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三门县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 夏商周为瓯越地春秋战国属越国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国秦朝三门隶属闽中郡
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三门县属东瓯国建元六年
三国吴大帝时期公元222-252年置临海县三门属临海县属会稽郡吴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三门属临海郡
隋废郡为州临海郡废改入处州三门属临海县隶吴州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又改州为郡三门属永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临海县改海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门隶海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三门属台州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台州隶属江南道唐肃宗乾元元年785年临海郡复称台州隶属浙江东道
宋朝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时分属临海宁海两县隶台州
元朝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隶属行中书省浙东道
明朝地方政区制度袭元朝改台州路为台州府
清承袭明朝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三门属临海宁海两县隶属浙江宁绍台道
民国时期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设置三门县隶属台州行政督察区
1949年2月17日三门解放是浙江省第一个解放的县隶属台州1954年5月22日三门县划归宁波管辖1957年7月三门县恢复属台州1983年5月宁海县沙柳公社划归三门县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门县隶属台州市至今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三门县三门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创建成为浙江省特色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门职业中专实现整体搬迁三门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
到2013年三门县有幼儿园131所在园幼儿2万人普通小学36所在校生4.4万人初中21所在校生1.9万人高中4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高中段在校生1.6万人初升高比例98.5%
社会保障
2010年三门县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5.0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9.
三门县(8张)2倍新增县城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2%推进新农村建设财政三农支出累计达到26.84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10%实现农村公路通村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5.9%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2.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2010年三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52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2.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增加到51.7和57平方米城镇就业岗位累计新增186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408人
2011年三门县净增城镇就业人数 3400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参保率稳定在95%政策范围内县级乡镇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0%7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点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80元完成县老年康乐中心规划选址工作对条件符合的给予每张床位补助6000元建成滨海新城区块保障性住房3.6万平方米
社会福利
2011年三门县引导和帮助1200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各6000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70元以上为1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为20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00户对城乡低保失能失智老人每年提供价值400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殡葬基本费用人均减免约1200元推进三门县水务管理一体化完成34个农村饮用水建设项目解决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清水绿廊工程综合整治河道80公里建成沿河沿路绿色廊道120公里
2012年三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4.4亿元比2011年增长15.92%新增就业4636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5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2%以内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4%94.2%62.76%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县内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0%以上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80元338元
交通
三门县地处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为浙江东南沿海的新兴城市距宁波机场路桥机场均在100公里之内2009年甬台温铁路的正式通车2013年三门县形成三纵一横的县域过境交通网络三门县航运条件良好是台州市水运中心之一货轮可直接抵达宁波上海等东南沿海港口和周边各国
公共交通
自然资源
三门县海岸线长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三门县是中国青蟹之乡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2013年三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4.1万亩产值8.5亿元三门湾口可建核电站大型火电力站潮汐电厂终期装机容量可达2000余万千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1.1 倍是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
经济
综述
2010年三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06.54亿元13.67亿元和8.07亿元与2005年相比均实现翻番三次产业比例由20.939.339.8调整到15.146.138.8
2011 年三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25.8亿元16.3亿元和9.6亿元与2006年相比均实现翻番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5.545.539
2012年三门县实现生产总值130.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7.5%财政总收入17.95亿元比2011年增长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1.2%工业总产值274.9亿元比2011年增长8.1%
2013年三门县实现生产总值140.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7%财政总收入19.7亿元比2012年增长9.7%工业总产值310.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农业总产值44.39亿元比2012年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24元比2012年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98元比2012年增长11%
第一产业
2010年三门县三门青蟹缢蛏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2011年三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9.4亿元比2010年增长2.9%实现农业总产值37.81亿元增长21.2%
2011年三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8.7万亩比2010年下降2.5%三门县蔬菜播种面积为7.56万亩增长1.8%2011年完成粮食产量8.4万吨比2010年略增0.1%蔬菜13.47万吨增长2.3%水果包括果用瓜14.37万吨增长5%
2011年三门县畜牧业产值2.95亿元比2010年增长32.2%2011年生猪饲养量12.49万头比2010年增长9.9%其中肥猪出栏7.46万头增长18%牛出栏1051头增长5.4%羊存栏0.94万只增长5.6%家禽存栏87.92万只增长0.5%兔存栏2.71万只增长0.4%肉类产量为8574吨增长14.2%
