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张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 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萨特的这一段话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主义之“存在”的涵义。 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存在”: 1.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2.不是指一般的人、人类的存在,而是指具体的、个别的人的存在。 3.不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某个人的具体存在,而是指孤独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他的自我感。 4.不是指个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而是指孤独个人的非理性的情绪体验。
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只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 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 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 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 关于荒诞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的途径是宗教信仰,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
基本解释
存在 cúnzài [exist] 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 盐以溶液的形式存在于海洋里 存在 cúnzài [existence;subsistent] 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日常中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物质存在;广义上可与无区别的都可称为存在。 存在只有当下知道和知道的内容,知道是无法知道的。
逻辑属性
存在 cúnzài 主动变化的单位个体????? 存在即是合理
词条
【词语】:存在 being 【注音】:cún zài?????? 指某个东西有或在
【英文】:Presence
基本内容
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之《论快乐》中有以下这段话:
「快乐在人生裏,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裏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著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想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後有个天堂,在那裏——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於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彷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著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活,我们甚至於愿意慢死。」
快乐是鱼饵,我们是鱼,那麼谁是钓鱼者?这让我想起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看不见的手」:虽然每个人都为了自身利益而做事,却造就了全社会的幸福――好像在背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我们每个人都为了个人的快乐而生存,背後是否也有一个无形手在操纵以达到另一目的?
或者正如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所说的,生物只是基因延续和传播的载体(奴隶?)。生物体都中了基因的诡计,基因就是背後的钓鱼者,操纵者。如果是真的,那麼基因存在的目的又是什麼?或者基因的背後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我的中学历史老师曾说:问答题中一件历史事件的「意义」指的就是这事件的影响和造成的後果。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生物体越来越复杂,基因也越来越复杂。那可否说:基因存在和繁衍的目的就是要变得复杂和数量上变多?这样又有什麼意义?多无聊的基因啊?
