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课程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行政管理学、市政学、社会学、行政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行政法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分析、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行政公文与写作、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政府机关事务实习、社会调查实习、电子政务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知识掌握
行政管理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拥有行政管理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课程设计
专业代号:A030301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专科)* | ||||||||||||||||
注,行政管理—,中山大学自考,专业 | ||||||||||||||||
序号 | 类型序号 | 课程代码 | 分类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方向或备注 | ||||||||
1 | 001 | 03706 | 公共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必考 | 笔试 | 毕业颁发中山大学自考,毕业证 | ||||||||
2 | 002 | 03707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3 | 003 | 04729 | 大学语文 | 4 | 必考 | 笔试 | ||||||||||
4 | 004 | 00040 | 专业课 | 法学概论 | 6 | 必考 | 笔试 | |||||||||
5 | 005 | 00341 | 公文写作与处理 | 6 | 必考 | 笔试 | ||||||||||
6 | 006 | 00147 | 人力资源管理,(一) | 6 | 必考 | 笔试 | ||||||||||
7 | 007 | 00312 | 政治学概论 | 6 | 必考 | 笔试 | ||||||||||
8 | 008 | 00107 | 现代管理学 | 6 | 必考 | 笔试 | ||||||||||
9 | 009 | 03350 | 社会研究方法 | 4 | 必考 | 笔试 | ||||||||||
10 | 010 | 00182 | 公共,关系学 | 4 | 必考 | 笔试 | ||||||||||
11 | 011 | 00163 | 管理心理学 | 5 | 必考 | 笔试 | ||||||||||
12 | 012 | 00277 | 行政管理学 | 6 | 必考 | 笔试 | ||||||||||
13 | 013 | 00292 | 市政学 | 6 | 必考 | 笔试 | ||||||||||
14 | 014 | 0001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必考 | 笔试 | ||||||||||
15 | 014 | 0001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2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16 | 231 | 05679 | 宪法学 | 4 | 加考 | 笔试 |
专升本
专业课程
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市政学、政治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工作 社会学、英语、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社会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普通逻辑、中国文化概论、财务管理、秘书学、中国行政史、企业管理等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课程安排。
培养目标
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论文界定
行政管理论文界定行政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专业,顾名思义行政管理论文是在行政管理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进行的论文研究。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
毕业生适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学科研究
研究内容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原理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深入而被
人们揭示。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不同学派,不同教科书,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体系。但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研究意义
1.行政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人员。
2.行政学研究有利于发现和克服行政活动中存在的弊端,推进行政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行政体系。
3.行政学的研究有利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行政学研究成果。
特点介绍
行政管理1、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2.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4.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发展趋势
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图中右上角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视听设备、通信设备、事务处理设备等硬件系统,给决策者提供丰富的直觉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分析、运筹学、预测技术、行为科学等技术和方法形成软件系统,给决策者以科学决策方法的全面支持。现代行政决策可采用各种决策分析方法,遵照科学决策程序进行。
含义解释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指导理论
西方理论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
中国理论
行政管理中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比西方理论早两千多年。中国古典行政管理学派主要有儒、道、法三家,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老子、韩非子,代表作分别是《论语》、《老子》、《韩非子》。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管理国家要“礼治”、“德治”、“人治”;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强调:管理国家要“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强调:管理国家要“以法为教”、“法不阿贵”。虽然儒、道、法三家的管理思想各有长短,但因封建统治阶级利益需要,儒家的管理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致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其三大理论体系逐渐成为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源泉,并进一步发展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但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和国民认知能力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在大多数普通民众头脑中扎根。所以,改革开放前的国民思想实质上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部分管理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行政管理方法具有较浓的儒家特点。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的涌入,国民一度出现推崇西方思想文化而摒弃中华思想文化的狂潮,但由于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冲撞一度导致国民思想出现混沌,行政管理方法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方法显得很不统一,常常出现后任管理者否定前任管理者做法的现象。针对西方管理思想缺乏中国人性基因而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败结局和中国民众的思想实际,中国管理学界开始反思,逐渐在璀璨的中华文化中积极寻觅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管理思想,并出现了既能融合中国儒、道、法管理思想又符合当前中国人性特点的论权者谋等一大批管理学理论,为中国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中国古典思想理论向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过渡起到了铺垫作用。
类型介绍
行政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
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所实行的管理。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商业贸易 以及环境保护和公用事业的管理。
文化教育管理
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管理。
军事管理
包括征兵、武装力量建设、军事科学研究、国防工程建设等管理。
司法管理
包括治安、交通、消防、边防等管理,以及律师事务、公证事务、劳改狱政管理等。
民政管理
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和安置等管理。
外交事务
包括外交活动、对外经济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国际旅游活动等管理。
行政管理自考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政策学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公关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专门行政管理人才。
学制
弹性学习年限:
专科起点本科:2.5年~5年
主干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公共政策、市政学、逻辑学
备注:
学位专业基础课:大学语文B
学位专业课: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
修读说明
1.学生修读该专业,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即可毕业。
①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学习,考核合格;
②选修课可在专业教学计划选修课中任选;
③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80学分;
④专升本层次的学生须通过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考。
2.该计划为指导性计划,计划中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供参考,建议学生尽量按照该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选修课程。
报名条件
自考大专是自学考试高中起点报考专科学历的一种教育形式,报考自考大专考生为我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等限制,即港澳同胞也可以报考,如暨南大学会计、深圳大学大工商企业管理等都招收港澳同胞,港澳同胞在报考相关专业时,可以免考一定的课程。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专业,报考时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具有一定的证书,如护理学、医学需要考生具有相关方面的从业经验已经证书。由于更省份生活水平有所区别,教育水平也略有不同,各省份的自考招生时可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报考时可以咨询相关省份的自考办.
