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由来
《博雅》即《广雅》,相当于《尔雅》的续篇。《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广雅》是仿照《尔雅》博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训诂”就是解释、注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汇编,相当于《尔雅》的续篇,篇目也分为19类,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式,以致全书的体例,都和《尔雅》相同,甚至有些条目的顺序也与《尔雅》相同。例如:“释诂”的前6条是“始也”、“君也”、“大也”、“有也”、“至也”、“往也”,与《尔雅》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广雅》取材的范围要比《尔雅》广泛。书取名为《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
《广雅》的作者是三国时魏人张揖。张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人,在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年)任博士。他是一个博学多闻,精通文字训诂的学者。因为《尔雅》以解释五经的训诂名物为主,所收集的训诂还不够完备,而由西汉初到三国,已经400多年,由于主产和文化的进步,语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发展,不见于《尔雅》的新词、新义、新字日益增多,所以社会需要新的语言文字著作。张揖编著《广雅》正适应了社会的这种需要。此外他还著有《埤仓》和《古今字诂》等书,但是都未能流传至今。《广雅》在隋代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
“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在古希腊所谓的自由人指的是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学生摆脱庸俗、唤醒卓异。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无论是古罗马人的七艺还是中国儒家的六艺,都体现了一种使人性臻於完善的教育理想。其中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儒家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博雅教育后是这样总结的,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小吉恩·爱德华·维斯(Gene Edward Veith, Jr)和安德鲁·柯恩(Andrew Kern)合写的《经典教育:博雅教学新模式》(Classical Education: New Models of the Liberal Arts)一文中,摘要介绍了其新近出版的《经典教育:美国学校教育的复兴》(1997)一书。该书严格阐述了作者对liberal arts education-博雅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calssical education-经典教育的独特理解。
俗语典故
熟语。或可用约翰·密尔的话说明: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之《博雅》篇中,对当世学者宗尚南宋王应麟,以博洽考订证经治史的为学方法进行批评。他指出:“今之博雅君子,疲惫精力于经传子史,而终身无得于学者,正坐宗仰王氏,而误执求知之功力,以为学即在是耳。” 对世人的以考据名家,章学诚更是不以为然,指出:“天下但有学问家数,考据者乃学问所有事,本无考据家。”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袁可立)子枢,博雅有胆识,为户部郎,别有传。”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睢阳袁伯应(袁可立子),以名臣子之牵丝郎署,负文武大略。博雅好古,散华落藻。”
未见已有词书收录。或可解释为: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学记》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注作譬喻解。此诗之所以重比兴也。韦正己曰:“歌不曼其声则少情,舞不长其袖则少态。”此诗之所以贵情韵也。对于为人来说就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拼音】:bó yǎ
【注音】:ㄅㄛˊ ㄧㄚˇ
词语解释
◎博雅bóyǎ
[learned;show deep mastery] 渊博雅正
释义:(1).谓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明史·李默传》:“ 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
【示例】:鲁迅《朝花夕拾·后记》:“不知海内博雅君子,以为如何?”
释义:(2).指文章内容丰富、文辞优美。
【出处】: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崔駰《七依》,入博雅之巧。” 明 刘刚 《日损斋笔记·后序》:“自 汉 以下,各纯萃羣见而发一义,故博雅可观者众。”
【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其所以致病之由亦有三:借典核以明博雅,假脂粉以见风姿,取现成以免思索。”
释义:(3).长在屋瓦或墙头上的青苔。
亦作“ 博邪 ”。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博雅,在屋曰昔耶,在墙曰垣衣,《广志》谓之兰香,生於久屋之瓦。”
【示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十·屋游》﹝释名﹞:“瓦衣、瓦苔、瓦鲜、博邪。”
释义:(4).书名。
【出处】:即《广雅》的别称。因避隋炀帝(杨广)讳而改称。
教育中心
北京博雅育人(北京博雅育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博雅育人)是一家专注于高等学历自考教育、远程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高校招生、出国留学预科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育企业。博雅教育[1]博雅育人教育培训秉承“信誉至上、承诺为本”之宗旨,以服务社会为己任,针对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现状,为个人提供公平的参与高等教育学习进修机会,为每位有愿望提升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青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学生通过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实现自我理想,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