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基本信息

【词目】高调

【拼音】gāodiào

【英语】[high sounding words;tall talk;bombast]

【反义词】低调

详细释义

含义

1. 谓调弦使紧,发出高音。

2. 高雅的曲调。

3. 指诗文的高格调。

4. 指高尚的品格。

5. 提高调门;强调。

6. 比喻脱离实际或不去实行的论调。  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是炫耀自己所拥有的本事,将其让人觉得特意抬高自己。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

7. 声调或口吻太高,说话不着边际、脱离实际,吹牛皮。

出处

1. 谓调弦使紧,发出高音。

《文选·马融<长笛赋>》:“若絙瑟促柱,号钟高调。”刘良注:“絙,急弦也。号钟,琴名。言竹声如急瑟促柱、鸣琴高调也。” 唐白居易《夜招晦叔》诗:“高调 秦 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

2. 高雅的曲调。

唐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俯屈高调,聊同《下里》。” 宋梅尧臣《寄题郢州白雪楼》诗:“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明何景明《雪中简贾长教》诗:“知君郢中曲,高调和人稀。”

3. 指诗文的高格调。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见其画笔高妙,直逼云林,诗亦 唐 人高调。”

4. 指高尚的品格。

明皇甫汸《过武城言子祠作》诗:“谁谓千载殊,可以同高调。”

5. 提高调门;强调。

郭沫若《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只是无批判地根据着旧材料的旧有解释,以作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而高调着 中国 的特异性,这一种根木的谬误是应该彻底清算的。”

6. 比喻脱离实际或不去实行的论调。

陶行知《社会大学颂》:“为老百姓造福,不靠高调唱得响。”

示例

他这个就爱唱高调

拓展

辞海中对“调”的解释,说道“人的才情风格”,高调则有“高雅的才情风格”之意。

物理学名词

高调是指白色或浅灰色或浅颜色点主要地位的主体或影像。整个画面看上去都是浅色调,并创造出一种整体淡雅,明亮的效果。几点黑色将增加高调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加强高调中的变化。一张具有丰富浅色调的高调照片只能出自于均匀照明的高调主体。柔和的、漫射照明可以减弱阴影的影响。如果企图通过拍摄时曝光过度或放大时曝光不足的办法从正常范围的景物获得高调效果只会产生暗淡,污浊的影调。然而,侧光表从高调景物测取的读数往往是不准的,因为景物大面积是浅颜色。一个入射式或反射式侧光表从灰极上读取的读数可以指出适当的曝光。如果用反射式侧光表直接从物体上测光,曝光应增1-2级,才能获得适当的结果。

【词义】即亮调。照片上亮的部分较多,基本上由明亮的画面构成,仅有很少的黑的部分,对于几乎没有暗调部分的照片,常称作亮调照片。欲创作高调的照片,就要考虑打光和使负片行到充足的黑度。

水粉中特有的一种色调

高调在水粉中是一种特有的色调。通过在所有颜色中增加不同比例的白,依靠白色来联系画面,从而达到色调的和谐、统一。

在高调子的水粉中没有较纯的颜色,并且不适宜出现重色。画面有高雅、明亮的效果。缺点是容易画粉,物体之间没有对比,难以将物体从背景中突出。因此需要画者对画面有较强的把掌控力,对物体的结构和塑造都要有一定的高度。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724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