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小学

历史沿革

南校区校门

万泉小学大约兴办于1928年至1930年间,其前身是一所私塾。建国之初成立万泉庄小学,按当时新中国成立的“四二学制”,当时只有初小,没有高小,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子弟。六十年代初,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址。文革结束后,万泉小学北校址被挤占,学校只剩街南边一处。

1985年是万泉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北京市政府领导因学校的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慕名来看望同学们,简陋的办学条件与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环保的激情形成巨大的反差。让领导们感到震惊。1986年由海淀区建委投资在现址建起第一栋教学楼,同年9月学生正式入住。其后,1990年又由北京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建成了第二栋教学楼,同时修建了200米的火山岩操场。1994年由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大师张鎛为万泉小学设计建成了第三栋综合楼群,至此,学校实现了新的飞跃。

学校简介

北校区民族特色校门万泉小学全校共有83个教学班,32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员工。作为艺术教育传统学校,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民乐团是北京市金帆民乐团,先后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并在海淀剧院、国图音乐厅、中山堂音乐厅、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进行专场演出,2012年飞赴联合国总部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中国非物质遗产美国行”展演。管乐团多次参与国内重大活动,2008年、2011年作为北京市代表参加迎接“神舟六号飞船”、“神舟八号飞船”返回活动。舞蹈团的同学们带着他们精彩的节目到德国、法国、卢森堡、摩纳哥、梵蒂冈、意大利、韩国、美国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活动,2010年成功上演国内首部环保小舞剧《羚羚的故事》。

作为体育运动特色校。棒球队2010年、2012年夺得“钻石杯”全国总决赛冠军,武术队在2010年全国“功夫网杯”武术比赛中荣获北京市集体项目第一名。

校园风貌

健美操队在2010年荣获北京市“浩沙杯”健美操比赛大众组团体一等奖。2012年荣获北京市中小学健美操比赛13金1银。

作为家校合作特色校。2006年,启动“平稳度过一年级”的研究,自此采用滚动推进的方式,加强家校合作建设。2011年形成参与互动式家长会模式,2012年承办海淀区家校合作现场会。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研究基地、全国创意大赛十佳创新型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北京市金帆艺术学校、北京市小学艺术教学特色学校、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学校等。

文化传统

学校特色

校训介绍

校徽

“健康体魄,阳光心态,乐学善思,创新发展”是万泉小学构建学生教育幸福的四个组成部分,是营造绿色教育生态所追寻的目标之一。

健康体魄,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心态。

阳光心态,要保持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

乐学善思,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创新发展,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

健康体魄是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很难做好事情;阳光心态是动力,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较好地完成所做的工作,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乐学善思是方法,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感受,才能形成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创新发展是目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校徽介绍

校徽有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该校标志性雕塑。雕塑外层似飞翔的翅膀,象征着孩子们像雏鹰一样翱翔;似飞驰的跑道,象征着孩子们努力拼搏,向着未来奔驰,以实现梦想;似绿色园地,预示着孩子们在学校这片绿色教育生态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又似一双巨手,托起明天的太阳。最外一层为一轮闪亮的光环,预示着我们努力营造和谐、宽松、自由、美好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幸福、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努力为学校增添新的光彩。该校徽为该校2003届毕业生罗智中自行设计。

校花校花——玉兰花

玉兰花是我们的校花。每当春天来临,满树的花朵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它颜如玉,象征着师生纯净芳洁的人格;味如兰,映衬着师生高贵典雅的气质;形向上,凸显着师生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它迎风摇曳,满树开花,巍然挺立,体现每一名万泉人发扬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追寻幸福、感受幸福的人生姿态。

校歌介绍

《新世纪的校园》是万泉小学的校歌。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以欢快活泼的旋律,表现了少年儿童热情向上,追求幸福的情感;第二段,以抒情畅想的基调,抒发了孩子们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全曲旋律欢快、流畅,节拍紧凑、雄壮,令人振奋,歌词贴切易懂,深受师生喜爱。