其他相关
行政助理
对于行政助理的工作职责,对于不同的公司来说,职责是不一样的,但是主要的工作职责还是有共同点如下:
1.准备有关行政问题解决方案、年度报告等文件;
2、管理公司内部相关的文件;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行政工作。
3.分析运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新的工作流程或就原有的流程进行改进
4.向员工传达相关制度
5.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汇报程序,降低成本
6.会务安排。
行政组织
简介
行政组织是行政活动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活动得以展开的物质承担者,行政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行政组织为基础而展开的。得力的行政领导、合理的人事行政、可行的行政决策、有效的行政监督、畅通的行政沟通、和谐的行政协调,均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行政组织。因此,行政组织始终是行政学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并始终为各国政府及行政学研究所重视。本章首先论述了行政组织的定义、特性、构成要素等基本概念,介绍了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其次,论述了行政组织目标、作用以及行政组织的具体结构、原则;再次,论述了行政组织的体制类型及非正式组织。全章从对行政组织的抽象描述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论述。
涵义
行政管理学行政学所研究的是狭义的行政组织。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
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
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
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
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
要素
1.物质要素
(1)人员
(2)经费
(3)物质条件
2.精神要素
(1)组织目标
(2)权责结构
(3)人际关系
特征
1.阶级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目标
目标即方向和最终结果。一致性、社会性、明确性和层次性。
总目标、分目标、个人目标
组织合理化、考核依据、组织协调、合作意识
社会承认、组织能力、团结状态、成员意识
企业行政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企业行政管理呢?
行政管理战略决策过程示意1.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以恰当的目标来引导正确的反应行为,以准确的绩效评价作为奖励的科学依据,以不同客体的针对性奖励措施完成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中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2.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首脑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首脑的企业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企业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3.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行政管理是依赖行政机构和行政渠道进行的,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动贯彻的重要前提,是达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在企业管理当中行政管理最忌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渠道间沟通不畅、环节繁多。因此,合理设计与选择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
4.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管理当中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实施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之一。
发展阶段
自从产生国家以来,就有了行政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形成为一门学科。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时期:
传统管理时期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L.von施泰因首先提出“行政学”一词。1887年美国学者I.W.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的研究一文。1900年美国行政学家F.J.古德诺提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主张。1926年美国学者L.D.怀特对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论述,开始形成行政学的体系。 早期行政学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节省开支为目标,其内容包括: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实现组织系统化,工作方法程序化、机关事务计划化、工作要求标准化等,以达到权责分明,追求实效。
科学管理时期
20~50年代由于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引进,行政管理学的内容不断更新。许多行政学家根据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采用把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并为实现每个目标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采用科学的办事程序和工作方法,使各项行政工作也能像工业生产流水作业一样,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为科学的兴起促使行政管理学转向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以及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研究,并注意激发人的积极因素。
系统管理时期
从50年代起,行政管理有许多新的发展。许多行政管理学家把40年代以来出现的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理论和方法用来研究行政管理同时由于行政管理涉及面愈来愈广,需要考虑的因素愈来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四项职能
从行政管理过程来看,它主要有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包括制定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
组织。把已经确定的计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组织活动还包括对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有效运用,对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
协调。通过政策、法令和各种具体措施,不断改善和调整组织之间、人员之间、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步调一致,以共同实现预定目标。
控制。即监督、检查的职能。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和实时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组织、财务等情况进行控制。
就业
职能发展
从行政管理过程来看,它主要有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包括制定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
组织。把已经确定的计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组织活动还包括对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有效运用,对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
协调。通过政策、法令和各种具体措施,不断改善和调整组织之间、人员之间、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步调一致,以共同实现预定目标。
控制。即监督、检查的职能。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和实时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组织、财务等情况进行控制。
方向
在县级以上政府的民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
从事乡镇民政办公室管理工作;
从事城镇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从事县(或市)以上民政部门以及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从事婚姻服务中介机构、收养登记服务中介机构管理工作;
从事婚姻管理、收养登记管理、行政区划管理工作;
从事地名管理、社团管理工作;
从事殡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可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毕业生适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