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组
1.文案 wén’àn
(1)[official documents and letters]∶指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
(2)[people in charge of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etters]∶管理文案的人员。
2.文本 wénběn
[version;text] 同一文件的不同语言或不同措词的本子。
这个文件有中、英文两个文本。
3.文笔 wénbǐ
(1)[style of writing]∶写作的技巧;文章的风格。
文笔流畅
(2)[writings]∶指文章
4.文笔流畅 wénbǐ-liúchàng
[write in an easy and fluent style;write with easy and grace]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5.文不对题wénbùduìtí
[irrelevant to the subject;be besides the mark;be way off the beam;fly off at a tangent] 文章没有依照题目去引申发挥,指回答问题不确切
6.文不加点wénbùjiādiǎn
[never blot a line in writing;have a facile with unimprovable style] 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7.文才 wéncái
[literary talent;aptitude for writing] 写作才能
8.文采 wéncǎi
(1)[rich and bright colours]∶错杂艳丽的色彩
(2)[literary talent and grace]∶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9.文彩四溢wéncǎi-sìyì
[iridescent] 具有闪烁的或闪闪发光的性质,使人想到虹彩现象。形容作品典雅
两本妙趣横生、文彩四溢的小说
10.文昌鱼 wénchāngyú
[amphioxus;lancelet] 脊索动物,体长两寸多,呈纺锤状,半透明
11.文抄公wénchāogōng
[plagiarist] 常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具讽刺义)
12.文词 wéncí
(1)[language diction]∶指文章词语
(2)[writings]∶泛指文章
(3)[elegant words]∶文雅的词句
拿你们知识分子的文词来说,我叫做有灵魂的战士
13.文从字顺wéncóng-zìshùn
[readable and fluent] 行文用字妥帖通顺
14.文典wéndiǎn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指文献典籍
他青年时期博览文典
15.文电 wéndiàn
[telegram; text of a telegram;message] 电传;电文
16.文定 wéndìng
[be engaged] 指订婚
17.文斗wéndòu
[verbal struggle;struggle by reasoning] 以言词、文章等非暴力的形式斗争
18.文牍wéndú
(1)[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等
(2)[secretary]∶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19.文牍主义 wéndúzhǔyì
[red tape]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20.文法 wénfǎ
(1)[grammar]∶语法
(2)[decree]∶古时指法令条文不拘文法
21.文贩wénfàn
[essay-selling profiteer] 卖文赚取钱财的人(含讥讽义)
22.文房 wénfáng
(1)[study]∶书房。借指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
文房清玩
(2)[department in charge of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
23.文房四宝wénfáng sìbǎo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长老官扬已毕,就叫行者拿过文房四宝,写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24.文风 wénfēng
(1)[style of writing]∶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
文风潇洒
(2)[culture and preaviling practice,custom,habit,etc.]∶文化风尚
不知哪几处文风最盛
25.文风不动wénfēng-bùdòng
[absolutely still] 丝毫不动;纹丝儿不动
[宝玉] 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红楼梦》
26.文稿 wéngǎo
[manuscript;draft] 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确定的稿件
27.文告 wéngào
[statement;proclamation written message] 布告;通告
不久将发表新的文告
28.文工团 wéngōngtuán
[song and dance ensemble;art troupe] 从事文艺演出的团体
29.文官 wénguān
[civil official;civil servant;civil service] 非军事官员
30.文过饰非wénguò-shìfēi
[cover up one's errors by excuses;conceal faults and glass over wrongs] 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31.文翰wénhàn
(1)[articles;literary composition]∶文章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2)[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
32.文豪wénháo
[literary giant;eminent writer;great writer] 杰出的大作家
一代文豪
33.文虎wénhǔ
[phrase riddles] 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34.文化 wénhuà
(1)[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
(2)[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中国文化
(3)[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水平
35.文化宫 wénhuàgōng
[palace of culture;cultural palace] 一种文化娱乐场所,一般规模较大并有较好设备,设有电影院、讲演厅等
36.文化馆wénhuàguǎn
[cultural centre] 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37.文火 wénhuǒ
[soft fire;slow fire;gentle heat] 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38.文集 wénjí
[collected works] 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39.文籍wénjí
[books] 文章典籍,泛指书籍
40.文件 wénjiàn
(1)[documents;papers;instruments]∶指公文书信等
(2)[articles]∶指有关政策、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41.文教 wénjiào
(1)[culture and education]∶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2);指礼乐法度
(3)[article and education]∶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42.文经武纬wénjīng-wǔwěi
[a man of both literary and military capacity] 原指北京人所种的一种菊花。比喻文武兼备,纵横驰骋
文经武纬,训徒陟空。——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
43.文静 wénjìng
[gentle and quiet] 文雅闲静
性格文静
文静的姑娘
44.文句 wénjù
(1)[diction;phraseology]∶文章的词句
(2)[period]∶从一个句号到另一个句号之间的话;指非常匀称的有几个从句的句子
庄重的文句
45.文据wénjù
[written pledge] 书面凭据
46.文科 wénkē
[liberal arts;the humanities] 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47.文库 wénkù
[a series of books issued in a single format by a publisher;library] 指丛书(多用做丛书名)
《小学生文库》
48.文侩wénkuài
[literary prostitute] 以舞文弄墨来投机钻营的人
49.文理 wénlǐ
(1)[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指文章内容和行文方面的条理
文理皆有可观。——宋· 王安石《伤仲永》
文理不通。
(2)[pattern]∶花纹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3)[rites]∶礼仪
50.文律wénlǜ
(1)[temperament or rule of articles]∶文章的音律或法则
(2)[law]∶政令或法律
基本信息
汉字:文wén
文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中文名称:文
汉语拼音:wén
英文名称:wen
韩文名称:?
