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1996年市北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0家辖区内的青岛科技街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区

2012年市北区获市级及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1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3项专利申请量699件授权专利346件

教育事业

1996年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区属小学中现有省级规范化学校1所市级规范化学校8所各类特色学校5所荣获省素质教育先进区称号

2010年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顺利开学有效缓解了东部城区入学难问题

2012年市北区有初中12所在校生1.08万人小学38所在校生2.3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3人

文化事业

1996年文化工作坚持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方向每年一度的元宵山会萝卜会已成为青岛市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之一夏季文化活动月金秋合唱周全民健身运动等社区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建设不断扩大青岛山炮台遗址建设被市政府列入1997年重点实事之一并被确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评为中国文化工作先进区

2010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950余场次

2011年举办了市北区欢乐美食节美食奖项的评选共设十佳新星店十佳卫生店十佳创新菜十佳服务员十佳名小吃等五个奖项

2012年市北区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

医疗事业

1996年区内现有市级综合医院1家市级专科医院6家区属综合医院3家积极开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在16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社区医疗诊所区属医院的专科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卫生执法和卫生防疫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0年14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门诊均次费用平均下降28%523种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

2012年市北区有卫生机构33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 31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2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899张卫生技术人员774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107人注册护士3524人

计划生育

1996年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全面完成计划生育各项考核指标荣获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称号连续第五年保持省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先进区称号并在全省率先创办计划生育志愿者服务基地计生协会工作得到国家计生协会表彰市北区已连续3次被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区连续2次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区称号1997年被首批授予全省社区服务示范区连续5年被评为市级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

就业帮扶

2010年安置失业人员就业4.14万人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80%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53万元创业扶持金1127万元帮扶2900人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全面落实393套廉租住房和1407套经济适用住房配建指标467套廉租住房实现配租新增供热面积13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7万户着重做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发放各类保险金6700万元

经济发展

综述

2010年市北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33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6.19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274.26亿元增长9%二次产业比例为17∶831~11月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31亿元增长16.9%

第一产业

2012年市北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6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15.21亿元林业产值0.38亿元牧业产值20.48亿元渔业产值27.5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6.2%2.0%2.5%6.6%

第二产业

2012年市北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增长18.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亿元增长24.6%实现利税7.1亿元下降25%实现利润3.0亿元增长﹣44.4%企业亏损面为31.0%增加1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进出口总额19.77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11.73亿美元增长4.6%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1项合同外资额26468万美元增长150.2%实际利用外资16053万美元增长50.3%新批境外企业机构4家协议投资总额7508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7955万美元增长39.8%外派人员530人次对外劳务合作外派人员102人次增长102%

建制沿革

西周时代市北区属东夷地

春秋战国时期市北区地域属齐国

市北区(3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市北区属琅琊郡

西汉时期市北区属不其县辖域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后的41年市北区属长广县

从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起至明末市北区境域一直属即墨县

清末市北区境域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

1891年6月14日清廷内阁明发上谕允准在胶州湾设防青岛建置随青岛的建置市北区才有了建置的基础和条件最早组成市北区的5个村子是大鲍岛村小鲍岛村孟家沟村杨家村扫帚滩村

1900年德国侵占胶澳时期德国当局把租界分为内界和外界两大区大鲍岛小鲍岛孟家沟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等属青岛内界区域1901年台东镇已初具规模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日本将占领区划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当时市北区地域属青岛区

1922年北洋政府接管胶澳后将青岛市内划分为青岛市街台东镇台西镇其他各地均称乡区市北区地域属青岛市街同年将台东镇改为台东区台东区正式建置

1929年南京政府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南京政府将青岛市划分为6个区市北区属第二区台东区属第四区

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青岛特别市将市区划分为7个直辖区和3个行政办事处市北区和台东镇均属直辖区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青岛市政府于1946年3月17日将全市划为12个区在其中的4个市区中正式使用了市北区这个名称这应属市北区建置之初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实行警保统一将青岛市划分为6个市区和6个乡区市北台东两区在市区之中

