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法规

拼音fá guī

注音ㄈㄚˇ ㄍㄨㄟ

同义词 法例 规矩 规则 轨则 准则 原则 法则 律例

基本解释[Law and regulations;Ordinance] 泛称法律条例规章等

引证解释

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人民日报1982.3.15近几年来我国除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以外又有不少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法规陆续公布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他重新挺起了胸点燃了深夜的灯通宵达旦地啃起了海上保险国际海商法海上救助和各种国际航运法规各国港口资料来了

相关名词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

基本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如刑法民法通则经济法等

其他法律

或称一般法律或普通法律是指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并修改

地方性法规

由各省直辖市以及省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并修改不得与最高法规相冲突

自治条例

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

部门规章

由国务院各部委总局局办署经国务院批准制定的一种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有效的低层次法律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冲突解决

由于存在普遍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在法律的适用上如果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有冲突虽然从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出发应当优先适用地方法规但是司法实践中需要提请国务院裁定适用问题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也需要国务院裁定解决

地方政府的立法权

一般地方的立法权主要包括

一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

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是一般地方的首要的和主要的立法权是一般地方的最主要的常规性立法权这一权力的法定来源主要是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直接确定行使这一权力所产生的地方性法规在法的体系中位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之下但它对贯彻实施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有积极而行之有效的作用同时地方性法规也是一般地方解决本地具体问题的主要的法的形式一般地方的立法主体主要就是通过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来实现对本地重大事项的法的调整

地方性法规立法权的归属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地方组织法俨然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此揭开了中国地方立法改革立法体制改革以至整个立法实践和立法理论改革的序幕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立法权成为中国立法理论和实践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和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可以行使地方性法规立法权的地方进一步增多根据现行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可以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和变动地方性法规作为一般地方的最主要的立法活动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对它的进行规定了明确的限制性条件和保障制度其一地方性法规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不得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省级以下的地方性法规还不得与省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其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要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由后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如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应当予以批准其三地方性法规可以就法定事项范围做出规定不得就应当由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做出规定其四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它的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二制定变动地方政府规章

制定和变动地方政府规章是一般地方立法又一项常规性立法权这一权力的法定来源是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直接确定有权制定和变动地方政府规章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这些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自治区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政府还可以根据本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规章为保障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和变动得以正确慎重地进行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较大的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备案国务院有权改变不适当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有权撤销下一级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与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地方政府规章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与国务院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它是中国法的形式或渊源体系中最低的一种法的形式或渊源但它的数量多调整范围大规范具体对贯彻实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省级地方性法规有积极而行之有效的作用它同地方性法规一起为实现各有关地方的立法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依法实施本地行政工作过程中更赖地方政府规章

三根据授权立法

同其他方面或立法主体相比一般地方根据授权可以行使的立法权来源和种类更多些包括其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将应当由法律规定的事项授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这种立法权调整的事项一般不涉及国家主权刑事法律制度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司法制度等方面的事项其二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授予没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规的权力授予没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制定规章的权力其三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将应当由地方性法规规定的事项授予本级政府制定规章的权力被授权机关必须严格按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力不得将该项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这些年来地方国家机关根据授权所进行的立法对该地法制和多方面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法法产生后情况发生变化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授权立法权今后通常仅存在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或授权经济特区立法的情况下这就是说今后一般地方立法通常不存在授权立法问题了但一般地方立法已存在的授权立法权立法法也未予撤销因而继续有效

四其他

一般地方立法权还包括一定的立法监督权在内这种立法监督权主要表现在上述地方人大有权改变或撤销它的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省自治区政府有权撤销下一级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还表现在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违背授权要求的法规或规章必要时还可以撤销授权

需要指出由于地方立法制度尤其是立法权限划分制度和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等还有待完善在现时期一般地方立法实践中绝大多数地方性法规是由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只有很少的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人制定这种由人大常委会包揽地方立法权的现象亟待转变

行政法规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第一部法规

1950年4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婚姻法同年5月1日开始实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诞生

法律与行政法规的不同

立法法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七民事基本制度

八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九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年颁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序言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这意味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权限应归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法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但要特别要予以指出的是自治法在附则中明确规定了其修改通过程序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这也就是说这一法律约定了即便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修改自治法也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方为有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作为较为特殊的地方性法规其批准和备案制度远远高于一般性法规但在立法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中可以发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这意味着自治法关于上级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的自治权不能完全被列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变通权只有停止权在这里自治权被部分的侵害和剥夺了其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批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时要依据行政法规来审查其合法性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也被部分侵害和剥夺了其三由于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报其所在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而依据我国现行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省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并没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权自治法实际上赋予了他们以批准权而批准权的获得又意味着部分立法权的获得

人类最早工业安全法规

1765年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引起了工业革命人类从家庭手工业走入了社会化工业从此工业事故不断升级生产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常常发生的锅炉爆炸事故成了社会的很大难题1815年伦敦发生了惨重的锅炉爆炸事故为此英国议会进行了事故原因调查之后开始制订了有关的法规并创建了锅炉专业检验公司但是这还不是人类最早的安全法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ICBN)是专门处理化石或非化石植物包括高等植物藻类真菌粘菌地衣光合原生生物(protists)以及与其在分类上近缘的非光合类群命名的法规由国际植物学会议(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IBC)制定

