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尊重指敬重;重视。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基本解释

拼音:zūn zhòng

注音:ㄗㄨㄣ ㄓㄨㄙˋ

[Respect;Esteem;Value ;英 Honour 美 Honor] 敬重;重视;尊敬。

互相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知识和人才

反义:侮辱、藐视、蔑视 近义:尊敬

英译:

To value (something)

To esteem

To respect

详细解释

1.敬重;重视。

《汉书·萧望之传》:“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 宋欧阳修《皇从侄博平侯墓志铭》:“尊重师友,执经问道无倦色。”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穰苴请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里之中,骤然授以兵权,人心不服。愿得吾君宠臣一人,为国人素所尊重者,使为监军,臣之令乃可行也。’”柔石《二月》十:“你应该尊重舆论一些,众口是可怕的。”巴金《探索集·怀念老舍同志》:“他们是热爱老舍的,他们尊重这位有才华,有良心的正直、善良的作家。”

2.尊贵;显要。

汉陆贾《新语·资质》:“夫公卿之子弟,贵戚之党友,虽无过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辅助者强,饰之者巧,靡不达也。”《史记·汲郑列传》:“人或说 黯 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崔生叩头谢曰:‘适憩旅舍,日已迟晚。相公尊重,非时不敢具陈卑礼,伏乞哀怜,获归乡里。’”

3. 庄重;自重。

《朱子语类》卷七一:“范文正公 等行得尊重,其人才亦忠厚。”《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官人请尊重,有话慢讲。”曹禺《雷雨》第二幕:“用不着你问。请你自己放尊重一点。”

4. 对对方的敬称。

唐杜牧《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敢以管见,上干尊重。”《三国志平话》卷中:“ 诸葛 问曰:‘尊重何人也?’ 玄德 曰:‘念刘备是 汉 朝十七代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见辛冶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路径不平,恐劳尊重,请登羊车,缓游园圃。”

具体运用

1、vt. 尊重,敬佩

Please respect yourself.

请尊重你自己。

2、n. 尊敬,尊重

The new teacher soon won the respect of his st尊重udents.

这位新来的老师很快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

3、Esteem (vt.)尊敬,敬重

No one esteems your father more than I do.

没有人比我更敬重你的父母了。

4、Value (vt.)重视,尊重

I valued my friendship with my classmates.

我珍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5、Honor (n.)尊重,敬重

One must show honor to one's parents.

人人都应该尊敬父母。

6、Deference(n.)〈正〉听从,顺从, 遵从;尊重, 敬重

We all showed deference to his skill.

我们都敬重他的熟练技巧。

7、尊重: zūn zhònɡ

①尊崇而敬重:尊重权利、尊重他的意见。 ②庄重:放尊重些,不要过分放纵。

A: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

B:当你跋涉在崎岖的山路,朋友鼓励的目光推动着你,那是尊重;当你遭遇到人生的挫折,老师温暖的双手紧握着你,那是尊重; 当你拾起马路上的垃圾,路人赞许的微笑感染着你,那是尊重; 当你懊悔曾经的过失,父母的宽厚与理解包容着你,那是尊重!

C: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它常常与真诚、谦逊、宽容、赞赏、善良、友爱相得益彰,与虚伪、狂妄、苛刻、嘲讽、凶恶、势利水火不容。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

D: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要用傲慢和不敬的话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真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E:学会尊重父母,是对父母的孝敬;学会尊重知识,是对智慧的向往;学会尊重生命,是对生活的热爱。

F:与人交谈一定要顾及对方和周围人的感受,不炫富不显贵不扬权,学会低调平等交流。玩笑一定不能伤人。

对人的尊重

只有在人的超越性的尊严受到尊重时,社会正义才能实现。人代表着社会的最终目标,社会是为了人而组成的:维护和促进人格的尊严,是造物主交给我们的责任。对此,历史的环境不论如何,男男女女都有重大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天主教教理》第1929条)

尊重人,包括尊重他身为受造物的尊严及由此所衍生的权利。这些权利是先於社会的、是社会应该承认的。它们是所有权威伦理合法性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在其积极立法时,加以轻视,或拒绝承认这些权利, 无异是损害自身的伦理合法性。 缺少了对人的尊重,掌权者唯有诉诸武力或暴力,以使属下服从。教会有责任提醒善意的人士,请他们谨记这些权利,并对不当的与错误的要求,加以分辨。(《天主教教理》第1930条)

