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后悔药(hòu huǐ yào)专门医治后悔的药,事实上并不存在。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体现后悔的特征。即:植物细胞分化后,脱离了植物体后,在外界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可再次分裂分化并最终再发育成稳定的新个体。分化后的植物细胞再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体现了“后悔药”的特性。
后悔药,也多用于小学生作文中,多为自己做了一件事后又后悔了,想买后悔药又没地方买。如浙江省嘉兴市栅堰小学张丽的《后悔药》。
以下是作文的其中一段:
人总会有许多的抱怨,抱怨自己为什么不考虑清楚了再作决定,抱怨......,就拿这次考试来说吧,我考了88.5分,于是我到了30世纪的老百姓大药房,买了一箱后悔药吃吃。
警示
但药物不可滥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过多服用会导致功能衰退,又会伤身。用药时一定尊从医嘱,科学用药。要知道世上并没有真正吃了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后悔药吃也无用,要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后悔药只是起一个警示是效果.............
研发
科学家们在测试能够删除甚至改写压力或者恐惧环境下形成记忆的化合物,希望这项研究有一天能够帮助那些患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或沉溺于毒瘾的人们。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和上瘾都与引发问题行为的记忆有关。埃默里大学的一份研究发现,一种称为SR-8993的药物能阻止老鼠形成恐惧记忆。这些啮齿动物被困在木板上无法移动长达2小时。这种紧张经历通常能让老鼠回到同样的环境会产生恐惧感。但是服用了SR-8993的老鼠,在如此经历后很少对同样环境感觉到恐惧。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Latrunculin A的药物能够在事件发生后几天“抹去”这些记忆。老鼠被训练在一个充满各种气味的独特感官室中服用冰毒。两天后,被注射了Latrunculin A药物的老鼠被放入同样的环境中时,并未寻找冰毒,但是其他的老鼠却在寻找毒品。
发展
以后许多科学家为证实这一论断做了不懈的努力。1958年,Steward等将高度分化的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组织细胞放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根细胞会失去分化细胞的结构特征,发生反复分裂,最终分化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的植株;1964年,Cuba和 Mabesbwari利用毛叶曼陀罗的花药培育出单倍体植株;1969年Nitch将烟草的单个单倍体孢子培养成了完整的单倍体植株;1970年Steward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至此,经过科学家们50余年的不断试验,植物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得到了充分论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在社会中泛指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避孕药物。亦称“紧急避孕药”。
典故
后悔药??????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预言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长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就叫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了证实这个预言,他用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髓细胞、腺毛、雄蕊毛、气孔保卫细胞、表皮细胞等多种细胞放置在他自己配制的营养物质中(人工配制的营养物),称为培养基。这些细胞在培养基上可生存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他只发现有些细胞增大,却始终没有看到细胞分裂和增殖。1934年,美国的怀特用无机盐、糖类和酵母提取物配制成怀特培养基,培养番茄根尖切段,400多天后,在切口处长出了一团愈合伤口的新细胞,这团细胞被称为愈伤组织。法国的高斯雷特制成了一种固体培养基,使山毛柳、黑杨形成层组织增殖,最后形成了类似藻类的突起物。1946年,中国学者罗士韦培养菟丝子的茎尖,在试管中形成了花。
网络热销
后悔药据《i时代报》报道,后悔药、绝情丹、忘情水……各种奇葩“丹药”在网上销售火爆,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5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消费提示,这些“灵丹妙药”只是维生素和糖果,且多为三无产品,应避免购买。
“世上有没有后悔药?网上居然有"淘"。”近日,杨浦区肖小姐看到朋友圈中分享的“后悔药”,自己也网淘了一瓶。吃后才发现竟然是三无产品,担心会有不良反应,吃了“后悔药”反而很“后悔”。
19日,记者在淘宝搜索发现,卖“后悔药”的商家还不少,价格从4.5元到500元不等,形态也各异,有的是白色小丸,有的五彩缤纷的糖果。这些“后悔药”销量不错,一家上海网店30天就销售出超过400瓶。
此外,还有不少店主售卖“脑残片”、“保贞丸”、“绝情丹”、“忘情水”、“一日丧命散”等奇葩“神奇药丸”。此类产品虽标示为“药”,但均声称实际为糖果,且大多未标示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
后悔药网上热卖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此类“神丹”产品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生产,大多标签标识不规范,有些甚至为“三无”产品,有些涉嫌非药品冒充药品。食药监部门已责令相关网络交易平台关闭销售此类产品的网店,并要求其严格把关,今后一律禁止销售类似产品。
记者发现,网上还有销售其他形式的“后悔药”和“绝情丹”。除去包装外衣,其实只是些“心灵鸡汤”、笑话或是陪聊服务,只为博君一笑。张小姐在一家网店上拍下一颗“后悔药”,原以为店主会发颗药丸给她,结果她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份文档,包含煽情的短文、哲理性的句子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