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
历史典故
《南齐书·王敬则传》:“ 永初中,官布一匹直钱一千,而民间所输听为九百,渐及元嘉 ,物价转贱。” 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大钱》:“币轻则物价腾踊。”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 清昭连《啸亭杂录·关税》:“乃使物价昂贵,於民生大有亏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发了工资,不要说迟一天买东西了,就是迟一小时半小时物价也要上涨。”
城市排名
《2009全球生活成本》前25位城市
1、日本东京
2、日本大阪
3、俄罗斯莫斯科
4、瑞士日内瓦
5、中国香港
6、瑞士苏黎世
7、丹麦哥本哈根
8、美国纽约
9、中国北京
10、新加坡
11、意大利米兰
12、中国上海
13、法国巴黎
14、挪威奥斯陆
15、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16、英国伦敦
17、以色列特拉维夫
18、意大利罗马
19、芬兰赫尔辛基
20、阿联酋迪拜
21、奥地利日内瓦
22、中国深圳
23、美国洛杉矶并列
24、中国广州
25、爱尔兰都柏林
物价机构
广州市物价局职责调整
(一)取消和调整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加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或者服务价格的监管。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价格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和执行我市价格改革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二)组织本市区域性价格调控,提出年度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及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价格分析、预测、预警和监控,负责价格调节基金的设立、运作和管理;参与粮食风险基金、储备制度的运作和监督,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
(三)依法管理列入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管理的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及服务收费,依法承担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管理工作,依法管理价格鉴证工作,依法管理社团收费及在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外收取的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等费用。
(四)依法实施市场监管,开展反价格垄断,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制止低价倾销、牟取暴利、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指导行业价格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的价格秩序。
(五)组织指导我市重要农产品、重要商品和服务的成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为政府制定价格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六)组织指导价格、收费社会监督,调查和处理价格投诉举报,依法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者和中介组织价格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价格、收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七)指导、监督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和区(县级市)的价格、收费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区(县级市)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调查与成本监审工作,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及区(县级市)的价格、收费争议,指导区(县级市)开展价格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八)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工资增长追不上物价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收入分配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消费扩大的主要因素,现在是富人有钱,但日常消费有限,只能把钱存在银行里,花不出去,而穷人想消费却没钱。
最新消息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仅上涨1.8%,环比下降0.3%,这一数据意味着物价水平自2012年10月份以来时隔18个月后重回“1时代”。专家认为,当前物价温和回落反映出当前经济总需求依然偏弱,经济仍呈降温态势。但就此判断出现通货紧缩还为时尚早。预计未来CPI会温和上涨。物价
【消费偏弱是主因】
数据显示,4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鲜菜价格下降7.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7.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1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4月CPI下降0.3%。
对于CPI再度下行的原因,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4月份CPI降幅加大主要跟季节性回调有关,春节之后受气候影响,蔬菜价格下降导致CPI降幅加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也表示,CPI涨幅偏低主要是由于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影响,且房租、服务等非食品因素环比持平或者增长缓慢。
但究其根本,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消费偏弱是造成CPI回到“1时代”最核心的原因。他分析,CPI回到“1时代”,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现在整体宏观经济所面临的态势,即国内的整体需求偏弱,整体的社会消费增速还是不尽如人意。实际上多家机构都预测,今年的消费增速至少应该在13%左右,但实际上一季度的消费增速只有11%多。
【尚未出现通货紧缩】
不仅物价数据低于市场预期,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连续第26个月负增长,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0.2%,市场隐现对通货紧缩的担忧。
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看来,CPI低于2%对中国来说就是通货紧缩。而王小广也表示,和CPI相比,PPI呈现出的问题更大,生产资料领域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这与投资方向和投资预期有关。在金融危机之后,市场仍保持对经济高增长的预期,但实际上当前已经呈现出来通货紧缩的问题。
不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从近几个月来看,物价涨幅暂时在窄的范围内波动,前4月平均涨幅仍处于2%以上,只有物价出现持续下跌或进入负值才算进入物价通缩阶段,而目前的物价水平还谈不上。
“现在还难言通缩,只能说通胀有所抑制和控制。”在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看来,如果进入通缩的话,货币政策就变了,但现在仍看不出来货币政策要放松的迹象,仍然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有CPI变成负增长,那才能肯定是通缩了,但现在还不能轻言通缩。”曹凤岐说。
【未来涨幅温和回升】
对于物价未来走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预计,CPI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4月份的CPI同比涨幅可能是上半年的低点。
牛犁也表示,从上半年来看,4月份物价基本上会成为最低点。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服务价格上涨等因素,5、6月份物价涨幅可能会略微回升一些。由于未来经济基本面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性输入性通胀因素同样有限,需求乏力的状况不会明显改观,预计全年物价涨幅将保持在2%左右,将远低于3.5%的全年调控目标。
“不仅二季度,从全年来看,CPI上涨的压力都是非常小的。”向松祚认为,CPI走低反映出我们国内消费偏弱这个态势在今年全年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通胀压力不会成为今年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然而,CPI的持续走低也引发市场对于当前宏观政策是否有必要调整的讨论。对此,牛犁认为,目前物价低位运行,说明通胀不会构成改革的障碍,但货币政策调整应当谨慎,除了考虑物价因素,还应统筹分析整体经济形势、就业等因素。
专家认为,对于政府来讲,较低的CPI指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调整机会,应该抓住这个窗口良机,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打造更为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未来经济健康发展铺垫道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