从过去的变化规律,往往能推测将来的变化情况。从人类诞生至今,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先进。工具似乎也在进化。难道人类被工具利用了?容易令人想到机器威胁论:人类只是工具进化的工具,最终进化出机器人,取缔人类。我相信这个不会发生。从社会结构的变化来看,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後或者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据估计,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资源充足,人民按需分配,而非按劳分配的社会。这怎麼可能?如果将来科技很先进,以致人类不用再愁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样就不会有战争。而由於忠心耿耿的机器人替人类干活,全人类无需工作,不用劳动。所有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物品,按各人的需要而自动送到。而由於全人类处於同阶级――机器主人阶级,人类之间自然就不会有阶级斗争。或者会变为机器阶级与机器主人阶级的斗争。
考虑更久远的变化规律。宇宙最初由於虚空的量子涨落而诞生,然後暴涨,温度下降,基本粒子产生,氢原子形成,恒星、星系、星团诞生,合成重元素,恒星死亡、再暴发,行星形成,其中一颗是地球,地球温度下降,被彗星等星体撞击,带来水(甚或生命),形成海,各种分子在海中泡浸形成能自我复杂的大分子,生命逐渐形成,然後人类诞生……这个宇宙演化过程好像有某个目的?人择原理认为: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裏去观察它。那麼,宇宙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人类得以存在?人似乎过於自大,不过即使宇宙的存在真的是为了人,那麼人类的存在又为了什麼?如果你相信这个宇宙包括人都是由某东西(例如上帝)创造的,那麼上帝创造这一切又为了什麼?为此曾幻想过一个新圣经:
上帝之子耶稣被魔鬼捉去,上帝也中了魔鬼的诡计以致功力大减,没有能力救出爱子。於是想创造出聪明的人类去帮他。但是他功力太弱,无法直接创造人类,甚至连一颗电子也无能为力。於是他创造了一颗宇宙种子,让它自己发芽成长。几百亿年後,演化出人类,然後人类凭科技与上帝一起打败魔鬼,救出耶稣,剧终……
原来上帝创造宇宙是为救他儿子!不过,看完电影,步出电影院时,我们可能还能会问:救出耶稣之後呢?续集是怎样的?续集的续集呢?有没有终极的一集?――这相当於问:时间有没有尽头?我相信所有物理量都应该是有限大小的,不存在无限大的质量、体积等,相信时间也不会是无限的,应该有尽头。
如果时间没有尽头,没有终点,那麼就不会有一个终极目的。宇宙万物(包括人)的存在完全没有意义,人人都是西西弗斯,不断地搬石头上山顶,而石头滚下,再搬,滚下……
我心中有一个信念:对宇宙万物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揭示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特别是物理,最有可能解答存在的意义问题。或者最终会证明存在只是纯粹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关乎“生命”或“生存”的意义问题,人来到世界是生命选择了你,而后你又必须为生存付出从而去延续我们的生命。这其中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物质,可以是衣食住行上的。有了这些才能够生存,但是生存不完全是生活,只有有了自己的追求、理想,才谈的上生活,即使不去奢望什么拥有什么精品套房,拥有新款轿车,哪怕只是渴望能够改善下一吨饭的伙食,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初衷。所以活着要先从生活中的点滴去做起,可以是为生活努力。平淡无奇的粗茶淡饭生活会令你羡慕锦衣玉食大富大贵的生活,所以要奋斗;衣食无忧出入华贵者也向往自然朴素普通生活的幸福,乐善好施扶若济贫,所以你要大仁大爱。记得谁说过:当你知道自己对别人也还有些用处,这时候你才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使命。是啊,亲人也好,朋友他人也好。只要你设身处地替他们/她们着想,看到他们/她们的微笑,得到他们/她们的肯定和赞许后 ,你就会有种幸福感,这就是来源于你的生活。你还会感到单调吗?所以不管你暂时遇到的是什么困惑,当你想到自己未来还有好多事等着你去做,很多东西等着你去学习,很多人等着用他们的微笑迎接你时,你要自信的、自豪的告诉自己,我要去为幸福而生活!微笑吧~?存在即被感知 这是著名的唯心主义论断。
汪峰演唱歌曲
歌曲主题
汪峰新单曲《存在》:存在,摇滚乐还在!!!
人?存在是一种主义,即使生存的世界无意义,人的存在本身无意义,但人却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个性和自由,去换来属于自己的意义。
由大及小,或者说流行乐坛,也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而它即时性、消费性的属性,更扩大了这种无意义。也果真,有许多的歌手会随着这种无意义的存在而无意义的存在,把自己当成了即时性消费的一部分,并随着潮流的变化而随波逐流,流行音乐文化,也就慢慢变得只有流而没有行,存在感虽在,却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汪峰的新单曲《存在》,则依然秉承了他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将无意义的存在感,完全剥离出自己的音乐空间。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歌载道,通过不停的拷问、疑问和质问,重新启动了当代人在音乐里,已经慢慢丢失的思考能力,从而以存在感这个介质,去提醒和警醒人们思考自己的存在、存在的意义,如何存在,以及怎样才能存在的更好。答案虽然不同,手段虽然迥异,但《存在》无疑通过这种存在感十足的互动性,让音乐不仅只是歌者唱听者听的被动传递,让后者在听的同时,还能通过想和思考,从而将人生听得更为明白。
