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补课

真相

不过是地下补课的一个版本而已

在“禁补令”的威慑下,一批补课“地下党”应运而生了。跨市的尚属于小儿科,跨省的也早有耳闻。例如,山东武城二中被曝教师组织至少400名学生到河北故城县补习,每名学生每月交900余元补习费,共计三四十万元。他们的所作所为为的是钻政策的空子:A的教育主管部门奈何不了B的教师,同理B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奈何不了A的教师。的确是深得地下战线的真髓。不过如此一来,不仅耗费了学生的精力、体力,更无端地耗费着学生家长的钱财。

回应

2月1日上午10辆大巴满载师生赶往鞍山

2月2日下午,学校为应付采访和上级检查,竟组织学生开展起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接受采访的雨田中学教导主任徐振江告诉记者,这座部队大院是国防教育基地,学校怕初三学生寒假玩散了心,策划来这里举办冬令营,让孩子接受军训和国防教育,业余时间做点作业。他说,学生都是自愿参加,三天食宿费和交通费总共才150元。此外,这次冬令营时间是从2月1日至3日三天。

雨田中学400余名学生有的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队列走步,有的在观看新兵训练,还有的在进行“象棋比赛”。可是面对记者镜头,学生们纷纷躲闪,在一间教室的角落,堆满了孩子们鼓鼓囊囊的书包。遭媒体曝光后,雨田中学甚至制作了“冬令营”活动方案来应付检查。采访中徐振江拿来一本备课簿,其中一页煞有介事地列出“洗温泉、打靶、军训”等9项活动安排。不过记者在这个备课簿的前面一页,却看到落款为2月1日制表的“九年级(即初三)补课时间表”,其中显示,每天从8:20到21:00,除午餐和晚餐外,孩子们每天要上11节课。另外记者还发现一份打印好的“鞍山补课课表”,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好了从2月1日到9日每节课的科目。

简介

2月1日早晨,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西校区400余名初三学生,携带被褥行李,与学校教工一起分乘10辆大巴“集体转移”,在路途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后,终于抵达100公里外的鞍山市汤岗子镇一处部队大院内进行封闭式补课。说起来有些荒唐,学校如此大费周折地折腾,竟然是为了补课。而之所以选择去鞍山补课,是因为如此一来,沈阳的教育管理部门就够不着了。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辽宁省教育厅已要求彻查此事,沈阳市教育局称将严肃处理。

处置

2月2日,媒体报道了跨市补课一事后,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张福昌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三条意见:责成沈阳市教育局调查;立即停止补课;确保已到鞍山的学生安全返回。沈阳市教育局立即责成纠风办、民办教育处和铁西区教育局组成专门调查组到学校进行调查。3日,沈阳市教育局表示,经查,雨田中学的补课行为严重违反了《沈阳市义务教育条例》和《沈阳市教育局关于禁止义务教育学校违规补课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此,沈阳市教育局作出四项决定,分别为:学校立即停止补课行为;迅速组织所有学生安全返回;对雨田中学进行全市通报批评;对学校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来论

在升学率决定学校名次乃至决定一切的背景下,“分”也是学校的命根,老师的命根。学校违规补课,着实恶劣,可是,“命根”语境下,追求分数和升学率或也是学校的无奈。严肃处理、拿下校长,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情况会有根本性改变吗?不管是为了收费还是分数,跨市补课以及学校和社会上各类的补课,根子都在“应试教育”上,这个问题无解,“补课”问题便不可能有解。

有关部门可以制止并严肃处理一次跨市补课,但追求升学率的冲动,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将其熄灭。补课可以取消,压在学校、老师和学生身上的竞争压力依旧是客观存在的;有组织的集体补课相对容易监管,分散的补课,学生每天熬夜的“苦读”等等却不是监管能管得了的。高分不等于高能,这个道理讲了多少年了;升学、高考应该重视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评,也早成各界共识。事实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种以追求分数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苦学方式,与培养一流人才之间未必存在等号关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31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