尊重人须透过以下的原则:「人人应将其近人视作『另一个自己』,一无例外。首先应顾及近人的生命,以及为度尊严的生活所需要的资源」。没有一种立法,凭其本身的力量,足以消除恐惧、偏见、骄傲和自私的心态,这些都阻碍建立真正具有兄弟情谊的社会。唯有在以每一个人为「近人」、为兄弟的爱德能消除这些阻碍。(《天主教教理》第1931条)

对那些最感无助的人,不论在那一方面,作为他们的近人、积极为他们服务的责任尤其迫切。「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天主教思高圣经第二十五章四十节)。(《天主教教理》第1932条)

这责任也推广到那些思想和行为方式跟我们不同的人。基督的教导更要求宽恕他人的冒犯。基督把爱的诫命,也就是新的法律,推及所有仇人。福音精神的解放跟憎恨仇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这里,不容许憎恨的,是作恶的人,而非仇人作的恶。(《天主教教理》第1933条)

举例

在美国,一个颇有名望的富商在散步时,遇到一个瘦弱的摆地摊卖旧书的年轻人,他缩着身子在寒风中啃着发霉的面包。富商怜悯地将8美元塞到年轻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没走多远,富商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有摆摊乞讨的命运,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这才使我树立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创造了今天的业绩……”不难想像,没有那一句尊重鼓励的话,这位富商当初即使给年轻人再多钱,年轻人也断不会出现人生的巨变,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啊!

例如:当代手机非常流行的前提下,随便挂断电话,就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非常不礼貌!

意义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为尊重明星运动员呐喊与喝彩是尊重,给普通运动员以鼓励和掌声同样是尊重。在生活中,对各级领导的崇敬是尊重,对同事对下级对普通的平民百姓以诚相待、友好合作,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样是尊重。当他人功成名就时给以赞扬而不是贬低是尊重,对情趣相投的人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性格不合的人心存宽容同样也是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对上级、同事、下级、平民百姓尊重,有利于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性,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于团结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对家人的尊重,有利于和睦相处,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对朋友的尊重,有利于广交益友,促使友谊长存。总之,尊重他人,生活就会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快乐。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比如说,认为朋友关系密切,就不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心理活动时间,与人交谈时,只顾自己侃侃而谈,不给对方插话机会;在听别人倾吐心事时,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对诚恳批评自己的人耿耿于怀,做出不文明不符合身份的举动,让对方感到难堪,等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常言道: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种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但人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决定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要容纳个性,允许差异。尊重他人要避免把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或拥有财富的多少与尊重程度划等号。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人,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与劳动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我国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展示了时代风貌,也使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我们国家和人民尊重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们,我们的国家也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

尊重他人

1.对待他人要有礼貌。与人见面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用文明用语。

2.尊重他人的劳动。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个人都不可以破坏,这样会影响他人、乃至集体、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3.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罪恶施加到他人身上,也不要到处宣扬他人的弱点、缺陷,使他人丧尽自尊。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4.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有时自己和别人要某样东西,要想想他人的感受,如果自己可以不要,尽量让给他人。自己在侮辱他人时也要这么想一想,要知道被侮辱的感觉很不爽,任何人都一样。

5.要善于欣赏他人,接纳他人,不能够嘲笑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正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与不足。因此对待他人不如自己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也允许有他人超越自己的地方。

6.要遵守对他人的诺言。这是一个信誉的问题,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可以从诚信方面可以看出来。如果不诚实,说明你对那个人没兴趣,不想理,自然不会有尊重他人的意思。

尊重什么

A:“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没有他们的精心培育,就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老人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戴。

B:父母是生我养我的人,也是我最亲近的人。父母为我遮风挡雨,为我劈波斩浪,为我扫除前进的障碍。我们应报答父母,这种报答最起码的方式就是尊重。

C:生活因友谊而精彩,真正的友谊里含有一份尊重。有人认为,我和他(她)已是多年的朋友了,还存在什么尊重呢?可是,如果你不顾及朋友的感受,说了不该说的笑话,那么,多年的友谊就可能破裂,甚至失去朋友。一份尊重,一份友谊,让我们为友谊学会尊重吧!

D:人有地位高低之分,但无人格贵贱之别。不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普通的清洁工,只要是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

E:世界万物生机勃勃,它们本该生活得自由自在,而现在却不一样了:曾经的绿地变成了荒漠,而很多动物更是提心吊胆,有苦难言,它们生活得一点也不开心。朋友,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吧!

