任何海龟制品都属违法。海龟目前还没有被列入中国的动物保护名单中。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海龟制品交易。
海龟? ? ? 海龟保护工作进入高速发展期,沿海经济活动和有害捕鱼作业受到监控。海龟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澳大利亚已经启动了一个投资数百万美元的项目,在社区中开展海龟保护活动,并努力寻找解决鬼网问题的办法。印度尼西亚正在进行一项先进的研究,以确定捕鱼业与海龟生存现状的相互关系,并与工业界合作开发适当的缓解措施。塞舌尔群岛已经制定了创新性的办法,使私营企业参与到实际的保护行动中来。目前 8个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侧重于龟类保护的国家计划,而其他十个国家也在计划实施类似的计划。几十年来,澳大利亚、阿曼、塞舌尔和南非都在监控各 自的海龟数量;另有几个国家在最近十几年也实施了保护方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曼谷办公室负责统筹该协议执行的Douglas Hykle说,这份国家报告清楚表明,签约国正在作出更大的努力,监测、管理和保护各国的海龟。
动物简介
海龟? ? ? ? ? ? ? 适应水生生活,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稜皮龟(Dermochelyscoriacea)是现存龟类中最大的种类,长约2.1公尺 (7呎),重约540公斤(1,200磅)。两个前鳍末端之间的跨距约2.7公尺。最大体长可达3公尺,重约900公斤。背甲由骨板组成,覆以深褐色或稍黑的革质皮肤。背部有7条明显的纵稜,腹部有5条。栖于全球各海洋,长于游泳,杂食。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动物的统称。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1爪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100天。海龟早在2亿多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据《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沿海人仍将龟视为长寿的吉祥物,就像内地人把松鹤作为长寿的象征一样,沿海的人们也把龟视为长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之说。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种海龟,其中有四种产于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和广东沿海,我国群体数量最多的是绿海龟。
品种分类
在海洋里生存着8种海龟:棱皮龟、红头龟、玳瑁、橄榄绿鳞龟、大海龟、绿海龟、黑海龟(太平洋丽龟)和平背海龟。所有的海龟都被列为濒危动物。