《存在》不是一首让人怦然心动,而是一首让人猛然震撼的单曲。它呈现出的是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现实却负面的那一面,但反而是这种无情揭开伤疤的创作,反而让人从中感到一种真正真实的感觉,因此也让作品格外震撼人心。除了警醒人们的存在感,也更能从正面催发出人们为了存在而奋斗的积极性,用音乐将负能量变成了正能量。
《存在》的曲风,依然是汪峰特色的摇滚情怀。沧凉的声线和雄浑的嘶吼的交替,也让整首歌曲显得层次感十足,从而用歌声本身,而不是编曲,就能驾驭整首歌曲的恢弘的音乐氛围。而且,不同于人们印象中摇滚乐的愤怒和批判,汪峰类似于屈原《天问》那样的中国古典诗人气质,也赋予了整首作品以东方式的辽远与沧桑感,并因此具有了史诗般的音乐气质。
而音乐上的开放效果,也让《存在》具有了美国公路音乐那样的向上与力量感,让人在疑问的同时,却不会迷失方向,音乐气质而非歌词中的励志基调,更让《存在》这首作品具有了积极而非消极甚至颓废的意义。它也许不能像时髦的电音舞曲那样闻歌起舞,却有种迎风飞舞般的意气风发和宣泄释放。汪峰,也用这首《存在》,让我们重新定位自我与生命存在的意义。
有人说,摇滚乐在这个时代已经死了。但只要有《存在》这样的音乐存在,不管摇滚乐在未来会不会死,但至少在今天,它还没死。
MV拍摄
汪峰《存在》MV镜头对准最普通中国百姓?著名歌手汪峰的全新专辑《生无所求》面世以来,每首歌曲都赢得了巨大的回想,不论是“存在”,还是“向阳花”、“爸爸”,或是成为汪峰演唱会开场曲的“上千个黎明”等。超十万的实体唱片销售成绩,上千万的网络视听数字,每场皆爆棚个人演唱会……汪峰和他的歌声,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迅速回响。?对于新专辑第一主打歌“存在”的MV,许多乐迷都已翘首企盼很长时间,却一直只闻楼梯响。据丰华秋实公司负责人透露,“存在”的MV继续选用了“春天里”的导演团队来进行拍摄,而前期拍摄早在一个月前完成,高标准高规格高要求的后期制作,却让这首MV的面市时间一推再推。?在汪峰本次巡演的重要一站——北京演唱会即将开演的前一天,传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存在”的MV终于完成定稿,并确定将选择“汪峰生无所求北京演唱会”的现场作为首播之地!现场的一万多歌迷,成为了首批欣赏到“存在”MV的幸运儿!?现在,丰华秋实公司透过各大网站发布完整版的《存在》MV。终于,我们看到了这部震撼人心的MV大作。?在《存在》的MV中,导演的镜头更多更深入的走上了街道,对准了生活在我们周围、最普通的中国百姓。成百上千的普通人的脸,让我们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经过这些镜头集合在一起,每一张脸都不再是平凡的。每一个表情、每一道皱纹、每一个眼神,都显现出独特的深刻。?而当汪峰的歌声出现在充满期盼的人群中,每个人的眼神,都自然流露出一个讯息——这,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呼喊,这,就是我们要听要唱的歌!?曾有人评论汪峰的《存在》:这是一首让所有中国人集体反思的作品。音乐上,这首歌依然打着汪峰的印记,旋律与编曲的精良,对于汪峰的作品来说,不用再费任何笔墨,浪费口舌。这个或许其他歌手也能做到,但是能在音乐中驾驭思想的,当下乐坛,唯有汪峰!一首歌能够唱出社会与国人的迷惘,也唯有汪峰!听完这首歌,我该好好地去想想我的生活,我的存在,对于我的灵魂,意义何在?如何存在?换句话说,就是怎么活?大家都想一想吧,都是自己的事。?看完《存在》的MV之后,相信大家对这首歌的内涵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基本信息
歌曲:存在
歌手:汪峰
语言:国语
发行时间:2011-11-16
唱片公司:丰华秋实
专辑名称:生无所求
歌曲歌词
词曲?汪峰
编曲:李爱
制作人:贾轶男?汪峰
录音混音:李军
母带处理:Tom?Baker
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
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
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该如何存在
多少次荣耀却感觉屈辱
多少次狂喜却倍受痛楚
多少次幸福却心如刀绞
多少次灿烂却失魂落魄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
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
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
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
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
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
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
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