罗马拼音:Moon
海南话拼音:vunz
五笔86&98:YYGY
仓颉:YK
郑码:SO
笔顺编号:4134
四角号码:00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6587
总笔画:4画
粤语拼音:man4(文明)、man6(文过饰非)、man1(1、「文man4」的异读字;2、在粤语中用作货币单位,即「元」)
字形结构
“文”属于上下结构
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英汉互译
<名>
1.(字) character; script; writing
2.(文字) language
3.(文章) literary composition; writing
4.(文言) literary language
5.(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civilization; culture
6.(旧指礼仪) formal ritual
7.(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certain natural phenomena
8.(姓氏) a surname
<动>
1.(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 tattoo
2.(掩饰) cover up; paint over
<形>
1.(非军事的) civil; civilian
2.(柔和; 不猛烈) gentle; elegant; refined; cultured
文字释义
汉字字义
1.事物错综复杂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刺画花纹:~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原宗教学名词,后多用于姓名,宗教中指智慧才能出众的人出自《古今图书集成》中“谏草文难似,儒为君子儒。眷属幸团圆,佞是福身本。”的句子。姓名用此字在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阴阳学秘法之一,女为阴用 昱珀 男为阳佩 羼提 。添“木灵御币,集古兵要,故实除蝗”三个押契,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还有此种阴阳五行的风俗。
9.温和:~火。~静。~雅。
10.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552~言。~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科。
13.掩饰:~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
15.姓。
16. 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如汉文帝。
详细字义
1.“文”的甲骨文等古文字,资料来源: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文”字的甲骨文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含义是“外界客体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整体写真、整体素描、整体速写”。
许慎《说文解字》把“文”解释为“错画也”,意思是“对事物形象进行整体素描,笔画交错,相联相络,不可解构”,这与他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话的意思是一致的。“说文解字”这个书名就表示了“文”只能“说”,而“字”则可“解”的意思。“文”是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速写,是人类进一步了解事物内在性质的基础,所以它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文”生“字”举例(以“哲”为例):先对人手摩画,其文为“手”;又对斧子摩画,其文为“斤”。以手、斤为父母,结合、生子,其子就是“折”(手和斤各代表父母的基因)。这个“折”就是许慎所谓的“字”。“字”从宀从子,“宀”表示“独立的房子”,子在其中,有“自立门户”的意思。故“字”还能与“文”或其他“字”结合,生出新“字”来。在本例,作为字的“折”与作为文的“口”结合,就生出了新的字“哲”。
2.同本义 [figure;veins]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东汉·许慎《说文》
五章以奉五色。——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美于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韩非子·十过》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斑文小鱼。——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又如:文驾(彩车);文斑(杂色的斑纹);文旆(有文彩的旗帜);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刺花图案);文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文鳞(鱼鳞形花纹)。
4.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
饰以篆文。——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分文析字。——东汉·班固《汉书·刘歆传》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十二年》
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明·魏学洢《核舟记》
文曰“初平山尺”。
5.又如:甲骨文;金文;汉文;英文;文迹(文字所记载的事迹);文书爻(有关文字、文凭之类的卦象);文异(文字相异);文轨(文字和车轨);文狱(文字狱);文钱(钱。因钱有文字,故称);文状(字据,军令状);文引(通行证;路凭);文定(定婚)。
6.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孟子·万章上》
好古文。——唐·韩愈《师说》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能述以文。——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袁可立)笥经文起胸库,武戈止手,探骊不怵。——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
摘其诗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7.又如:文价(文章的声誉);文魔(书呆子);文会(旧时读书人为了准备应试,在一起写文章、互相观摩的集会);文移(旧时官府文书的代称);文雄(擅长写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义(文章的义理);文情(文章的词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这篇文章);作文(写文章;学习练习所写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价(文章的声价);文什(文章与诗篇)。
8.美德;文德[virtue]
圣云继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怀诗一首》
9.又如:文丈(对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称);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与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写文章的道德);文薄(谓文德浅薄);文昭(文德昭著)。
10.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literary talent]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1.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文献,经典;韵文[document;classics;verse]
儒以文乱法。——《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叙》
13.辞词句。亦指文字记载 [writings;record]。如:文几(旧时书信中开头常用的套语。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
16.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civilian post]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文不能取胜。
文武并用。——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精神折冲于千里,文武为宪于万邦。――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17.又如:文臣,文吏(文职官吏);文席(教书先生的几席);文品(文官的品阶);文帅(文职官员出任或兼领统帅);文烈(文治显赫);文员(文职吏员);文阶(文职官阶);文道(文治之道);文业(文事);文僚(文职官吏)。
18.法令条文 [articles of decree]
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史记·汲黯列传》
公(袁可立)疑之,移文东江审其颠末。——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19.又如:文劾(根据律令弹劾);文法吏(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文丈(规矩;制度);文移(官府文书);文牓(布告;文告);文宪(礼法;法制)。