海龟种类 由于雄性海龟和年幼的海龟不会上岸,我们很难知道生存在野外的海龟数量。海龟的数量计算一般是根据它们的孵化率。研究显示,所有种类的幼海龟都不同程度的减少了。尤其是大海龟和棱皮龟,是所有海龟面临绝种危险最大的种类。数量最多的是橄榄绿鳞龟,几十万只到印度海岸筑巢。绿色龟(Chelonia mydas)体大且重,背甲长约0.7?1公尺,体重约90?140公斤。最大的体长约1.2公尺,重375公斤。背甲宽而平滑,全身褐色或淡绿色,分布于全球各地沿海的温暖水域;主要取食海藻;并不像其他海龟有时上岸晒太阳。蠵龟(Caretta caretta)大型,类似绿色龟,但头部较大。微红褐色或褐色,背甲长约0.7?2.1公尺。大标本一般重约135公斤,但有近400公斤重的记载。据传其性情凶恶,肉食性,遍布全球各海洋。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体较小。其学名根据背甲上覆瓦状排列的骨板而定。遍布全球海洋温暖水域。爱寻衅,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甲长约40?55公分(16?22吋),体重约13?45公斤(29?100磅)。里达利龟属(Lepidochelys)是小型海龟,甲宽而圆。大西洋里达利龟(L. kempii)灰色,甲长约60?79公分。产于墨西哥湾,偶见于墨西哥湾流,北至新英格兰,东至大不列颠和欧洲。这种龟俗称「杂种龟」,此名源于人们误认为大西洋里达利龟是绿色龟和蠵龟的後代。太平洋里达利龟(L. olivacea)栖于印度洋-太平洋区的温水区域。体大于大西洋的种类,略呈绿色,以动植物为食。
生长繁殖
繁殖? ? ? ?大多数的海龟生存在比较浅的沿海水域、海湾、泻湖、珊瑚礁和流入大海的河口。我们通常在世界各地温暖舒适的海域发现海龟。不同种类和同一种类内部不同群体的海龟有着各自的迁徙习惯。一些海龟游到几公里远的地方筑巢并喂养幼龟。而棱皮龟迁徙得最远,它们要到5000公里远的海滩筑巢。而黑龟则喜欢在它们分布区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繁殖和喂养幼龟。海龟没有牙齿,但是它们的喙却非常锐利,不同种类就有不同得饮食习惯。海龟分为草食,肉食和杂食。红头龟和鳞龟有颚,可以磨碎螃蟹、一些软体动物、水母和珊瑚。而玳瑁海龟的上喙钩曲似鹰嘴,可以从珊瑚缝隙中找出海绵、小虾和乌贼。绿龟和黑龟的颚呈锯齿状,主要以海草和藻类为食。海龟在吃水草的同时也吞下海水,摄取了大量的盐。在海龟泪腺旁的一些特殊腺体会排出这些盐,造成海龟在岸上的“流泪”现象。
生长环境
绿蠵龟的成龟因体型硕大、背及腹甲坚硬且游泳速度迅速,因此,除了人类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主要的天敌。虽然曾经有成龟失去一只鳍状肢或是鳍肢的末端有被噬咬的伤痕,但这种类似被鲨鱼或其他凶猛的动物如鳄鱼等攻击的状况并不多见。但小绿蠵龟的天敌却是非常多,在陆地有各种沙滩上的动物,如:家畜、沙蟹、浣熊、红蚂蚁、蛇、猛禽等都会对小龟进行攻击,在海中则有各种肉食性的鱼类如:鲨鱼、旗鱼等。由于缺乏足够的防御的能力、小海龟的背壳还不够坚硬、跑(游)的又不够快,因此很容易成为这些天敌的美食,小绿蠵龟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很高,研究资料估计,小于千分之一的小绿蠵龟能够长大为成龟。
绿蠵龟在水温达25℃时,才会上岸产卵。因此,在台湾,每年的3、4月时绿蠵龟会洄游到产卵地附近进行交配,在端午节前後,也就是国历5、6月时,绿蠵龟开始上岸产卵,直到7、8月上岸产卵量达到高峰。绿蠵龟习性非常温和,即不攻击人、也无牙伤人,相反的,绿蠵龟都在在无人、无光时才上岸产卵。上岸的绿蠵龟会爬至草堆中挖个大洞,将身体隐入洞中,让天敌不易发。之後,绿蠵龟必须花上2小时,以後鳍挖出产卵洞,再花莫约15分钟产出百来个卵,此时产卵的母龟会呈现半昏迷状态。产完卵後,会以後鳍播沙将产卵洞盖起,再继续以前鳍将播土覆盖整个大洞。根据台湾绿蠵龟的研究,平均每一只龟可以产出3到5窝卵。
