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学长 xuézhǎng[(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for) a fellow student]

一般人的理解是:对比自己学龄长的同学的尊敬称呼,意思与广义使用的“师兄、师姐”相同。

详细释义

学长,主持学习事物的人。吴曾《能改斋漫话录》卷十三:“乃命耆(张耆)为学长,张景宗观察为副学长。”——(《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学长本义是无论是比自己年长的高年级的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以“学长”这一词来称呼,用来表示对高年级同学的尊重,而并不单单是指高年级男性,也就是“学哥”。

广义概念

学长,常人理解为学哥,但是实际上广义的概念里包括学哥和学姐。

学长,还可以理解对比自己早毕业的且年级比自己高的同学的尊称。

在大陆,初中和高中这个词并不普遍,而在大学中却经常使用,大学女生会感觉这个词文雅而富于浪漫的气质而常被提及,但是就其来历却是一知半解,多数以为来自日本,由台湾地区和韩国所引用,其实这是误解,学长这个词原原本本是中国制造

相关信息

中国古代就有学长这个词,是指主持学习事务的人,宋朝吴曾撰写的《能改斋漫话录》卷十三有写:“乃命耆(张耆)为学长,张景宗观察为副学长。”现代的学长这个词主要是源自康有为所实行的学长制,清末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吸收学习了当时新式学校的学生管理方法,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为目的,在万木草堂实行学长制,起用优秀学生做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平时学长负责协助康有为管理和维持万木草堂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康有为外出时,由学长负责讲学,并批阅学生的功课簿,因而万木草堂在康有为外出时,一切教学活动照常进行。至民国时期学长制衍变为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友爱的精神引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以实现良性互动和交流,学长也成为了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尊敬称呼,至今学长制在中国的台湾和港澳地区仍然有推行。

前文说到大陆多数人对学长一词来历不很清楚,总以为是从日语中引用来,为台湾地区、韩国等引用。但实际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低年级学生对于高年级的男女学生都是尊称先辈的(日语先辈:せんぱい sen pa i,韩语先辈:선배님son biae,可见发音都是先辈,即前辈的意思,可以用在任何地方,是对老资格、老资历、先入门的人的尊称),反而台湾地区低年级学生尊称高年级学生为学长,并且衍生出了学姐、学弟、学妹等称呼,由此可见学长这个词和日本、韩国是没有丝毫关系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用,要说引用,日语和韩语里的先辈倒是有引用关系的。

而台湾翻译日韩影视文学作品时通常把学校里称呼的先辈翻译成学长,以区别社会称呼的先辈(前辈),大陆也逐渐跟风翻译,随着台剧和受台湾翻译风格影响的日韩剧、漫画小说在大陆的流行,学长一词又在大陆重新流传开来,大家也重新接受、使用起这个词,同时也有了学长一词来自日语的误会。

日语里也有学长一词,但是特指大学校长(学长に就任する/就任大学校长),和中文的学长相差甚远。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9016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