1949年5月在莱阳县建立台东分区军政委员会6月2日青岛解放时随解放军入城接管台东区工作

1949年6月台东区人民政府建立

1950年3月台东区人民政府改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台东区区公所

1950年7月恢复台东区人民政府

1949年9月成立市北区人民政府

1950年3月民政局资料为1949年12月改称市北区公所即市政府派出机构

1951年7月改称市北区人民政府

1994年5月根据国务院国函199432号省政府鲁政函199474号文件批复对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5月12日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以青发17号文件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正式宣布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台东区将原市北区和台东区及部分四方崂山区域合并形成新的市北区

地理环境

境域

/div>

市北区是青岛市主城区之一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3.18平方公里

地质

区内地层极不发育仅零星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冲洪积层该冲洪积层分布在两个地区一块分布于东北部浮山后埠西一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展布的椭圆状面积约0.75km2其向东北延入崂山区的北村一带另一块分布于区内东北角位于杨家群村以南呈NE向展布的长条状面积约0.4km2事实上这两块冲洪积平原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只不过被市北区与崂山区的区界所分隔层序上上部是黄色灰黄色含砾混粒岩砾石等为全新世近代河床沉积物下部是全新世海相灰黄色细沙中细沙含砾中粗砂等底部为黄色棕黄色含砾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砂质粘土粘土等厚度变化从几米到十几米

地貌

市北区的现代地貌是在漫长地质发展历史中经各种内外营力综合作用而成的地质演化最剧烈的时期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活动达到地质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岩浆活动剧烈奠定了现代的构造格局地貌形态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地壳缓慢抬升处于剥蚀状态加之地表水系的影响形成了区内广布的侵蚀剥蚀低丘陵地形堆积地形仅小面积地分布于西北部向西入海的海泊河河谷地带和沿海港口一带

区内地形是东北部高西南部次高中部西北部低并向西北倾斜区内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徐家村东山海拔高度207m其次是东北部的洪山海拔高度136m西南部的青岛山海拔高度125.8m西部地势较低只有贮水山高80m市北区与市南区在青岛市西部的分界线基本以太平山海拔150.2m)青岛山信号山海拔123.7m)观象山海拔72.29m伏龙山海拔84.6m组成的沿海一线山脊为界

市北区地貌低平海拔50m以下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5%

水文

海泊河是市北区唯一的河流是浮山北麓一条注入胶州湾的间歇性河流发源于洪山错埠岭一带河流长度约9千米河流流向变化从源头到西吴家村为北东向而后转为北西向该河流在长途站附近成为市北区与四方区的分界线

气候

市北区地处青岛市中南部受青岛市优良气候环境的影响区境空气湿润降水适中雨热同季

区境年平均气温为12.7 ℃各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为25.3℃1月份最低为-0.5℃气温年较差为25.8℃极端最高气温曾达38.9℃极端最低气温曾达-14.3℃年平均降水量为662.1毫米降水量最多年份曾达1253.4毫米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南东风出现频率最高是区境的主导风向其次为北北西风累年最大风速曾达32.0米/秒极大风速曾达35.6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日照时数为248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6%蒸发量为1357.3毫米雾日为52天降雪日数为14.7天

区划沿革

1954年10月市北区政府设立秘书科工商科民政科劳动科文教科调解科卫生科粮食科手工业管理科协商委员会等10个工作部门设立9个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派出机构分别为李村路街道办事处大连路街道办事处商河路街道办事处热河路街道办事处陵县路街道办事处辽宁路街道办事处市场三路街道办事处大港一路街道办事处胶州路街道办事处

1963年2月青岛市调整行政区划将原台西区冠县路街道办事处划入市北区至此市北区政府辖10个街道办事处

1994年5月青岛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原市北台东两区整建制合并又将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街道办事处和李村镇中韩镇的5个行政村划入建立新的市北区同年9月设立浮山后街道办事处辖新划入的5个行政村至此市北区政府辖街道办事处23个

1996年11月市北区政府对所辖街道办事处进行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3个街

市北区 (5张)

道办事处调整为16个分别为冠县路街道办事处泰山路街道办事处胶州路街道办事处热河路街道办事处辽宁路街道办事处黄台路街道办事处华阳路街道办事处登州路街道办事处利津路街道办事处延安路街道办事处威海路街道办事处北仲路街道办事处宁夏路街道办事处敦化路街道办事处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合肥路街道办事处