沙中的卵大约过50年後会孵出小龟,小龟孵化前,上覆的沙土会产生洞状下陷,表示不久後绿蠵龟就会孵化。绿蠵龟都在清晨三四点时爬出,绿蠵龟的孵化率约为6成,孵出的稚龟成堆往向外跑,颇为壮观。刚孵出的绿蠵龟,背皮还未硬化,从沙滩到下海的6、7天内,会有许多动物吃它,全球只有一种鸟类以龟为食,在台湾并没有这种鸟。在台湾,幼龟的天敌主要是臭青公蛇、赤背松柏根蛇、沙蟹。下海後,小龟还要躲避肉食鱼类的掠食。绿蠵龟需要花25年以上才能发育成熟,成熟後的成龟会再回游至出生地附近产卵。然而,海龟的存活率很低,每孵化的1000只稚龟中,只有一只能成熟。
在人为干扰方面,产卵栖地的破坏包括骚扰产卵母龟、不当挖掘龟卵、捕捉小海龟及不当的建设开发、挖取沙滩沙石移作他用、岸上灯光设置。骚扰产卵母绿蠵龟包括刻意的捕抓与无意的探访干扰,尤其以不知情游客的沙滩活动居多,因此海龟生态教育与生态旅游对保育绿蠵龟非常重要。过多的干扰会使母龟无法产卵,并可能永远放弃该产卵栖地;而不当挖掘龟卵、捕捉小绿蠵龟更是直接减少新生小龟数量,以上三因素都会使产卵栖地的绿蠵龟族群数量减少。
不当的建设开发、挖取沙滩沙石移作他用会使得沙滩变成砾滩,甚至消失。如此一来,母龟不但无处产卵,小海龟脱壳出后也会因爬不过砾石而晒死沙滩上。另外,岸上灯光设置,沙滩附近的路灯及或建筑物所发出的强光,会干扰凭借趋光性寻找海洋的稚龟,而找不到下海的路,过程中惨遭天敌的毒手或是曝尸道路上。
在海洋栖地的人为危害包括不当渔法造成海龟混获问题严重,使得每年死于误补的海龟不计其数,因此NOAA大力推广海龟脱逃器(Turtle_excluder_device),以减少海龟混获的数量。另外海洋的污染也会使得海龟感染疾病,残留的钓鱼线也可能缠绕海龟四肢或头颈造成海龟的断肢甚至死亡。以上这些人为的破坏,都严重降低海龟族群的存活率。
饮食习性
饮食? ? ? 海龟虽然没有牙齿,但是它们的喙却非常锐利,不同种类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海龟分为草食,肉食和杂食。红头龟和鳞龟有颚,可以磨碎螃蟹、一些软体动物、水母和珊瑚。而玳瑁海龟的上喙钩曲似鹰嘴,可以从珊瑚缝隙中找出海绵、小虾和乌贼。绿龟和黑龟的颚呈锯齿状,主要以海草和藻类为食。海龟在吃水草的同时也吞下海水,摄取了大量的盐。在海龟泪腺旁的一些特殊腺体会排出这些盐,造成海龟在岸上的“流泪”现象。
外形特征
外形? ? ? 海龟是存在了1亿年的史前爬行动物。海龟有鳞质的外壳,尽管可以在水下待上几个小时,但还是要浮上海面调节体温和呼吸。最大型的海龟是棱皮龟,长达2米,重达1吨。最小的是橄榄绿鳞龟,有75厘米长,40公斤重。海龟最独特的地方就是龟壳。它可以保护海龟不受侵犯,让它们在海底自由游动。除了棱皮龟,所有的海龟都有壳。棱皮龟有一层很厚的油质皮肤在身上,呈现出5条纵棱。与陆龟不同的是,海龟不能将它们的头部和四肢缩回到壳里。像翅膀一样的前肢主要用来推动海龟向前,而后肢就像方向舵在游动时掌控方向。在成熟之前雄性和雌性海龟的体态是一样的。当雄性海龟成熟时,尾巴变长变厚,因为生殖器官就在尾巴底部。不同种类海龟有不同的成熟年龄。玳瑁海龟3岁就成熟了,绿海龟在20-50岁才成熟。海龟一定要在陆地产卵,一次可以产50-200个乒乓球状的卵,但是幼海龟成活的机率只有千分之一。
繁殖知识
孵化
在经过了50天左右的孵化期后,小绿蠵龟就会破壳而出。孵化中的稚龟包覆在柔软且具有韧性的蛋壳中,上面有许多不定型的蛋孔,是与外界交换气体和吸收孵化期间所需水分的重要结构,因此,稚龟孵化状况会受到卵窝位置与沙滩降雨量的影响。和多数其他爬虫类动物相似,绿蠵龟的性别取决于龟卵孵化期第三至五周(即孵化期的中段,称为性别决定期;Sex Determination Period;SDP)的沙温。
研究资料显示,绿蠵龟的中枢温度(即卵窝产生50%雄性与50%雌性时的温度;Pivotal temperature)虽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介于28.0~30.3℃之间,当性别决定期温度高于中枢温度时,孵化出的均为雌龟,当温度低于中枢温度时,孵化出的均为雄龟,而介于中枢温度间的沙温,则会孵化出性别比例接近的稚龟。
