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4 电影评价

豆瓣评分7.3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糯米电影

精彩影评我来评论

还是让人失望的。好题材拍烂,陆川的水平终究有限~总靠其他的东西是不行的,还是要有真才实学才可以。中日两方的穿插描写,是想要表现出自己的中立么?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冷静。角川这样的第一... 全文>>

豆瓣网|2009-04-29100

“豆瓣网上,一万多观众给我打满分,哪里来的批评?”...

豆瓣网|2009-05-2670

比想象中差太多了,完全没有拍出一座城的感觉,视野太小了,而且剧情生硬、散乱,真的很失望...

豆瓣网|2009-04-2359

电影图片 254张

><1/1

在线影音

电影剧情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宋希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数十万中国军民遭到残忍杀戮,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大量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归国女教师姜淑

南京!南京! 海报(12张)

(高圆圆饰)、金陵女子学院魏特琳女士,积极营救中国难民,用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与日本人周旋,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

于是舞女小江(江一燕饰),虽然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其他妇女,她坚定地站了出来。唐先生(范伟饰)这样懦弱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凶暴的日军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但在痛失爱女和小姨子后,难掩良心的诘问,最终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饰),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占领者,在日军对中国人的杀戮中,他从一个士兵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逐渐走向崩溃。最后,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

电影视频1个

><1/1

更多>>

南京!南京!

原声音乐1首

1南京南京王铮亮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陆剑雄刘烨革命军官
姜淑云高圆圆归国女教师
角川正雄中泉英雄日本士兵
唐天祥范伟拉贝秘书
伊田木幡龙日军中的一名高级军官
小江江一燕江香君
唐太太秦岚唐先生的太太
小妹姚笛----
拉贝John Paisley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魏特琳Beverly Peckous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长
顺子赵一穗国民革命军军人
小豆子刘斌中国小战士
百合子宫本裕子一个日本的妓女
翻译官刘金陵翻译官
东口浅野长英----
福田桥本诚一郎----
唐先生女儿王嘉卉----
难民营老太太赵振华难民

$nbsp;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职员表

  • ▪ 出品人:韩三平
  • ▪ 制作人:陆川;覃宏;韩三平;Steffen Wild;任杰;邢松;杜扬
  • ▪ 导演:陆川
  • ▪ 编剧:陆川
  • ▪ 摄影:曹郁
  • ▪ 剪辑:Yun Teng
  • ▪ 美术设计:郝艺;林潮翔
  • ▪ 录音:来启箴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具有震撼力

陆川的这部作品极具震撼力,每一个暴行、兽行都被活生生地从历史中挖掘出来,重新编织到这部叙事史诗当中。摄影师曹郁采用的黑白影像让画面极具张力,影片一开始就有一种遥远的历史感。这绝对不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但是,作为历史的回忆和见证,它独树一帜(《华尔街日报》影评人Joe Morgenstern评)。这部电影展示了女性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折磨与煎熬。《南京!南京!》是一部经典之作,陆川将观众带入了战争疯狂的无以言说的恐惧当中,真实地刻画了战争的复杂性及英雄主义(Robin Menken评)

风格大胆

影片的后半部分以拉贝先生的“安全区”为圆心,刻画了范伟、高圆圆所饰角色为代表的小人物,在民族与个人

剧照(27张)

遭受生死存亡之际,所做的种种保全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行为。这部分中,由于避难于“安全区”的难民多为青年女性,因此侧重展现了日军对中国妇女所做的奸淫掳掠的兽行,其中涉及到慰安妇等。值得玩味的是,连接这两段篇章的是两个人物:一个是中国小战士“小豆子”,一个是日本军人角川,是他们勾勒了整个影片的轮廓。而后者日本人角川更是《南京!南京!》贯穿始终、着墨最多、最立体丰富的第一主角。角川在影片中表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不仅对战争有反思,还最后释放了两个中国俘虏,并自杀。角川的视线使得《南京!南京》成为一部风格大胆的作品(《扬子晚报》评)

人物塑造成功

《南京!南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所有优秀战争片一样,柔美的女性和法西斯的刺刀形成强烈的对比。江一燕饰演的妓女小江也是影片中的焦点人物;而江一燕也把妓女的妖媚和放纵表现得入木三分,但是并没有遗失女性的爱心和宽容,当日本人包围了难民营,勒令难民营的领导人交出一百名中国女性,江一燕和其他几十个中国女孩子勇敢地站了出来,用一种接受耻辱的形式捍卫尊严(新浪网评) 。

