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简介
基本解释
注释拼音
jiào cái
注音符号
ㄐㄧㄠˋ ㄘㄞˊ
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
详细解释
1.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主要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
茅盾《童年·父亲的抱负》:“他有些新的教材要我学习。”
2.泛指对人有教育作用的材料。
浩然《艳阳天》第一○三章:“那个从苦难岁月里挣扎过来的老人,亲身经历就是对晚辈人最有效的教材。”
教材分类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分主教材、导学教材和专题教材。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有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
编写方法
(1)教材的组织方法。
其一,逻辑式组织。按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材。
其二,心理式组织。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材组织的出发点,逐步扩大教材的内容范围,使学生愿学、乐学,而较少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其三,折衷式组织。兼顾学科与学生两方面的需要和情况,择采两者之长。不过在兼顾学科与学生这两方面时,在不同的学科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又有所侧重。
(2)教材的编排方式。
教材的编排是决定一个年级中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将按照怎样的次序组成,或这门学科内容在几个年级中的排列次序。
其一,直线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是对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说,在教材的内容排列中,后面不重复前面已讲过的内容。
其二,螺旋式排列。它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其三,分支平行式。是把内容分为若干个平行的单元,针对这些平行单位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逐一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进行总结。
其四,综合式,是上述几个方式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