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 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
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一种形式滥觞于南宋如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就是一本评点文章的著作宋人刘辰翁评点的世说新语则是以后小说评点之滥觞叶德辉书林清话有刘辰翁及元人方回曾评点唐宋人说部诗集的记载但影响还不大影响较大的是明代归有光的史记五色圈点本对于若者为全篇结构若者为逐段精采若者为意度波澜若者为精神气魄(文史通义·文理)各有义例归有光又有评点史记分段加以评论小说评点始于余象斗的水浒志传评林批评三国志传列国志传等,每页上都有一栏很短的评语但评点都很简单,见解也比较平庸小说评点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为署名李贽的两部关于水浒传的评点本一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刻一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为万历三十九年左右袁无涯刻一百二十回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两种本子都有每回总评对整个一回进行总的评论有眉批和行批即评语批在书眉上和字行间对小说的某一描写叙述发表见解由于这两部评点本对水浒传的思想和艺术都有较好的分析此后这种发表批评意见的方式便广为流行开来明清时期关于史籍散文诗词小说戏曲等等的评点十分普遍,如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点,金人瑞对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脂砚斋对石头记见红楼梦的评点,还有许多诗词的评点,等等有的还从评点所使用的颜色上分为所谓朱批墨批等这种批评方式的特点是:发表意见比较自由灵活,批评者可以在全书卷首的序言或总批及每回总批中对全书或每一章回的思想艺术特点发表见解也可以在眉批和行批中对某一叙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具体描写用三言五语发表看法感想一些作品常常由于评点者的评点而大大扩大了影响在明清的小说戏曲散文评点中确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也存在着繁琐为法妄立名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