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志愿是从2007年开始上海市实行的中考志愿填报措施。

中考零志愿

中考零志愿是从2007年开始上海市实行的中考志愿填报措施。

“零志愿”只能让考生填报一个志愿,考分未能达到志愿学校的投档线,将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程序,即使个别考分达到投档线,如果填报志愿的人多,“零志愿”实行1:1.2的差额投档录取,一些考生也不一定能被“零志愿”录取。因此,零志愿的报考目标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不当,在零志愿这个批次的机会就失掉了。为了提高“零志愿”的命中率,关键就是看准哪一所学校与考生的学力相当,是不是考生的学业水平能够达到的。

去年本市首次实行零志愿“差额投档”的办法,按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10%投放材料,而今年则规定按120%比例投档。从总体上看,投档比例越高,形成的分数线就越低,《2004年本市“零志愿”学校1:1.1投档分数线》可信度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张表可以帮助考生观察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落差。

考生在填报“零志愿”时,首先要了解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特长,然后查看各个学校的招生条件和招生要求,考生要学会扬长避短。如果理科比较好的考生,最好选择一所对优先招收理科优秀生的学校,最好不要填报为文科见长的学校。

第二,好好查看去年的“零志愿”的投档分数线,比较各招生学校在全市招生的录取难度,选择出和自己学习实力相当的学校。考生逐行扫视学校在各区的投档分,就能大致了解被各学校录取的难度高低。总体情况了解后,再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学校在某区的投档分,如果投档线超出常态,需用该校的总体水准去衡量,以免错将偶然当必然,作出不正确的判断。

第三,考生在选择“零志愿”时,不妨挑一些所谓的“冷门”学校。现在,本市一些郊县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市重点中学、寄宿制中学。以前市区的学生填报“零志愿”时都不愿意报考郊县的学校,其实只要学校的办学特色跟自己的兴趣、实力相当,只要适合自己的学习,对自己将来发展有好处,考生不妨填报一些“冷门”学校,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零志愿”命中率。(记者:杨玉红)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零志愿是指清华、北大,除此以外不再存在于零志愿。军事院校属于提前录取。艺术类也属于提前录取。零志愿分一志愿和二志愿,一志愿录取完了不可能收二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各地可能有所不同),以我所在的河南省为例:高考录取分批次,分为:本科一批(一本),本科二批(二本),本科三批高职高专。由于个人原因,对后两者及艺术、体育生不是很了解。一本、二本,均分有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   第一志愿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但能报考该学校的五个专业;第二志愿能报考四所学校,但每所学校只能报考两个专业。   一般大学在第一志愿时基本就已招满,不再考虑第二志愿的考生,所以第一志愿是重中之重。(对,即使你考分比另一个同学高,若你报第二志愿,他报第一志愿,而该校在第一志愿时就完成了招生计划,那你就与此学校无缘了)   投档线与录取线是不同的概念,各高校在招生时为了应对一些突发事件,都不是按照招生计划数投档的,而是要多出一部分以供选择。按120%投档,举个例子就能明白:某高校在某省招生100人,若按120%投档,该校就会将120名报考该校的考生的档案提走以供选择。   这些到你高考完了,老师们自然会告诉你们。你一但填了零志愿,如果考试过程中发挥得好,达到了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提前录取,不受第一志愿的影响。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857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