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从城西青磁窑村获得大量的打制石器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大同城区在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已是人类的聚居地

夏商周及春秋时代为北狄和楼烦所居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二十六年置云中雁门代郡派名将李牧守卫为赵国北部重地大同城始建制

秦代属雁门郡秦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征集民众在城西十里河谷筑城以备胡

西汉时置平城县属雁门郡汉高祖元年前201年封此为代国先后派兄弟和儿子镇守王莽时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

东汉时称平城县属雁门郡汉灵帝末年匈奴入侵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代地安集民众平城县易地为今代县东

晋代时鲜卑人拓拔猗卢封为代公建兴元年313年修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

北魏时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改元天兴置司州治平城北魏在大同城区建都97年历经六变七世平城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恒州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恒安镇隶属云中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云内县

唐咸通一年869年置大同军节度使

五代时期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在内

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置大同府大同城始得其名

宋宣和五年1123年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

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占大同改西京为西京路府治县治不变

大同城区

元金贞佑三年1215年元攻占大同初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始属山西管理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驻军达13万

清朝设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顺治九年1652还故治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废府留县民国二年1913年置雁门道治大同民国十六1927年年废道后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军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为大同省公署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

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改县为市属察哈尔省领导城内设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并成立区政府后改为区公所同年7月28日大同市部分农村归城内一二区同年8月19日又将周家店划归四区

1950年3月城区四个区改为三个区一区管城内东北隅和北关地区二区管城内西北隅西南隅地区三区管东南隅东关和南关地区1952撤消三区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北关西北隅二区东南隅西南隅东关南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同年10月撤消察哈尔省建制大同市城区隶属山西省管辖

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随后改为城区

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的8个街道改为分社

1967年3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复设10个街道

1979年12月恢复城区人民政府

1985年底辖街道10个社区206个

1986年南关街道分出部分辖地成立了向阳里街道

大同城墙

1989年新建路街道分成新建南路办事处和新建北路办事处北关街道分为北关街道和新华街街道共有街道13个居委会268个街巷567条

1992年3月14日居委会调整为112个新建26个

1997年新建南路分出部分街巷成立振华街办事处社区共309个街巷839个

2000年新编社区108个

2012年新编社区11个

至2014年城区共有社区119个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区常住人口72万暂住人口15万人口出生率2.93‰人口自然增长率2.44‰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87.24%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86.07%符合政策生育率96.6%人口计生各项指标均在省市下达标准之内

民族

大同土林

城区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22个共有9106人分别为回族6662人满族1617人蒙古族490人藏族24人维吾尔族2人苗族21人彝族15人壮族25人朝鲜族58人侗族8人瑶族5人土家族42人哈尼族4人傣族2人黎族75人傈傈族1人畲族33人土族3人达斡尔族6人锡伯族39人鄂温克族4人

社会发展

教育事业

大同城区

至2010年城区共有直属小学3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1所共有教学班899个学生51027名辖区有26所学校的实验室统一配备了较高级的实验台17所学校实现区域网联通2006-2010年间投资2.4亿元相继完成了对8所学校的迁建重建扩建及16所学校教学楼的加固工程适龄儿童的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保持在100%合格率在99%以上在校生辍学率为零

社会团体

至2010年城区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20处分别为佛教7处有上华严寺圆通寺东关华严寺云龙禅寺法华寺华严精舍净觉寺道教4处有玄真观朝阳宫纯阳宫帝君庙基督教6处有基督教东堂基督教西堂机车厂基督教堂东花园基督教堂天主教1处为天主教教堂伊斯兰教2处有清真大寺站东清真寺其中有几处为市管场所信教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约15000余人

社会保障

到2010年底社会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突破7000人占参保人数的95%每年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征缴企业养老保险金达到3600万元发放4800万元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8651人医疗基金征缴收入达到1116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20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达到78.9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00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达到51万元城市低保大幅扩面低保对象达到7.5万个城市低保保障面达12.05%已实现应保尽保各类居民补贴资金困难学生资助金以及各项惠民工程逐步落实城镇居民就业率稳中有升新增就业人数共计50412人援助了460多户零就业家庭失业登记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