F: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尊重生命就要关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从现在起,我告诉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流失。不论未来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尊重生命,从我做起,大家赶快行动吧!

G:其实,我们还应该学会尊重自己,就是不要瞧不起自己,有自信,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要趁着年轻,学好本领,这是对岁月的最好尊重。

H:尊重作品的完整性(听歌只听高潮,也就不觉得好听了;再美的画面,如果没有背景的衬托,也不觉得漂亮了;再光鲜的人,如果没有内涵也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人生历程的完整性,尊重欲望,尊重痛苦,尊重生命历程中一切珍贵的体验。这样才能使自己更有力量,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

老师总结:老师第一次进班时对大家讲过“三知”,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知惧怕,就是对法规的尊重,就是信服法规的威严;知羞耻,就是对道义的尊重,就是坚守道德的底线;知艰辛,就是对劳动、对师长的尊重,就是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勤奋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真正学会尊重的人,或者一个真正致力于学会尊重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成功的人生!

尊重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她透明的微笑叫理解,她淳朴的心灵叫高尚;尊重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饱含待人处世的智慧,尽显人格操守的高贵!

名人名言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约翰·高而斯华馁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伊·谢·科恩

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汤因比

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陈家琪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蒙田

尊重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忘记。——江泽民

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通用电器长久不败的法宝。——杰克·韦尔奇

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

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君子之于人也,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程颐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仁者必敬人。——《荀子》

忍辱偷生的人决不会受人尊重。——高乃依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对于应尊重的事物,我们应当或是缄默不语,或是大加称颂。——尼采

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叔本华

尊重别人的人不应该谈自己。——高尔基

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谁自尊,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要喜欢我们所不尊重的人是很难的;但要喜欢我们对之尊重得超过我们自己的人也是同样难的。——佚名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康熙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师需要在咨询态度中做到: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心理咨询过程中尊重的含义

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尊重”:

罗杰斯非常强调尊重对咨询的意义,为此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尊重”的观点尊重的意义:

①、关心内心体验

②、关心现状

③、接纳价值观

④、非人格评价

尊重的意义:

1、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

2、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

3、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理解、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求助者来说,尊重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4、可以使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信任感,强化咨询动机,端正合作态度,增加咨询的主动性、自觉性等

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可以成为对方模仿的榜样,起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如何恰当地表达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无条件接纳)

核心:优点/缺点、光明/灰暗、积极/消极、错误/正确、喜欢/厌恶、赞同/反对

价值观、生活方式, 认知、行为、情绪、个性

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的全部

对“恶习”不批评

不同价值观求助者:与之平等交流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平等) 价值、尊严、人格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礼貌)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a、相信求助者有解决心理问题、改变自我的主观愿望

b、求助者由于心理能力等原因,可能会出现矛盾、不一致、阻碍咨询的一些因素,不能简单否认其解决心理问题的动机

c、相信求助者可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最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与咨询密切相关的隐私,不强迫讲述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a、体现在对求助者的真诚上:真诚的心、真诚的情感、

真诚的态度

b、体现在咨询中咨询师根据咨询关系的建立情况,表明

自己的观点、态度、意见等

“真诚相待是尊重的表现”

表达尊重的注意事项

第一,接纳求助者与咨询师自己不同的方面,如自己所反对、否定、反感的内容,也应接纳其消极、灰暗、错误等内容。

第二,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是平等的,不能因双方地位、知识、金钱、文化等差异奉承或歧视求助者。

第三,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礼仪,礼貌待人。

第四,心理咨询师应该信任求助者。

第五,不主动探问求助者的秘密、隐私,对求助者主动诉说的秘密及隐私应该进行保护,不随意传播。

第六,心理咨询师应该对求助者真诚。

第七,当心理咨询师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这本身也是对求助者的一种尊重。

不同类型的咨询师:

第一种咨询师:深信求助者有内在的潜力去面对挑战和成长,因而他会很尊重求助者个人的决定和意向,对求助者的言行不加半点评论和干涉。

第二种咨询师:虽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需要包括咨询师在内的外界帮助,因而,他虽尊重求助者的意见和选择,但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加以指导和提醒。

第三种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则有赖于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第四种咨询师:不那么相信人有内在潜力,有的则认为人的自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人身上有许多原始、野蛮、罪恶的倾向,有某种劣根性,有原罪,趋向于自我毁灭,等等。

咨询氛围的基调:

咨询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应当成为咨询氛围的基调。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3250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