《新世纪的校园》的词作者是景小霞校长,曲作者为中国空军歌剧团姜春阳先生。姜春阳先生的代表作是《幸福在哪里》、《红梅赞》、《军营男子汉》等歌曲和《江姐》、《刘三姐》等歌剧。

办学理念

万泉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办学思想是“和谐、竞争、创新”。办学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办成“开放式、国际化”的一流学校。办学特色是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努力营造师生和谐、健康、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目标

把学校办成:开放式、国际化,高品味的一流名校。

办学理念

校园风貌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

办学思想

和谐、竞争、创新。

办学思路

在绿色教育生态中,全力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以教师的

创新发展促学生的创新发展。

学校口号

学会尊重、学会赏识,做一个传递幸福的人。新型教师要具备“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

办学特色

通过校本教研构建一种万泉小学特有的学校文化,实现一种“研究——反思——实践,再研究——再反思——再实践”的学校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人际交往方式,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

一、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教育环境,激励孩子不断进取

该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了办学者的办学理念、审美情趣、情操修养,是学校精神与风格的体现。既重视物质环境地建设,又重视精神环境地营造;既重视显性文化体现,又重视隐性文化挖掘。

学校运动会在环境布局中,教学主体楼的外墙上那“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题词正是学校育人思想的体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是对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就像无声的老师,时时用鼓励的目光期盼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二)创新工作方法,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

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人生的体验。该校以营造活动文化为切入点,寓“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合作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学校组织了以年级为单位的新年联欢会、家长会;六年级毕业生的“告别母校”毕业典礼;一年级的队前教育主题活动,亲子互动活动;全校还举办了“趣味运动会”;“奥运向我们走来”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团体操表演;玩转学习-趣味学习节,数学建模论文,名人近万泉;跳绳擂台赛,创意灯笼装点校园,万泉男子汉,万泉体育节……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教育活动,均是教师当编导,学生当主角,干部则提供真诚到位的服务。

学生活动

办开放式、国际化的一流名校是我们的又一追求。该校还加大了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多次接待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外国代表团来校进行友好交流。该校还与德国柏林市的布鲁诺·柏尔格小学完成了双方的师生互访活动。在与韩国的联合办学过程中,顺利地送走了第一批毕业生,赢得了韩国家长和友人的高度认可,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二、尊重孩子多姿多彩的选择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该校成立了合唱团、民乐团、管乐团、舞蹈队、棒球队、乒乓球队、美术组、科技组、计算机组、武术队、田径队‘健美操队’合唱团……给孩子们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与空间。多彩的兴趣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提高。

万泉小学的民乐团是北京市金帆乐团,曾多次在市、区的比赛中获一等奖。在香港回归祖国三周年时,民乐团全体师生受香港有关人士邀请赴港进行四场精彩的演出,场场爆满;还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北图音乐厅、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过“金色童年”、“七彩的旋律”“金帆情”“青少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运动场他们还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美国行”活动并荣获金奖。管乐团培养的滕飞同学在中华青少年精英演艺人才选拔大赛北京赛区少年组次中音号赛中获金奖;小号手王宇晨同学以小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张亦涵同学被人大附中管乐团录取。该校棒球队在北京市多次获奖,为市队和重点中学输送大量人才,2006年又取得了海淀区第一名的好成绩,七名主力队员四名被北大附中录取,三名被理工附中录取。乒乓球队的队员多次拿到市乒乓球赛的第一名、第二名。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来校指导、看望队员。该校还被评为海淀区科技示范校。许冰怡同学的科技论文获北京市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吴极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七色光栏目组办的迪斯尼欢乐小主播比赛中获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并赴香港接受颁奖,得到迪斯尼乐园总裁的接见。

三、万泉小学寄宿部

万泉小学寄宿部设在校园内。走进寄宿部,会让您感受到优雅的环境,到位的管理,齐全的设施,可口营养的饭菜,温馨舒适的家园式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孩子们享受到生活老师父母般的关爱。他们是那么的幸福又快乐!

