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null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助你成功的智慧丛书-哲理故事
丛书名:助你成功的智慧丛书
平装: 27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4097975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2.2 cm
商品重量: 399 g
ASIN: B002EQB192,1故事目录
死不可避
一月布施
编印缘起
舍财求福
持斋之法
因蛇悟道
道学者鉴
护戒渴死
优劣之分
勿迷于物
作 者: 崔海飞 编
出 版 社: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开 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539152967
定价:¥12.00
内容简介
《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比空洞的大道理更令人乐于接受。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
哲理故事1
从前,有一个人在远方当差,而他的妻子在家偷人。一天,妻子得到丈夫要回家的消息,那位第三者就担心起来。妻子说:“不要怕,我已经为他准备了药酒。”过了三天,这位丈夫果然回家了,妻子叫妾将药酒端给丈夫喝。这时,妾心知肚明,内心矛盾:如果将药酒的事揭发出来,主妇一定要将自己赶走;如果不说,则当家的将要被谋杀!这妾急中生智,在举起酒杯的当儿,佯作手臂僵直,“不慎”将酒泼洒出去。这当家的好不容易从外回家,一脸喜气忽然被这小蹄子搅了,不由得大怒,一怒之下抽了妾五十鞭子!
一场人命关天的大案就这样被化解,只是委屈了这位妾;然而,为了救人,她只好自己默默地“顶缸”了。由此看来,做好事的人要有思想准备:不仅不要指望报答,还要准备作出牺牲,这才是真正做好事呢。
,图书信息
null丛 书 名: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
作 者:何承伟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版 次:3 页 数:150 字 数:
印刷时间:2008-5-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I S B N:9787532117338 包 装:平装
图书目录
两难选择
希腊老师的辩术
大胡子
鉴赏家的选择
聪明反被聪明误
思维突破
紧急呼救
河房纠纷
顿悟
寿棺之谜
五分钱的交易
傻瓜的天堂
祸福相倚
尤子健避祸
奇骗
部分内容
两难选择
鉴赏家的选择
伙计见是熟人,赶紧招呼道:“周先生,又有大作?”
周润碧笑笑说:“有,却不是我的。我受朋友之托,请先生鉴常一幅画。”说着,展开卷轴。
听石先生坐定,他刚想用鼻鉴赏,忽闻一股奇臭,赶忙捂着鼻子摆手不迭。周润碧的脸立刻红了,。知趣地把画卷起来,放在门外,同时,伙计把窗户都打开了。
听石先生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埋怨道:“润碧先生怎么开这种玩笑?”
周润碧赶紧解释道:“对不住,我也是不得已呀。汴梁巨富钱家三公子,是个书画爱好者,成名心切,想请先生美言几句。”
听石先生连忙作揖:“您饶了我吧,别把我的牌子给砸了。”
周润碧从袖子里取出一包银子,朝柜台上一放,苦苦求道:“那么借宝店一隅,挂这幅画总可以吧?钱公子愿多出些钱。”
听石先生见对方纠缠不清,就来了气,干脆地说:“行!但钱要足够多——要足够我搬家的。留这画在这儿,我走人!”
周润碧求了半天,一无所得,只得夹起卷轴走了。
第二天周润碧又来了,这回没拿卷轴,捎来了钱公子的话:“三年后,我再拿画来请你鉴赏!”
听石先生心想:这种富家公子,一时兴至玩起书画,但未必真肯下苦功,过些时候就忘了。所以也没把这句话当回事。
谁知三年后的这天,还没开门呢,就听外面“哐哐”锣响,接着就有人砸门。伙计开门一看,街心停着一乘八抬大轿,两旁站立着两班衙役。衙役见伙计出来,递过一张大红拜帖,神气地吩咐道:“叫你们掌柜出来!”
伙计不敢怠慢,赶紧跑到后堂,一看,一壶白开水还冒着热气,听石先生人却不见了。只见壶底压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交来人”,伙计只得拿了茶壶出去禀报。
……
哲理故事2
钓起一条美丽的红鲤鱼,钓者欣喜的同时也有几分哀怜。把鱼装入鱼篓的时候,钓者忍不住问道:“看着你的同伴接二连三地被钓出水面,你难道不知鱼饵里藏有鱼钩吗?”
红鲤鱼答道:“知道。”
“知道有鱼钩还来吃鱼饵,你太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了!”
“我就是因为爱惜生命才吃鱼饵的!”
“你说的话让我很困惑,我想听听你的解释。”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你应该听说过。你是一个钓者,你说说姜太公与周文王谁是钓者,谁是鱼?”
钓者微微笑着,答道:“姜太公是钓者,周文王是鱼。”
红鲤鱼晃着头说:“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姜太公用直钩垂钓作饵,诱使文王和自己谈论天下大势,最后与文王载车而归做了周的太师。姜太公钓到了文王这条大鱼,为自己建立不朽的功勋铺平了道路,这是世人的普遍看法。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看看:文王以求贤任能作饵,诱使姜太公来渭水垂钓,然后钓起太公做了周的太师,接着以太公为钩治理国家开疆拓土,最终消灭殷商取得天下。试问,谁是钓者,谁又是鱼呢?”
钓者若有所思,说道:“看来真正的钓者是周文王,姜太公才是鱼呀!”
红鲤鱼继续说道:“有时候,钓者和鱼很难分辨。作为钓者,你的目的是得鱼;作为鱼,我的目的是吃掉鱼饵。为了钓到鱼,你不停地上鱼饵;为了吃到鱼饵,我必须躲过鱼钩。你从我的角度想想,你难道不也是一条鱼吗?”
钓者微微地点起了头,说:“是呀,我也是鱼呀!”
“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你的鱼饵里藏着鱼钩我还是地去吃鱼饵了吗?”红鲤鱼问道。
钓者若有所悟,回答道:“这和我丢了鱼饵又不断地上饵是一个道理呀!”
“钓者的使命就是不断的下饵垂钓,有得鱼的时候,有失饵的时候。今天我得饵不成反而被钓,那是我智慧不足机敏不够,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今天,你是一条吃了鱼饵躲过鱼钩的鱼,而我是一个失了鱼饵赔了性命的钓者!”红鲤鱼叹着气地说道。
“世人都知道钓者为钓者,鱼为鱼,却不知道钓者是鱼,鱼也是钓者。今天我总算明白了,这也是一个钓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获!”说完,钓者把红鲤鱼放回了河里。
编辑推荐
《哲理故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是浮华的风带不走燥热的怅然,是盲动的雷也震不醒驿动的灵魂。这世间的一切,太多的幻想,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只有呼吸着的每一天,才感受到她的价值,她的真实。此刻。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可以把握,可以珍惜。
于万千红尘中,我们不停地奔波着,劳碌着,快乐着也痛苦着,其目的就是为着生活,为着活着的质量。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带着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尘世,当我们响亮的第一次啼哭,带给父母这一辈子最动听的音乐的同时,我们便与亲情紧密相连,永不可分了。也许前行的路荆棘丛生,也许前行的路坑坑洼洼,也许前行的路一马平川,但我们只要带着亲人们真切的惦念。带着亲人们殷殷的祈盼,我们就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不会沉沦于泥潭沼泽里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