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弊

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 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麻麻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四书五经》。

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麻麻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四书五经》,有《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书写者还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将其画圈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瞄到”。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白绫正反两面都爬满了字,大致估计,有4.4万字左右,差不多能出一本小说了。

为什么断定这是清代的物品?镇海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洪余庆认为,清代早期,科举考试舞弊严重;此物的质地为白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弊“材料”,故推断此物年代在清朝。此外,夹带上面抄写的内容主要出自《四书五经》,乡试中考这种内容比较多。

由于绫面光滑,毛笔尖也是软的,所以用毛笔在绫面上书写有一定难度,要将绫面绷直后垫上硬物才能书写。可见,制作这份整齐、详尽的“夹带”定是颇费时日,书写者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

这块白绫曾被折叠成8厘米×14厘米大小的长方形,因为边上留下了明显的折痕,很像现在考场上流行的“小抄”。在考试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它暗藏在靴筒里或者衣袖内,方便作弊时使用。洪余庆说,古代的作弊方法还不止这个,除了和考官事先打过招呼在试卷上留下记号,还有将一本书缩印很小,放在手掌心偷看的。

不过,古代科举考试对作弊查得也挺严。据说,乾隆在位时,曾对考生的穿戴做过严格的规定:不论是帽子、衫、袍、褂、袜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和毡衣要去掉里子,鞋子要求是薄底的……同时,入场前还要脱衣接受检查。所以,洪余庆认为,除非碰到粗心的考官,其实要把“小抄”顺利带进考场还真不容易。

类似反映科举考试的实物很少,这份保存较为完好的“夹带”则更是珍贵。洪余庆表示,“在宁波地区还没有见过,在浙江也并不多见。”这不仅是清代科举制度中黑暗竞争的真实见证,也为学者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

词语信息

作弊(zùobì),基本解释用欺骗的手段做不合法或不合规定的事他在考试中作弊。宋·王禹偁《条制三司不得将可断公事闻奏敕》:“自非公然作弊,岂合辄便上言。”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红楼梦》第四三回:“只许你主子作弊,就不许我作情吗?”柯岩《红领巾的歌·我们小队的努力》:“我们从来最爱护队员的荣誉,为了他却开始在考试时作弊。”

现象介绍

考试作弊并不是重大原则问题,它只是个道德问题,然而世界上没有抽象的道德,任何道德都是具体的,没有永远不变的道德标准,道德标准被社会条件所决定。现在教育制度有相当多问题,根源在于社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于是考试作弊也就成为个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部分),对于僵化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作弊还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现在的作弊现象很普遍,不过普遍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首先作弊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给作弊者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进而更加激励和坚定这一人群将作弊进行到底的信仰和决心。但这绝不会是长久之计,这个时代可能会给投机取巧一些生存的缝隙和机会,却不会让他们永远无穷尽地占领别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取私利,剽窃的人唯一的作用就是复制,也只是复制而已。

替考替考是考场中的一种舞弊行为,是用各种欺骗手段假以他人身份代为参加考试的行为。替人代考的人就是所谓的枪手。替考使考试制度就形同虚设,破坏了考试规则和考试公平,破坏了考试宗旨和原则,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于替考事件国家教育部都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替考,无非是一个“利”字作祟,考生的成绩好了,学校的升学率高了,有利于学校在社会上提高知名度,有利于今后的招生工作。而学校在教育评比中,无疑也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可谓是一石二鸟,鱼与熊掌兼得。但是,当替考成了传统,无疑破坏了考试规则和考试公平。当“枪手”横扫考场,一些竞争力弱的考生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如果没有这些“枪手”从中插一杠,他们就可以多获得一个求学的机会,因此,替考既是对考试规则的破坏,更是对公平的严重挑衅。替考使考试制度就形同虚设。高考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高考制度极为严厉。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严厉的制度,都会有人去破坏它。而替考竟然成了传统,不是考试制度本身出了问题,就是在执行监督时走了样。这些替考者是如何通过资格审查和瞒过监考者眼睛的?而每年都有替考者蒙混过关,难道监考者就没有一丝察觉?替考既是对考试规则的破坏,也是对应试教育的讽喻。当我们的教育以功利为目的,学校就会不择手段,想方设法为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当学校弄虚作假变成弄假成真,学校就达到了它的目的,就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受害者无疑是学生及其家长。泄题就在人们对河南濮阳高考舞弊案震惊不已的时候,作弊这只黑手已经伸向了研究生考试。在05年研究生考试开考前,记者在一些考研网站上看到大量帮你考试的信息。记者以考生姐姐的身份和一个叫黄海英人取得了联系,她向记者承诺,可以利用手机和无线耳机在研究生英语考试的过程中提供答案,可以事成后收费。原来黄小姐是通过枪手在考场传出答案,再通过QQ和手机传给其他购买答案的考生。在当天下午考试进行过程中,记者全程看到整个作弊的过程。监考老师供答案在濮阳高考舞弊案中,是监考老师向考生提供答案。他们事先居然收了考生20万块钱,同时66个考场的监考老师也都分别收取了一定的好处,答应在考场上把考试纪律放松,甚至有的直接参与了传递信息,给学生直接传题。而在记者暗访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作弊中,答案的提供者变成了受人雇佣的枪手。而在广西南宁警方去年破获的一起四六级英语考试作弊案中,负责组织考试的广西交通职业学校外语系老师们则干脆把试题提前告诉部分考生。先进设备作弊用于高考作弊的先进设备层出不穷。在手机、电子辞典、对讲机、针孔摄像机日益引起教育部门关注的情况下,有人竟然制作作弊鞋。2007年5月31日,沈阳工商与公安部门对一隐藏在社区居民家中制作高考作弊鞋点进行查处,收缴作弊鞋42双以及作弊钱包9个。每双售价2000元的作弊鞋很受青睐,而且由于他们打着通讯器材销售的幌子,销路一直畅通无阻。