2001年3月市北区政府成立浮山后社区委员会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至此区政府辖16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委员会同年8月区机关进行机构改革改革后区政府设立办公室经济计划局教育体育局科学技术局财政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人事局城市建设管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文化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统计局财贸办公室等17个工作部门派出机构设置不变

2012年市北区辖12个街道2个商业区:台东路步行街中山路步行街80个社区

风景名胜

青岛民俗馆

青岛民俗馆位于青岛市兴隆路1号毗邻享有盛名的海云庵占地面积2400余平方米青岛民俗馆共分序厅民俗风情港口风情和城市风情四大展区共计29个板块

海云庵

海云庵又称大士庵坐落在四方区海云街1号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海云庵在县西南九十里海云庵是崂山神清宫的下院属地方性会首庙宇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

中共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坐落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18号该房屋营造于1904年旧址纪念馆全部房屋占地面积4069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多平方米

青岛烟草博物馆

青岛烟草博物馆坐落在华阳路20号原青岛颐中卷烟厂老厂区旧址

青岛电视观光塔

青岛电视观光塔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榉林公园内海拔116米高的太平山上塔体高232米海拔高度为348米为全钢结构建筑被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权威评定为中国第一钢塔可同时发射11套广播电视节目是青岛最高的旅游景点

青岛纺织博物馆

青岛纺织博物馆座落于青岛市市北区国家AAAA级景区青岛天幕城内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区内土壤有3种类型即棕壤性土褐土性土和盐化土以棕壤性土为主这3类土壤在区内分布不同棕壤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褐土性土主要分布于山地的剥蚀残丘上部盐化土则分布于沿海地带

水资源

地表水

区内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形成的天然河川径流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地表水资源量不但贫乏而且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和区域分布不均随着本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大气降水进入城市雨水管网最后通过暗渠明沟进入海泊河

地下水

区内的地下水可分为4种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海泊河下游地带以河水补给为主其排泄形式以潜流垂直蒸发为主平行排泄量较少地下水位变化决定降雨周期变化并受降雨与人工开采双重因素制约

植物资源

区内有雪松青柏樱花碧桃紫薇金银木龙爪槐等名贵花木达200多种

木本植物种类贫乏常见种有毛白杨榆刺槐旱柳棉槐楸泡桐加拿大杨及杂交类型等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

政治

2014年市北区主要领导
区长张杰
副区长林先好
副区长于洋
副区长焦明伟
副区长蔡全记
副区长孙震
副区长王凤田
副区长童煜
副区长高波

著名人物

王尽美18981925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5年他曾以孙中山先生委任的国民会议山东特派宣传员的身份在今市北区李村路的神州大药房楼内,开展革命活动

王进仁19011981曾用名王雅堂王从先曾当选为政协崂山县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委后改为专职驻会常委1981年5月25日病逝

王称仁19111931化名王公博王学忠曲秋今市北区浮山后村人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秋回国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工人联合会秘书中共青岛市委委员

尹剑华19111931又名任剑华任剑峰山东省堂邑县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

曲华19101942原名李继仁革命烈士今城阳区李辛庄人1942年5月赴胶东区党委汇报工作途中被日军逮捕在转押东北时组织难友暴动被日军枪杀1983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永19561989革命烈士安徽定远人

康生18981975原名张宗可字少卿曾用名张裕先张耘赵容胶南大台村人曾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中央审查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有箴19081975曾用名李鸿基曾任中国第二三届政协委员青岛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青岛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等职1975年1月6日在青岛病逝

杨赞周19181999曾用名杨文郁山东省蓬莱县长裕村人曾任青岛市第一二三届委员常委市政协工商工作组副组长归国华侨工作组副组长青岛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民建青岛市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陈孟元18941963名嗣宗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曾当选第三至五届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青岛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刘季三19061975号松荫晚年又号老桂山房老人曾任青岛市科协常委九三学社青岛分社委员青岛中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山东省政协常委青岛市第一至四届人大代表等职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149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