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内涵

“综合征”这个名词具有两项内涵:一、“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如非典流行时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多种疾病恶化时都可能发生的危重病情。二、每个“综合征”都有几项基本特征。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命名就表明,罹患AIDS(艾滋)的全体病人都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获得性”(不是遗传性)和“免疫缺陷”,而个体病人可以表现为恶性肿瘤、肺炎、霉菌感染等多种多样的具体疾病。

词语辨析

“综合症”和“综合征”应当写哪个?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中医学还把腹中结块的病叫“症”(症zhēng),而“征”字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现在很多媒体上出现的“综合症”是一种错误的写法,规范的名称应为“综合征”。

请看语用实例:

(1)两个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中考,高考成绩也已陆续发榜,一些“考后综合征”现在也开始逐渐显露。(上海《文汇报》2002年8月5日)

(2)部份妇女在此时期(更年期)出现或轻或重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症状为主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徵。(台湾健康生活家网,“徵”是繁体字,简体为“征”。)

(3)中文大学医科学者估计全港有七千名腕管综合症患者,多数是职业女性、待产妇女和计算机键盘操作员。(香港《大公报》2002年7月6日)

(4)黄玉贤博士领导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的冷气机都只能再循环卧房内的空气,因此如果冷气机一整晚开着,会导致房内的二氧化碳量高出可接受量,令人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2002年8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新闻·新加坡)

(5)“经济客舱综合症”这个讲法可能要改一改了,因为最近一名乘搭头等客舱的女乘客由美国返回英国的家1天后死亡,死亡原因是深层静脉栓塞,也即是我们通称的“经济客舱综合症”。(2002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报》)

上海和台北用“征”,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用“症”。实际上,这五个例子未必有代表性,例(1)、(2)用“征”,并不表示上海和台北都用“征”; 例(3)、(4)、(5)用“症”,也不表示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都用“症”。常见的情形是“征”和“症”混用。

词语释义

Syndrom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的释义是:①综合征、征群、综合症状;②(标明行为、看法、情绪等的)一组表现(或特征),同时发生(或存在)的一组事物(如情绪、举动等)。

林连祥主编的《新世纪英汉大辞典》(台北远东版)释义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医]征侯群,综合症状”。“征”有“预兆、征兆或(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的意思,因此有若干预显的迹象,照理应叫做“××综合征”,如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等。

但是,“××综合征”也是一种疾病,因此常写成“××综合症”,混用的情况严重得连医学书籍出版社的编辑都拿不准。因此有人建议:①症:用于症状、并发症;②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指征(郭有声:《“症”、“证”、“征”的用法应当规范》,《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35页)。

疾病病例

雷凡斯坦综合征

雷凡斯坦综合征雷凡斯坦综合征(Reifenstein综合征)属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隐睾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外科 男科 男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注射用绒促性素?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营养合理,食物应当尽量做到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均衡。

小儿巴特综合征

小儿巴特综合征小儿巴特综合征又称Bartter-Gietlman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巴特尔综合征、异型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症、肾小管碱中毒、先天性低血钾症、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弥漫性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症、巴特氏综合征、血压正常性醛固酮增多综合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易感人群: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直立性低血压?小儿惊厥?肾功能衰竭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内科 内分泌科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用药品:枸橼酸钾颗粒?门冬氨酸钾镁片

温馨提示

婴儿期发病者症状重,1/3有智力障碍,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感染而死亡,5岁以后发病者,几乎全部都有生长迟缓,部分患者呈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胰腺脑病综合征

胰腺脑病综合征胰腺脑病综合征是指急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伴发脑病表现者称为胰腺脑病综合征。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05%--0.001%

易感人群:无特发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共济失调?休克?腹膜炎?猝死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普外科 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30--50%

常用药品:肠内营养混悬液(SP)?胰酶肠溶胶囊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合理饮食,忌暴饮暴食,忌油腻食物,食清淡食物,增强自身免疫。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74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