医疗卫生

2006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5.5‰以下0708两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公共卫生防治成效显著成功防治甲流手足口疫等流行病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加大居民卫生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先后完成了1个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和14个标准化社区服务站建设城区医院改造全面启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文化科技

十一五期间共完成科技投入1800万元截至2010年末各类文化经营场所达到159家文化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达到3.57%

经济发展

综述

御东

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8亿元年均增长13%注2008年-2010年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1.04亿元和2.0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为十五期间的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20%注2008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02元较2005年净增9400元年均增长13%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由2006年的63位晋升到2009年的35位三年晋升28位职工人均年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1516元增加到31716元年均增长9.4%

工业经济

云冈石窟景区

2010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级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9.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7.9亿元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95个项目总投资75.4亿元其中属于工业的项目只有6项分别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年产12000吨有机肥生产线废水减排与回用六轴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箱板纸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兽药生产线项目属于服务业的项目有桐城怡景综合项目金地豪生大酒店云冈建国宾馆沃尔玛购物广场富临宝城写字楼云冈美高大酒店大有广场写字楼红星美凯龙等共计72个属于为民生项目的有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14个社区服务中心两座中型垃圾中转站等共计17个至2010年底完成投资48.7亿元69个项目已经建成

商业贸易

2010年城区建成亚新大富翁购物广场东方家园华林新天地云冈建国酒店等现代化服务项目40多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1.4%非公经济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2家税收总量与2005年相比翻了两番达到4.6亿元占地方本级税收比例达到84%发挥着支柱作用以三产为主二产三产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二次三次产业比重分别占生产总值的48.6%和51.4%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城区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离太原市352公里城区皆被南郊区属地包绕四周城区东邻御河西毗马军营平旺乡南濒东河河时庄北抵白马城安家小村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和大秦铁路的起始站城区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一113°19'北纬40°01'一40°08' 大同市城区/div>

地形地貌

辖区西北略高东南稍低区内无高山丘陵座落在大同盆地腹部基本为平原地带西北东三面环山北部是阴山山脉东南部是恒山山脉西部是洪涛山山脉北东西三面为群山环绕城西有七峰山武周山平均海拔为1700米城东部有马铺山采凉山最高峰海拔1830米城北有方山方山左右分切镇川水和得胜河城西北有雷公山

水文

辖区主要的河流是桑干河御河十里河

桑干河

桑干河自应县经郑家庄流入城南再通过浑河转入大汤头五渐疃向东过佛堂寺吉家庄再转左马村东册田等村流入广灵县浇灌了大片良田其册田水库存水数亿立方米为北京供水之储水库之一

得胜河

得胜河亦名三台道河发源於内蒙向东南流入丰镇经得胜堡由东北方过堡子湾宏赐堡在榆涧村附近与北面来的镇川水汇合过孤店白马城经城东流过艾庄周家堡注入桑干河

十里河

十里河本名武周河发源于内蒙的菱角海经左云县向东流经高山云冈小站过城南流入御河

护城河

明清时代到解放初期有护城河流经大同城四周经水泉湾流入御河八十年代初期因城建而填埋

气候

城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春季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6.5℃~9.1℃之间乍暖还寒有严寒无酷暑因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多风沙半干旱的气候春季一般70天左右常飞雪相伴且下且化夏季短仅40天左右气候舒适多温和东南风平均气温19℃~21.8℃之间秋季来临后气温便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5.8℃~8.4℃之间69天左右9月下旬出现霜冻终霜期二年的4月冬季漫长西北风吹入日短天寒平均气温-12.8℃~6.3℃之间温差较大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1.3℃

