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日前已出版发行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人才状况分析报告记者于10月8日采访了该报告的负责人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的李建钟博士李建钟表示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职介所
为失业人员介绍就业的机构又称失业介绍所劳动介绍所任务是进行就业登记掌握劳动力资源介绍安排劳动力就业监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共同遵守劳动合同和协议对闲散劳动力进行组织管理业务技术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
职业介绍所在20世纪初产生西方职业介绍所有官办和民办两种最初制定职业介绍办法的是英国的职业介绍法1949年以前中国也曾设有佣人介绍所那是官僚资本家以介绍就业为名盘剥失业工人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为解决以前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国家各劳动局下设劳动介绍所
主要任务①登记统计失业职工②调查公私营企业需要劳动力情况③筹划介绍职工就业事宜④介绍求职人员就业1958年以后逐步撤销1963年在国务院发出全国大中城市恢复和建立劳动力介绍所的通知之后这一机构又得以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介绍所再次撤销1978年开始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基本上具有职业介绍所的职能现阶段在中国劳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大量失业人员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和发展这一组织机构对改革劳动制度合理安排劳动力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服务内容有代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引进推荐和招聘服务提供人才租赁服务提供项目建设人才配套服务提供高层次人才的担保代理业务提供人才培训人才测评等服务提供人才资源配置策划薪资水平调查等人事顾问服务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建立人才就业登记推荐人才就业定期举办人才市场交流或组团参加省市人才市场交流等
凡实行人事代理的还可提供如下服务负责工龄计算核准并记载档案工资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材料办理出国出境政审及边境通行证手续办理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和评审大中专毕业生试聘期管理和转正定级办理聘用合同鉴证进行人事争议协调协助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协助办理退休手续办理引进人才的户籍粮油关系挂靠办理具备一定条件的家属户口农转非承办有关奖项评比的申报组织参加继续教育代办伤病残鉴定的申报工作接转和管理组织关系等
存在问题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
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
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
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人才市场需求多元高校学子择业错位
3月来临大学生的就业也到了最关键的阶段但从市场反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象上面说到的这种专业错位现象日益突出
发展特点
人才队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人才的素质逐步提高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人才地域分布仍呈东强西弱态势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正处于历史性转折过程中这是现在我国内地人才发展最主要的特点李建钟介绍
一第三产业人才有过度集中的趋势
报告表明我国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29%而中专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是5%18%77%大专以上的学历人才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太大这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二非公有制单位将是接收人才的绝对主力
报告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也带来我国人才队伍结构状况的根本性变化其突出表现是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10949万人到2001年仅为74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以上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999年以来减少了130万下降4%党政人才减少59万下降7%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212.3万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与此同时1994年-2003年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3.4倍非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提高了23%和11%报告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将会成为我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
三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很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一不同所有制单位人才分布不合理占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二产业和行业分布需要调整例如第三产业内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金融管理房地产商贸餐饮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人才比例偏低这些都需要补充和加强三学科或专业分布机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18%在从事研究与发展(R&D)的专业人才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类专业人才短缺
其它
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穴GDP?雪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十一五期间
第二三产业人才最为短缺
报告预测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2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11.5万224.3万人第二产业为1172.8万1266.6万人第三产业为3170.7万3421.7万人新兴产业为414.6万440.8万人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与十五中期(2003)相比人才总量缺口为2618万2968万人第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缺口分别52万64.8万352.9万446.7万864.5万1115.5万86.2万112.4万?熏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差距为5%6%
十一五末 全国技能人才8000万
总体看十一五期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存在总量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从总量上看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8000万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将达到5%其中高级技师120万人占1.5%技师280万人占3.5%每年平均新培养高级技能人才24万5年新增120万同时培养高级工2000万中级工3200万初级工2400万分别占技能人才的25%40%和30%
从结构上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这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