反面评价

《南京!南京!》讲故事的方式不算高明,情节的演化并不是层层递进的,而是通过人类暴行不断的堆积来释放观众的泪水。《南京!南京!》逻辑演化的松弛和无力其实也体现在了男主角日本兵角川的觉醒方式上,一个国家写给另一个国家悔过书是由一个害羞、不善言语的日本兵来执笔的,良知的归来起源于一个男人的处子情节和他的怀乡病,就是说善的果实是扎根于一种非常不可靠的逻辑基础上,并且这种刻意的逻辑寻求反而阻断了良知的直接抵达,面对如此残暴的行径,人性善恶的战斗没有必要以多愁善感的方式婉转完成(《东方早报》评)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名称获奖/提名获奖方

2009年6月

北京电影学院研生代特别奖

获奖

陆川

2009年9月

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获奖

《南京!南京!》

2009年9月

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获奖

曹郁

2009年10月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摄影奖

获奖

曹郁

2009年10月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视觉效果奖

提名

马永安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剧情片

提名

《南京!南京!》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获奖

陆川

2009年10月

第3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摄影奖

获奖

曹郁

2009年10月

挪威奥斯陆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获奖

《南京!南京!》

2010年3月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获奖

陆川

2010年3月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提名

刘彤

2010年6月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

提名

江一燕

2011年6月

北美专业电影网站Cinema Without Borders十年最佳影片奖

获奖

《南京!南京!》

2011年11月

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一名

获奖

《南京!南京!》

2011年11月

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奖第二名

获奖

曹郁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11-13] )

音乐原声

类型名称演唱歌手作词作曲
主题曲
《南京南京》王铮亮梁芒捞仔

(音乐原声参考资料来源 )

角色介绍

  • 陆剑雄|演员刘烨
    陆剑雄,中国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下级军官,在破城之际,连同十万名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士兵一起陷入了日本军队的包围之中。他和那些不希望投降的士兵组织了一场没有希望而惨烈的抵抗。抵抗失败后他亲身经历了最终蔓延至全城的大搜捕和大屠杀。
  • 姜淑云|演员高圆圆
    美丽的中国女性,拉贝的秘书。姜淑云和所有难民营的领导共同奋斗,希望能保全难民营里二十万人的生命,但是她们发现,她们的身躯和生命难以阻挡每天前来搜捕男人,强奸妇女的日本军人。对于姜淑云而言,这位在欧洲学习回来的女老师内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记录下这段惨烈的历史,让全世界的人知道。
  • 唐天祥|演员范伟
    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生活彻底陷入了黑暗和恐慌。他有美丽的妻子,妹妹和女儿,城破的时候,他相信拉贝对他的保护,对日本军队抱有幻想,他觉得日本军队会带来秩序;他甚至因此而学起了日语;并协助日本军队在南京城中开设慰安所,他甚至出卖了陆剑雄等潜伏在难民营中的士兵。当他已然失去了一切时,他决心反抗。
  • 角川正雄|演员中泉英雄
    日本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部队十六师团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趴在距离南京城外两公里的战壕里等候着进攻那座城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攻陷南京之旅,会成为他的地狱之旅。
  • 小江|演员江一燕
    难民区的所有女性都要剪短头发,换上男装。但舞女出身的小江却对这个规定置之不理。而当日军要求难民区交出一百个妇女的时候,小江,这个平时固执又爱美的女人,却自愿站出来牺牲自己以换取更多的人活下去。此时她的心中已懂得民族大义和战争,她的坦然和勇气,已经宣告她的灵魂不可轻视。
  • 唐太太|演员秦岚
    一个精致小巧的上海女人,家境甚好,读私塾,上过洋学校,遇到唐先生便嫁给他,年纪轻轻育有一女。在唐先生被枪决前,她已怀有身孕,带着生命的希望离开了南京。

(角色简介参考资料来源[4-8] )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陆川决定拍这部电影前征求过不少前辈的意见,其中吴宇

海报(6张)

森建议说这样的题材应该再等一段时间再拍。促使陆川快刀斩乱麻下定决心拍摄的是吕克·贝松。2006年6月,陆川与吕克·贝松吃午餐,吕克·贝松告诉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须先拍,其他都是点心 。