游戏作弊

在一些游戏中,玩家通常采用作弊器进行作弊。但这并不能说明玩家道德有问题,只能说明玩家的水平差。但是在游戏对战中作弊,是会受到大家的鄙视的。使用Hook技术将HL/CS读取时会由程序码改变而读取拥有作弊功能的dll动态连结档案,它总共经历了非常多的改版,每一个改版都有着新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使用自己的选单和console,功能非常多样化,有着自动瞄准、射击、雷达等,但你要知道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本来就在你的用户端已经取得的资讯,没有程序可以将服务器端未开放的资讯送到你的电脑。OGC将所有可以从用户端得到的资讯做成一个个的功能,但是像是敌人生命值这个资讯是在服务器端的你就没办法得知,雷达也是服务器端的资讯,所以OGC没办法取得,所以OGC的雷达算是半雷达,只有可以看到或透过墙壁看到的敌人或物品可以显示在雷达上。

原因分析

社会的变化考试作弊为什么最近几年会越来越厉害,和社会的变化有关系,现在发展出了一个考试经济,也就是说很多人通过考试来发财,通过考试来谋取个人的私利,比如说有一些是通过办班、押题,这些还是属于合法范围里的事,有的就做的不正当了,比如说盗窃国家的考试试卷,另外通过作弊等等一些方式谋取个人得好处。我想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们的考虑恐怕还没有能够足够的应对出现的这样一种新的情况。尽管去年教育部出台了这样一个部门规章,但是部门规章法律效力相对是比较低的,从现在来说我们正在期待有更高层次的法律出现,比方说我们正在呼吁要制定国家教育考试法。道德观念缺失作弊在道德观念上的一种缺失,缺少的就是我们做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诚信,我们这个社会逐步要建立起一种诚信机制。你所做的行为,比方说你使用信用卡,你参加考试,是不是有违规的,不诚信的行为,如果有就会被记录在档案,将来你在找工作,用人单位在考察你的时候,看到你这样一个档案就会做出别的判断,肆意我想这样一种机制一旦建立起来以后,就会大大的遏制现在社会这种投机取巧的社会心态。这里既有利益的驱动,也有所谓荣誉的刺激,比如说高考的人数多,给学校会有一些荣誉,教师会得到一定的好处,学生也有好处,家长乐此不彼,这种情况下如果道德防线不把紧的话,会越来越危害我们考试的信誉。

封堵作弊

为了防止考场中的舞弊行为,教育部特意为考试出台了一些新的考场规则。比如,考生们在考试前必须要签署这样一份《诚信考试承诺书》,保证报名时提交的报考信息和证件真实准确,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为了防止考题外泄,监考老师同样要签署一份《自律承诺书》,其中明确规定监考人员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考试前监考人员的手机已被校方统一封存。要堵住考试作弊行为,必须彻查清背后的利益链条。对于事件幕后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整个作弊过程和方法,一定严查到底。深挖彻查作弊背后的利益链条,甚至是腐败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部门和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对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辽宁2007年高考保障工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省8286个考场,全部配备电子信号屏蔽器、手柄式金属检测器、电子监控录像系统,加上配套工程。每个考场都配备一个手柄式金属检测器,所有工作人员和考生安检合格后方可进入考场,考生身上的高科技舞弊电子产品不管藏在鞋跟、内衣还是手表内都不会漏网,也可防止无线耳机、对讲机、摄像机等高科技作弊设备和其他考试违禁物品带入考场。教育部门重点防范逐渐升级的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高科技作弊、打击危害高考犯罪活动。如使用手机、对讲机、“耳麦”等无线通信工具内外勾结进行作弊的考生,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招生案件,严格追究有关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对与招生录取挂钩乱收费的高等学校,要先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再进行组织处理,对参与非法招生中介活动的工作人员,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对本地区或本校发生的重大违规招生案件,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图书作弊

基本信息

书名:作弊作者:(美国)安德鲁·克莱门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2月ISBN::9787530959558开本:16开定价:20.00元

内容简介

《作弊》主要内容简介:计划成形、现实的考验、出版学问大、说话高手、经纪人、被拖下水的大人、欢迎入社、要退出吗?、开张营业等。内容具体,精彩内容不断,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简介

安德鲁·克莱门斯,美国备受欢迎与敬重的青少年畅销小说作家,著作超过50本,全美销售数百万册。他曾当过中学教师,为歌手创作歌曲,也曾在出版社担任主编。目前是专职作家,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周怡伶,生于中国台北,喜欢阅读。曾于约克大学就读社会研究所。译作有《地球急诊室》等。

图书目录

头号粉丝/1写作高手/9神秘男子/15都市小孩/21计划成形/29现实的考验/33出版学问大/37说话高手/43经纪人/59被拖下水的大人/67欢迎入社/75要退出吗?/87开张营业/101审判日/111发现新岛屿/121谁来玩牌/131高额赌注,王牌出马/141法律效力/153从A到A+/171妈妈与朋友/183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876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