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目】交换

【拼音】jiāo huàn

【英译】 [exchange]交换

【基本解释】彼此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互换。

详细解释

出处

1. 各自把自己的给对方。

《通典·兵十》:“其虞候军职掌准初发交换。”《水浒传》第八八回:“俺明日取小将军来到阵前,两相交换。”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七:“她们彼此交换着一些邻居的新闻。”

2. 指以商品换商品或买卖商品。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公路造好,农村的物产,都市的资本,彼此可以流通交换。”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

3. 交替轮换。

张天翼《包氏父子》三:“他拿两盒胰子交换闻了一会儿,就用了黄色的那一块。”

指两个对象的某样属性发生转移.

交换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交换协议阶段

指实行交换之前,双方必须在口头或书面上达成协议.即决定交换对象的属性,以及该属性的值。

2.对象属性转移阶段

根据协议对双方的交换对象属性进行转移。

必须按照1、2阶段的顺序进行转移的行为才能叫做交换。

示例

我希望我能与你交换位置

内容简介

人们相互交换活动或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以及一般产品和商品的交换。

从总体上看,交换可分作4类: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在分工和协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和能力的交换。②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交换。例如,在同一生产单位内,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之间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交换。③产品在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各个不同生产单位之间在产品生产 、运输、包装、保管等过程中的交换。④直接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即产品进入最后消费领域的交换。第一类交换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三类交换则是联结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联结生产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和消费的桥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交换的性质、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结构决定的。例如,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决定了交换也必然是私人之间的商品交换;生产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决定了交换的方式也比较简单。但是,交换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它会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

在经济贸易活动中,交换,是交货与付款两对立流程的统一。在自由平等的正常主体之间,交换遵循的原则是等价和同步。

交换生产

交换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起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  1、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社会分工,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之间形成了矛盾,由此才出现了各个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性。并且,分工愈细,交换越频繁,交换的数量也越大,交换因此而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是本身已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而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由于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分工,分工的结果又产生了交换,从而生产为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一定的交换的方式、方法。在人类历史上,由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又由简单商品交换发展到简单商品流通,进而发展到发达的商品流通,都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

3、生产发展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所谓交换的深度,是指社会经济生活对交换的依赖程度。一般地说,生产越发展,社会分工越复杂,越细密,从而需要交换的商品品种、数量就越多,社会经济生活就越离不开交换。所谓交换的广度,是指交换的范围。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交换的范围也是一定的,生产越发展,交换的范围就越广阔。

4、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交换的社会性质。马克思指出:“私的交换以私的生产为前提”。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生产的性质不同,交换的性质也就不同。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交换过程既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又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交换对于生产具有反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交换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条件。社会再生产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为了进行生产,生产企业必须购入相应的生产资料和雇佣一定的劳动力,这种表现为购入的交换行为,使得货币转化为商品,实际上成了生产的前提条件。在生产过程完成以后,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能否销售出去,即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对于生产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商品销售不出去,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进而就会造成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和企业的破产。可见,如果没有生产资料的购入和劳动力的雇佣,生产则无法开始;如果没有售卖实现商品价值,再生产过程也会就此中止,交换就是这样制约着生产。

2、交换的规模和速度,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是交换的物质基础,交换的发展又是进一步扩大生产的重要条件。当交换的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增大,特别是当新市场开拓时,生产就会受流通的刺激迅速扩张。流通时间是社会再生产总时间的组成部分,它的多少决定着流通速度,又直接影响着生产时间的多少和社会再生产速度的快慢。

3、交换对一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着一定的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交换的发展又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如,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公有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形成;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交换的发展,对于加速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瓦解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在一定条件下,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一般条件下,生产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交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双方是相互转化的,即交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生产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而造成中断时,供应生产资料的交换就成为发展生产的关键;当产品无销路而将窒息生产时,开拓市场,打开销路就对生产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经济学家谭立东指出交换是生产的一种形式

我们生产的一般形式。

产品= 劳力+资源+工具

而商业交换的一般形式:

财富=劳力+资源+一般商具+产品,

资源是商业资源如店面、商业码头等等。一般商具这里指的是用来帮助做生意的设施如柜台、运输车辆等等。这里指交易的产品也是商人们用来做交换的商业工具。所以这个公式中的(一般商具+产品)=商业工具

因此商业交换的公式可以改写成

产品=财富= 劳力+资源+商业工具

所以这与财富生产形式的公式是统一的。

管子说“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意思商人做生意,每天加倍行进,白天走了晚上走,是因为有利在目的地,渔人进海捕鱼,海深万丈,冒着危险逆流百里,觉也不睡,这是因为水里有鱼。这里管子很明确的说了,经商是一种与捕鱼一样的生产劳动,而且是可以带来利益与财富的好事。

因此商业是商品社会生产的一个步骤,也是商品社会必需的一种生产形式。交换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3536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