稚龟
刚孵出的稚龟,背甲直线长约四到五厘米之间,差不多是成人的掌心长度。背甲主要是黑色,腹部背甲边缘和鳍缘是白色。同一窝的小绿蠵龟多半会在同一时间内爬出卵窝(称为脱出),脱壳而出的稚龟,约需3到7天的时间才能爬出卵窝。避敌天性使然,稚龟通常会在夏天夜晚沙温较低时,才会爬出地面,向着较为明亮的大海匍匐前行。在到达海边时,便借着向浪性,顺着海浪的声音,冲进浪花里,奋力向外海游出。可以不停向外游上24小时,以减少被天敌捕食的机会。
在稚龟回到大海再到长大成为二、三十厘米的幼龟之间,因没有人在近海或海边看过它们,过往科技不够发达时,并不能真正找到它们生活地点,所以都用“迷失的岁月”来形容这段人类看不见的幼年期生活史。近年来,因航海及海洋探测的技术大为进步,目前的证据显示,稚龟似乎在躲藏在大洋上漂流的马尾藻团之下,过着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浮游性生活。但仍无法确定稚龟是怎样到达马尾藻团;也许是顺着近岸洋流飘游抵达,至今仍无法有很确切地了解小龟成长经过。
亚成龟
小绿蠵龟成长至背甲直线长二、三十厘米之后,才结束其浮游性的生活,此时称为亚成龟,它们会在近岸的浅水区域,选择有海草或大型藻类丰盛的栖地定居,以海中植物为主食的底栖性生活。而这类的区域多与珊瑚礁重叠分布,因此在珊瑚礁区常可见到绿蠵龟的踪影。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固定居住在一个摄食栖地,也可能在不同的年龄中,迁移到不同的栖地去居住。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在成熟之后,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去繁衍下一代。绿蠵龟成熟的体长都在八、九十厘米以上。
成龟
一般而言野外绿蠵龟需长20~50年才会成熟,成熟的绿蠵龟背甲长约90至125厘米,体重超过100公斤以上。成熟后的海龟可由尾巴的长短来辨识雌雄,公绿蠵龟的尾巴可长约背甲的一半长,而母绿蠵龟一般不会超过背甲后缘。未成熟的海龟则无法从外观上辨识出雌雄。
成熟的绿蠵龟产卵季前,公龟和母龟会从其觅食栖地回游到产卵沙滩附近的海域进行交配,常可见数头公龟争相与一头母龟交配,母龟在交配后,会将各公龟的精子储存起来,等到卵子成熟,再分批受精,因此母龟在一个产卵季中,会有多次上岸产卵的行为。一旦交配期结束,公龟即自行返回觅食海域。但并非每年都进行交配产卵,研究显示,平均约隔2到9年才会进行回游,交配,产卵间隔的长短会受到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温度等之影响,母龟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殖周期;因此,每年上岸产卵的母龟数量变化很大,并无一定的周期性。
成熟母绿蠵龟多半在人烟罕至的沙滩上产卵。它们对栖息地的忠诚度很高,在认定栖息地之后,无论离开多远,绝大部分绿蠵龟会回到原来的栖地进行繁衍。但是,如果产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或改变时,如:多次尝试后仍然无法顺利掘洞、上岸屡次受到严重干扰或有阻碍物挡隔而无法上岸,都会使绿蠵龟被迫放弃原先的产卵沙滩,重新找寻更适合的繁殖地域,在南中国海附近海域,绿蠵龟的交配期约为每年三、四月间,而产卵季则约为每年五月至十月之间,以七、八月为产卵的高峰期。每头母龟一季会上岸产下一到九窝卵(平均约为四窝卵),每窝约有110粒龟卵。
生存威胁
