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版本原文
宋人有闵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④归谓⑤其人⑥曰今日病⑦矣予⑧助苗长矣其子趋⑨而往⑩视之苗则槁?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注释
①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拔苗助长漫画
② 长zhǎng生长成长
③ 揠yà拔
④茫茫然疲倦的样子或疲劳的样子
⑤谓对……说
⑥其人他家里的人
⑦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⑧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⑨ 趋快走
⑩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枯干
原文今译
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典故故事
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拔苗助长图片
总嫌(xián)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dūn)下去用手丈量秧苗有没有长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秧苗向上拔一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一进家门他一边捶腰一边嚷嚷哎哟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他儿子忙问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这样农民洋洋自得地说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到田边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后拔的也叶儿发蔫(niān)耷拉(dāla)下来了[2-4]寓言意义
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长 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成语示例
◎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吴万森满怀忧虑地说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例如揠苗助长中的揠字太古雅一般的人不容易懂因此把这个成语改成拔苗助长就显得通俗易懂
◎不少教练员拔苗助长随意加快运动员的训练步伐导致运动员伤病缠身
其它应用
◎猜灯谜
1拔苗助长打一字稿
2拔苗助长打成语一个欲速则不达
原文参考
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
译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寻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气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气这是可以的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寻求道理这不可以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
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
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
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词语辨析
近义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同义揠苗助长
反义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