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左传·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国民信之。”《史记·东越列传》:“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汉书·王子侯表下》:“藉阳侯显 ,坐恐猲国民取财物,免。” 清 秋瑾 《赠浯溪女士徐寄尘和原韵》:“今日舞台新世界,国民责任总应分。”

政治学中通常认为,“国民”( nation )多指拥有国籍的国家主权构成者,即法国政论家约瑟夫·塞亚斯(1748年一1836年)主张的“所谓nation(国民),便是生活在同一宪法下作为立法代议机构主权代表的人们共同体”;而“公民”( burgher)多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摘自黄现璠遗稿 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二)》,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总第152期)】

《国民》杂志是五四前夕进步学生团体“学生救国会”的自办刊物,初为月刊。1919年1月1日正式出版。

《国民》杂志的刊物定位是宣传爱国、反帝、反军阀,参加的人是以北京大学为主的高等学校学生。担任《国民》杂志编辑的有邓中夏、高君宇、黄日葵、许德珩、张国焘、段锡朋、孟寿椿、易克嶷等人。李大钊被邀请为指导老师,《京报》主笔邵飘萍和画家徐悲鸿被邀请为顾问。李大钊、杨昌济等人经常为《国民》杂志写稿,邓中夏用“大壑”的笔名每期都为杂志撰述“国内外大事”,介绍国际新闻。

《国民》杂志第五期上还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的前半部,这是《共产党宣言》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个译本。译者为李泽彰。《国民》杂志最初是用文言文发表文章,五四以后改为白话文。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71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