国际植物学会议每六年举办一次每次都会对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进行修订推出新版的法规最新的法规是2005年7月第十七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通过的维也纳法规(Vienna Code)

其它相关

法规冲突的原因何在

随着立法进程的加速立法数量的增多法规打架式的立法冲突已经成了立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强制婚检就曾遭遇法规打架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黑龙江强制婚检争议再现法律冲突黑龙江卫生部门将新的母婴保健条例下发全省各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据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本省的母婴保健条例保留了有关强制婚检的内容但黑龙江省民政部门则认为新修改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与婚姻登记条例发生了冲突

显然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将提交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作为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条件是不合适的属于越权立法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的法律效力要高于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所以黑龙江省的母婴保健条例不得违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按照立法法规定该省在对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进行修改时发现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中关于强制婚检的规定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悖时该省人大常委会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另外母婴保健法规定要婚检而且规定了婚检的具体项目和内容而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没有提及婚检的要求按照法律的层次母婴保健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的法律而婚姻登记条例不过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的层次级别都低于母婴保健法可以说这次黑龙江强制婚检风波折射了尴尬的法律冲突局面

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法律体系的混乱和法律适用的困惑笔者认为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其实是立法领域的一种经常发生的违反立法法的违法现象因而必须从预防和遏止立法违法的高度对待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根据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位阶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宪法的冲突宪法是最高效力等级的上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的冲突

3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与行政法规的冲突

4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地方性法规的冲突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主要关注的是本部门在全国的整体利益而地方性法规主要关注本地区的利益两者非常容易发生冲突

5行政规范性文件与规章的冲突

6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之间的冲突

7下级人民政府或者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或者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上级人民政府或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或者行政规范性文件之间发生的冲突等等

以上各种冲突均属于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冲突范畴立法法根据法律生效的时间法律适用的对象和法律制定主体的不同规定了在上位法和下位法互相冲突时的法律适用的原则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亦即当不同等级的主体制定的法律发生冲突时等级高的主体制定的法的效力高于等级低的主体制定的法例如宪法的效力高于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等等当然对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原则要全面理解所谓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是指当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的规定相冲突时的适用原则而不是指上位法没有规定的下位法就不能规定需要指出的是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原则并不意味着以制定下位法为主的地方立法无所作为更不意味着地方立法可以完全照抄照搬上位法照抄照搬上位法的地方立法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立法不作为的官僚主义作风势必导致立法随意性过大下位法冗长繁杂缺乏地方特色影响立法质量地方立法要力戒照抄照搬上位法

在法律适用方面根据法制统一原则立法法规定了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这意味着当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时法院原则上应当适用上位法另外当冲突规范所涉及的事项比较重大有关机关对是否存在冲突有不同意见对应当优先适用的法律规范的合法有效性持有异议或者按照法律适用规则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原则上应依据立法法规定的有关程序逐级报请有关机关裁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修改后其实施性规定未被明文废止的法院在适用时应当区分下列情形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不予适用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修改相应的实施性规定丧失依据而不能单独施行的不予适用实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不相抵触的可以适用

如何解决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首先要注意从立法技术方面避免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一方面上位法的制定不宜原则性过于宽泛弹性不宜过大立法用语要避免暧昧模糊另一方面下位法的制定要以服从上位法为前提同时要凸显一定的地方特色和立法创新色彩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上位法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备案审查制度要在法律法规备案时审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笔者认为对备案制度不宜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备案不仅仅是一种登记存档的形式上的备份还应包括内容上的审查因此备案和审查应紧密联系要附带审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否则备案制度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无任何实际意义下位法的备案其实是预防上位法和下位法冲突的一个有效机制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必须报国务院备案接受备案的机关在必要时可以审查下级立法主体报送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督查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问题此外要重视法院对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下位法的司法审查充分发挥司法审查在解决上位法和下位法冲突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司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维护立法正义的重要防线司法裁决的权威性中立性和专业性决定了法院是审查判断选择和解决法律规范冲突的理想机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力解释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解释效力虽然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的解释效力但以立法工作为主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实际上很少行使法律解释权因而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成为法律最经常最权威的解释机关当下位法与上位法发生冲突时最高人民法院有权进行合法性审查有权通过司法解释法律判定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而使之失效笔者认为除了最高人民法院以外还应赋予地方各级法院一定的下位法司法审查权地方各级法院有权审查并裁决本级政府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与上位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相冲突

为维护法制统一法院在审查政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应当首先对下位法是否符合上位法进行判断若发现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应当依据上位法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和谐是立法体系的关键词希望黑龙江强制婚检引发的法律法规打架现象能够敲响警惕立法违法和立法和谐的警钟希望有关部门从维护法制统一和立法和谐的高度解决上位法和下位法的立法冲突问题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222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