学校地址

万泉校区: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庄甲一号

邮编:100089

曙光校区: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望河园13号

邮编:100097

学校领导

景小霞 ,女,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任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第三届理事,海淀区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名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北京教育领军人物”、“海淀区三八红旗手”,“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海淀区优秀评价员”、“科研课题先进个人”、“海淀区十五期间中小学群体科研课题先进个人”、海淀区首届“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海淀区艺术教育特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校容校貌

万泉北校区富有民族风格的教学楼群,高大典雅、凹凸有致、气势磅礴、连绵一体,构成布局颇具特色的庭院式花园学校。它是由中国建筑泰斗、人民大会堂的总设计师张镈大师83岁高龄的封笔之作。

曙光南校区是与曙光花园配套建筑,“A”字形建筑楼群,凸显万泉小学学生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研究基地。2007年承办北京市科学课校本教研现场会。2009年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太阳能综合利用”团体比赛项目金奖。2010年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描述学校发展轨迹的《追寻绿色教育生态梦想》一书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对外交流

学校作为对外交流窗口学校,先后与德国柏林布罗诺·波尔格小学、朝鲜平壤绫罗小学、韩国釜山小学、新加坡新华小学等建立友谊校,并经常接待中外教育代表团参观访问。

学校荣誉

学校曾被评为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全国心理健康标兵学校,全国十佳创新型学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北京市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绿色学校,北京市金帆艺术学校,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德育管理先进学校,海淀区科技示范学校,海淀区总务管理先进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全校现有180多名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24人,大专学历29人中专学历2人。高级、中级技工各一名。拥有小学中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75名,一级教师66 名。其中35岁以下教职工65人,36——45岁81人,46岁以上14人。目前拥有市级学科1人、骨干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45人;中心学科带头人93人。他们不仅成为万泉小学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其中的许多骨干分子已在区、市、乃至全国崭露头角,发挥引领作用。

育人目标

教学楼育人目标有四个层次。第一层为“做人”,?做堂堂正正的人,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最根本任务;第二层为“做中国?人”,让孩子做有民族情怀,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人,心中要有祖国,有人民,有我们的党,?要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为?成为中国人感到自豪,这是作为中国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面临国际化背景最基础、最光荣和艰巨的任务。第三层为“做现代中国人”,帮助孩子做具有现代意识和技能,勇于开拓,勤于进取,自信而豪迈的中国人;第四层为“做现代世界人”,教育孩子要具有视野,熟悉国际生活规则,关注世界前沿信息,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要为孩子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现代世界人”源自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理论,它是该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并以此为目标引导孩子创造幸福,走向成功。

管理理念

和谐中求发展,竞争中求超越,创新中求突破。

校长景小霞

和谐。学校处在社会大环境之中,学校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学校也要随之而变,要做到五个和谐,即:第一,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和谐,要逐步建立适合于时代发展的学校管理体制和模式;第二,学校的发展要同本地区的发展相和谐,要脚踏实地,结合学校的现状和本地区发展的需要办好学校;第三,学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要同育人目标相和谐,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第四,要建立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和谐的场,要树立服务思想和服务意识,和谐师生关系,平等家校关系,和睦生生关系;第五,让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发展。 ?竞争。竞争不是舍我求他,而是促进系统中各元素间形成良性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系统内部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创新。创新是一所学校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的创新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应是在先进教学理念引导下的改革与创新。树立时时刻刻创新的观念,求真、求实,快速发展。要在教育思想、管理理念、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探索新路,才能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学校才有竞争力。

相关新闻

万泉小学的“绿色教育生态梦想”

2013年5月31号,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北京万泉小学金孔雀舞蹈团主演的全国首部儿童环保小舞剧《羚羚的故事》在北京国安剧院上演。这是一台融艺术与德育为一体的舞剧,其命题包含了生命、生存境况、人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诸多当代语境下时髦的哲学词组。它不仅让孩子理解爱,更是为了让少年儿童树立环保意识,人人成为环保卫士,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播下一颗环保的种子。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2610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