20.文言。古代散文文体之一;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 [literary 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语;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
21.文教;礼节仪式 [rites]
则修文德。——《论语·季氏》
2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23.指表现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面服从);文榜(告示、布告之类);文诰(诰令)
24.指鼓乐,泛指曲调 [music;tune]。如:文曲(指乐曲);文始(舞乐名)
25.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study deligently]
何以谓之文。——《论语》
是以谓之文。
26.姓
〈动〉
1.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tatto (the skin)]
被发文身。——《礼记·王制》。注:“谓其肌,以丹青涅之。”
文绣有恒。——《礼记·月令》
2.又如:文笔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艺人);文身断发(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以指落后地区的民俗);文木(刻镂以文采之木)
3.修饰;文饰 [cover up]
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又如:文过饰非;文致(粉饰;掩饰);文冢(埋葬文稿之处)
5.装饰 [decorate]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此犹文奸。
文车二驷。——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文马四百匹。——《史记·宋世家》
若将比予文木邪。——《庄子·人间世》
6.又如:文巧(文饰巧辩);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文舫(装饰华丽的游艇);文饰(彩饰);文榭(饰以彩画的台榭);文舟,文艘(装饰华丽的船);文剑(装饰华丽的剑);文舆(饰以彩绘的车)
7.撰写文章 [write]。如:文匠(写文章的大家);文祸(因写文章而招来的灾祸);文雄,文杰(指文豪)
〈形〉
1.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magnificent;gorgeous]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又如:文巧(华丽奇巧);文朴(文华与质朴);文服(华美的衣服);文砌(华美的石阶);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轩(华美的车子);文质(文华与质朴)
3.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温猛)
4.美,善 [fine;good]。如:文徽(华美);文鸳(即鸳鸯。以其羽毛华美,故称);文衣(华美的服装)
5.通“紊”。紊乱的 [disordered]
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书·洛诰》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汉书·郊祀志上》
王者报功,以次秩之,无有文也。——庆劭《风俗通义·山泽》
〈量〉
1.用于旧时的铜钱。如:一文钱
2.用于计算纺织物
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后汉书》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文字部】文 ·康熙笔画:4 ·部外笔画:0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无分切,音纹。《说文》错画也。《玉篇》文章也。《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注》画绘之事,靑与赤谓之文。《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又《尚书序》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说文》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卽谓之字。《古今通论》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
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
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达文理。《史记·礼书》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太隆。
又《书·尧典》钦明文思安安。《疏》发举则有文谋。
又《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史记·乐书》礼自外作,故文。《注》文犹动,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
又《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注》文,犹美也,善也。
又《左传·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辞也。
又《前汉·酷吏传》司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伤害人也。
《又》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前汉·循吏传》文翁,庐江舒人也。
又《史记·諡法》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
又兽名。《山海经》放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集韵》文运切,音问。《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朱传》文,饰之也,去声。
又眉贫切,音珉。饰也。《礼·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刘昌宗读。
又《韵补》叶微匀切。《崔駰·达旨》摛以皇质,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赵之伦。齐志无忌,拟迹田文。
又叶无沿切。《蔡洪棊赋》画路表界,白质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圆。
相关成语
不名一文(bù míng yī wén)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6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示例:他生活困难到了~的地步。
不直一文(bù zhí yī wén)
解释: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车轨共文(chē guǐ gòng wén)
解释:文;文字。车轨统一,文字一致。比喻统一一致。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今? 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示例:执珪柱国,尚不轻授,况~,四溟同宅。★南朝·梁·江淹《萧骠骑让封表》
车同轨,书同文(chē tóng guǐ,shū tóng wén)
解释: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同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出处:《礼记·中庸》:“今? 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地下修文(dì xià xiū wén)
解释: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示例:~著作郎,生前饥处倒空墙。★唐·司空图《狂题》诗
典册高文(diǎn cè gāo wén)
解释: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示例:~的文物价值不可轻视。
尔雅温文(ěr yǎ wēn wén)
解释: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生得眉清目秀,尔雅温文,且又性情蕴藉,聪颖过人。”
泛滥博文(fàn làn bó wén)
解释:泛滥:太宽泛;博文:文句繁多。内容太宽泛,语句繁多。
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泛滥博文,则多而久之。”
横僿不文(héng sài bù wén)
解释: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厚貌深文(hòu mào shēn wén)
解释: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出处:清·陈梦雷《绝交书》:“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动人。”
文韬武略(wén tāo wǔ lüè)
解释: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近义词:文武双全、王文韬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文武双全(wén wǔ shuāng quán)
解释: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自:《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近义词:文韬武略、王文武
示例: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