主要是孵化区遭破坏和非法盗猎。
孵化区遭破坏
海滩的发展大大减少了海龟筑巢的场所。母海龟不再上岸孵卵的原因很多:人类的活动和噪音及垃圾挡住海龟的去路,而且如果海龟吃掉这些垃圾它们可能会死亡;海滩的人造灯光让海龟误以为是白天,误导了它们的夜间孵卵,也会使刚刚孵化出来想要回到海里的小海龟失去方向。在印度奥里萨邦孵卵的橄榄绿海龟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非法盗猎
海龟壳被用来制成梳子、眼镜框、首饰和其他的一些化妆品,而且售价相当昂贵。海龟肥肉则被用来做汤,海龟卵也被认为是野味。
天敌
威胁? ? ? ?成年海龟的四鳍及头极易受到凶猛鱼类(如鲨鱼)的攻击,母龟在产卵后也可能成为鳄鱼,豹子,蚂蚁等陆生食肉动物的食物。小海龟出生时,鸟类也会以他们为食。到了水中,小海龟也会成为一些海生动物的食物(如:章鱼,鲨鱼,等食肉鱼动物)。
气候变暖
随着室内效应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海龟产卵沙地被上升的海水覆盖,生存环境缩小。
相关案例
绿海龟的数量在苏丹、阿曼仍然很多,但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由于不可持续的收集龟蛋和偷猎,绿海龟的数量不断下降。据报道在印度驻巢的,数以千计的丽龟数量也在不断下降。而在泰国,丽龟数量已经非常稀少,据估计其数量仅及历史最高水平的 5%。 签约国指出自然现象如捕食,是海龟面临的最主要威胁,紧随其后是沿海渔业的附带捕获问题。据报道这两种威胁,在涉及18个国家约 35 %的现场调查中,其发生强度是“中度到强烈”。在14个国家的 20 %的现场调查中,龟蛋收集已经在所有的严重威胁中排名第三。经详细调查,传统的龟肉和龟蛋消费仍然在四分之三的签署国中存在。
渔业的影响也正在成为关注的重点。一半的签约国报告定刺网对海龟产生严重影响。捕虾拖网导致海龟成为副渔获物,已被确定为一个严重问题,然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签约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有害非法捕鱼活动也已被记录在案,一些具破坏性的捕鱼方法开始死灰复燃,比如使用炸药和毒药。
给受伤的海龟装假肢 沿海地区的开发,比如旅游业的消极后果,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该项目的咨询委员会主席Jack Frazier博士说: “在大部分的印度洋地区,沿海发展,尤其是旅游设施的建设进行得很快。对海龟产卵的海滩以及海龟近岸觅食和休息的海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著的不断的增加。”
预计有30多个国家的官方代表团会出席巴厘会议。会议将讨论一项雄心勃勃的保护和管理计划地执行,该计划涉及24个项目领域。会议将重点进行个案研究,包括沿海开发问题、渔业与海龟的相互关系、印度的大型项目和印尼的金枪鱼延绳钓鱼业。会议还将讨论建立一个海龟濒危栖息地的网络。
最近还将推出一些交换信息和监测海龟数量的新工具,如最近升级的IOSEA网上举报系统。该线数据库的网址是:http://www.ioseaturtles.org/report.php,网站的资料涉及,印度洋和东南亚海龟出没的700多个主要地点。用户可以通过查询该系统获得有关资料,比如某个海龟物种会出现在哪里,他们在某一特定地点所面对的威胁,以及正在实施的缓解措施,正在进行的研究活动。Google地图提供所有信息的叠加高分辨率卫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