2012年三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8.99亿元增加值201.1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6%2.5 %其中农业牧业产值为126.5亿元和35.7亿元分别增长2.5 %6.1%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7元增长11.1%
2012年三门县粮食播种面积206.16万亩总产量79.19万吨2012年新建保障型蔬菜基地3万亩果园面积97.48万亩水果产量79.86万吨优化改造果园10.61万亩新发展果园3万亩三门县茶园面积14.68万亩产量4526吨同比2011年增1.94%和2.9%2012年新建省级以上标准化规模示范养殖场10个年内生猪出栏97.64万头肉类总产量13.91万吨
第二产业
2010年三门县完成工业性投资99.27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年均增长22.4%其中造船业实现产值18.4亿元增幅居各大行业之首电力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三门核电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实现产值31.2亿元年均增长8.3% 2011年三门县工业总产值185.5亿元年均增长20.2%完成工业性投资102.2亿元年均增长37%新增上亿元工业企业32家
2012年三门县工业总产值274.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8.1%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7.1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4%产销率为88.38%其中销售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0家占14.1%超过2000万元的有18家占25.35%实现税收8284.77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28.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6.5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6% 2013年三门县工业总产值310.5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3%
第三产业
2011年三门县服务业实现产值49.1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3%是2000年的5.2倍年均增长16.1%
2011年三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6亿元比2010年略增0.5%工业性投资102.16亿元增长2.9%完成全部限额以上投资130.31亿元增长1.5%2011年三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3.48亿元比2010年下降1.4%
2011年三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44.97亿元比2010年增长19.7%市区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30.75亿元增长19.9%各乡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为14.22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三门县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1.39亿元比2010年增长18.7%住宿餐饮业3.57亿元增长33%
2011年三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6.66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0.2%出口6.43亿美元增长32.7%2011年三门县共有出口实绩企业158家比2010年增加了11家
2011年三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5.61亿元比2010年增长12.2%2011年三门县人民币贷款余额141.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9%余额比年初增加19.41亿元新增贷款比2010年少增0.45亿元
2011年三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86亿元增长15.2%人民币存款余额130.62亿元增长14.8%其中单位存款58.35亿元增长5.5%个人存款67.47亿元增长26.3%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11月25日三门县辖3个街道6个镇1个乡海游街道海润街道沙柳街道珠岙镇亭旁镇健跳镇浦坝港镇横渡镇花桥镇蛇蟠乡共8个居委会511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海游街道湫水大道9号
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柳三门县总人口315405人其中男性人口162537人女性人口152868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6.33100户籍人口399948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0.18%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0.46%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9360人乡村人口为236045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 三门县/div> 纬28°11′48〞东径121°12′00〞-121°56′36〞东濒三门湾南邻临海市西枕天台县北接宁波市宁海县总面积1072平方千米2013年
三门县东西长73千米南北宽约39.5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东西长约50千米南北宽约38千米有岛屿68个礁石78个大陆海岸线总长167千米海域约48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湫水山在中部蟠结耸峙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湾深嵌内陆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
气候特征
三门县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属浙中浙南冬次冷夏秋湿润半湿润副区全年气温最低月在一月平均气温为5.3℃左右气温最高月在七月平均气温达27.9℃左右全年平均温度为16.6℃无霜期为242天全年季节分布春秋各为两个月夏季四个多月冬季约二个月
受海洋性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45.3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际差达1200毫米全年降水变化有两个相对的多雨季节和两个相对的少雨季节呈双峰型分布3-6月是第一雨季7月为相对小雨期8-9月受台风影响是第二个雨季10月-第二年2月为第二个相对小雨期湫水山区降水量为最丰富是三门县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为1863.7小时
水文
三门县境河流短小集水面积不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易涨易落下游易受潮汐影响主要河流有7条为清溪珠游溪亭旁溪头岙园里溪白溪花桥溪山场溪分别注入旗门港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洞港故有七溪五港之称溪流总长110.9公里流域面积为562.58平方公里
海域
海洋位于三门县东北东东南三面海域总面积481.7平方公里占三门县总面积的31.9%北与宁海县海域相连东与象山县海域相接南与临海市海域相邻海岸多山脉走向与海岸线方向多成直交或斜交岸线长167公里沿岸有清溪珠游溪亭旁溪头岙溪白溪花桥溪山场溪等溪流入海
风景名胜
简介 | 图片 | ||||||||
蛇 蟠 岛 旅 游 区 | 位于三门县城以东17.5公里经旗门海游两港,接猫头水道,沐五屿长风巨浪,蛇蟠岛环海特立鸟瞰全岛,状如蛇蟠龙蛰,遂有其名岛上天产之石其色赭红其纹细腻可刻可镂雅俗共赏为建筑雕饰良材自宋以来采掘不辍至今留下1300余个人工洞穴故又称千洞岛 | 三门县蛇蟠岛旅游区 | |||||||
亭 旁 起 义 纪 念 馆 | 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中共宁海县委委员包宗国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亭旁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干部训练班吸收党员培养干部创建中共亭旁支部并以各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清明 南溪事件发生后宁海县委积极筹备武装起义5月2223日包定率农民武装先后捕杀反动豪绅任离玉任友端揭开了亭旁起义的序幕 | 亭旁起义纪念馆 | |||||||
多 宝 讲 寺 | 多宝讲寺为江南唯一一个藏传密宗禅林寺中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及其上首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其中清定大师转赠的高2.5米重4.5吨的缅甸玉为镇寺之宝为东晋高僧昙猷法师所建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清同治七年重建文革期间又遭到严重破坏后被改为高枧中学校舍 | 多宝讲寺 | |||||||
湫水大峡谷 | 湫水山脉起源于天台山脉横亘于三门的中部是三门县的主要山脉平均海拔400米其中主峰王戏良高882.4米为三门最高山脉湫水大峡谷就发源于湫水山脉的东麓为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窄谷它是目前浙江省保存最大的次生阔叶林 | 湫水大峡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