陆川在拍摄影片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日军日记,发现大部分日军并非想象的那种青面獠牙的野兽形象,大多数参与这场战争的日本人的日记里写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抢了一只猪,挖了一些山药,准备做一顿饭,而他们正是进南京城的那支队伍。这些日记让陆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杀的可怕之处不是一群野兽干了野兽该干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干了野兽干的事情。所以陆川在这部电影里为“禽兽”还原为人,用电影告诉观众日本军人的真实状态 。

场景搭建

为了还原真实的南京城,剧组在长春斥资3000多万,复原了南京这座800亩的废墟城池。设计图纸上,清晰的

《南京!南京!》编剧、导演陆川(12张)

标明了南京城应有的结构,大小比例、房屋的位置等,于是剧组将重要场景的位置确定并一一还原。由于资金限制,剧组没能复原一个更大的南京,也没能如早期绘制的效果图那般,拍摄一幅南京城的俯瞰画面 。而为了片中枪声的制作,主创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仔细考证,并搭建了一个"声音实验场" 。

拍摄过程

为了保证真实性,拍摄现场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据文物仿制的,甚至就连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过中国人的德国人约翰·拉贝撕碎的一张报纸,也是按照1937年12月13日的一张德文报纸复制下来的。此外,在拍摄过程中,影片所有的出场人物和细节都一定有史实相对应。如电影中日本兵规定一个妇女只可带走一个男人,为了多救人,姜淑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回穿梭,最终被打死的情节,就能从南京一个老师的日记里找到原型 。

幕后花絮

  • 当剧组发展到五六十人的时候,却得知外交部否掉了剧本。

  • 原本为高圆圆饰演的姜淑云设计了强奸的戏,但高圆圆在拍摄的时候崩溃了,她冲着陆川喊:"你怎么这么拍呀?",最终陆川没能说服她。

  • 剧组里的日本演员,除了三个是第一次来中国,一句中文都不会外,其余大多是在中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

  • 中泉英雄是陆川在轮番看了200多个日本演员之后选中的。

  • 拍日军祭祀那一段的鼓是在河南做的山寨鼓,这个鼓如果从日本定做的话得花好几十万。拍这一段时,原本两位日本鼓手开始觉得鼓皮太软声音不正,最终用灯照了2个小时使鼓皮都绷了起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 拍祭司这场戏的时候,由于日本鼓手不满于在场的一位中国群众演员在拍这么严肃的戏的时候说笑,于是挥手就给了一拳,那批中国群众演员都是武校的,立马围上去,幸好工作人员及时劝阻,不然差点演变成群架。

  • 有一场戏是伊田杀了唐小妹之后走到大街上,突然有一个人大喊"我要回日本",这不是剧本里有的情节,而是日本演员小黑自己演出来的。

(幕后花絮参考资料来源 )

影片争议

历史上到底是否存在角川这样的日军?


想证明角川原型的人,拿出了魏特琳日记、战后多年有日军自杀的例子等来佐证。
首先,你要知道,日本人天性悲观抑郁,日本的自杀率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在于,日本连小孩也自杀。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自杀成习惯的民族,在战争结束多年后有日本兵自杀,其原因是否一定跟侵华战争经历有关无法确定,或许有其他原因也未可知。
南京大屠杀期间存在良心未泯的日军吗?看过此片的幸存者纷纷表示,像角川这样有良心的日本军人,他们都没有遇到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负责人也说,翻阅了这么多年的资料,未发现南京大屠杀中有过类似角川的日军。
据传,在魏特琳日记中,曾描写过日本兵释放过两个中国人的场景。这段话的真实性我暂时没法考证,因为手上没有《魏特琳日记》,而网上有很多传言恰恰是不负责任、随意捏造的。所以对此存疑,等有机会本人读过《魏特琳日记》再做结论。
那么我对角川是否有原型的结论是:
就算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有释放中国人的日军(大家可以想想一下这个渺小的比例);在战争中和战后自杀的日本人,也有。
但是像角川这样在战时既释放了中国人,又自杀的日本人——没有。

既然角川这个人物是虚构的,那么围绕角川讨论日本人的人性就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事实是,为侵华忏悔的日本老兵是极少数的,大多数日本老兵回忆起南京时更多的是类似甜蜜的回忆。几百万日军中,战后反思的也只是寥寥几个。而那点极少数的在战后才想到了反思的日本兵,二战时期几乎是丧失了人性的。
或许陆川也考虑到了角川这个角色的可信度,所以特别设计了角川是一个基督徒,以和其他日军区别开来,说明在基督学校接受教育的角川和其他普通的日本人不一样。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缺乏说服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