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

[illusion;fantasy]∶虚而不实的思想

齮梦幻想。——清· 袁枚《祭妹文》

是什么可悲的幻想使你如此烦恼?

丢掉幻想;

我对他不存幻想;

(2)

[fancy;fantasy]∶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

诗人的幻想;

沉湎于幻想;

(3)

[fancy;fantasy]∶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引证解释

1.

不切实际的、不能实现的一种想象。

清·李渔《玉搔头·抗节》:“空将这假笑痴颦,费伊的幻想。”

郑振铎《序》:“神话里的天和地,根本上便不是人类幻想的结果,而是记录着真实的古代人的苦斗的经过。”

2.

泛指想象。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时期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大禹。

词语拼音

注音:huàn xiǎng

定义

以社会或者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情有所想象;幻想出的情景。

个体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白日梦者往往超越现实,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满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快感。有时,白日梦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发展成为幻想症.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思考幻想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像。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来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植根于生活,往往又对生活作夸张的叙述和描绘而达到一种升华,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童话中充满丰富的诗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

总之,不直接描绘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借助幻想去塑造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却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间接地反映生活,这就是童话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特点。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78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