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温度为37.7℃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9.1℃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初霜期较早终霜期较晚无霜期为130天至140天素有雁门关外野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降水量年平均为384毫米春季平均为56.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4.6%夏季平均降水量为246.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4.3%秋季平均降水量为72.9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9%冬季平均降水量为8.0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城区平均相对湿度为50~56%夏冬为65~68%秋季为50~65%冬季为48~52%春季为40~44%

年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40千卡/平方厘米·分最大年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50千卡/平方厘米·分最小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5千卡/平方厘米·分5月6月7月的月均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约17千卡/平方厘米·分12月1月的月均辐射强度最小约6千卡/平方厘米·分

四季太阳辐射强度夏季最大约47千卡/平方厘米·分占全年的33%春季次之约43千卡/平方厘米·分秋季较小约30千卡/平方厘米·分冬季最小约24千卡/平方厘米·分

日照时数平均2822小时每年5月日均日照时数最多为286小时12月曰均日照时数最小为186小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间从4月18日到10月10日

民间风俗

婚喜风俗

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大同地区的结婚礼节逐渐简化为了取结婚吉利迎亲时新郎一般要戴红花傧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担任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布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名曰生根立后还要带五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叫做离娘肉名曰五方吉庆新娘上车时女方家中定要送给新郎家中一盘饺子上面盖着纸剪的大红喜字名曰合家欢乐与此同时女方家中要将离娘肉劈出几根肋骨来交给新郎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新郎与新娘在举行婚礼时院中悬挂红旗

诞生风俗

在婴儿出生后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必须给新生婴儿赠送衣服被褥枕头鞋袜等礼物在孩子生下12天时亲友中的妇女要来看望孩子的母亲名曰打听要给产妇带来些红糖挂面蛋糕等礼物表示慰问产妇家中也须设便饭招待客人在产期内忌讳外人进产房尤其是忌讳外家男性进产家门为了防止有人冒然闯进特在门上挂个红布条表示家中有产妇禁止外人入内在满月之前要由婴儿之父母或者其它长辈给婴儿起一个名字一开始要有个乳名也称小名婴儿生下一个月父母要给过满月一百天则要过百日一周年还要过生日待到孩子长到12岁时要庆贺圆锁

丧殡风俗

古代大同的丧俗礼仪繁琐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三等程序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丧俗大为简化1966年大同市建起火葬场后土葬已逐渐淘汰一般人员只采用召开追悼会的形式亲朋好友前往致哀然后将死者送到火葬场火化这种文明简朴的葬礼形式已逐渐为民间普遍接受

行政区划

区划变迁

大同城区解放前归大同县一区管辖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2日大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在城区正式宣告成立隶属察哈尔省直辖省会在张家口市大同市委设在帅府街现城区医院市政府设在大东街现东街古玩市场东大同市下设五个区除五区管辖口泉平旺一带外一区管辖城内东北隅二区管辖城内西北隅三区管辖城内东南隅和东关四区管辖城内西南隅和南关设区人民政府一区下设大北仁和东站西站四个街道委员会和新华一个街公所二区下设帅府西门两个街道委员会三区下设云路解放东关三个街道委员会四区下设太宁永泰南关三个街道委员会

1950年3月8日大同市政府将城内四个区改为三个区撤销四区将四区分划给二区和三区管辖1952年1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大同市改归山西省管辖12月市政府决定城内三个区合并为两个区同时决定两个区的十二个街道委员会下设社区1954年2月24日城内一区二区合并为市区4月14日改称为城区至2014年城区辖15个街道136个社区

区划现状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行政区划
行政单位下辖社区
东街街道东关南园社区东门大巷社区东史宅社区雁塔街社区七佛寺社区大庙角社区鼓楼东街社区御馨花都社区桥北社区桥南社区水泉湾龙园社区御锦源社区财富官邸社区
西街街道帅府街社区雁同西路南社区朝阳寺社区大十字街社区宁馨社区
南街街道善化寺社区鼓楼社区福兴园社区园通寺社区华严寺社区
北街街道辖塔寺街社区西柴市社区仁和美社区大有仓社区十府街社区皇城街社区御河北路社区御馨花城社区岳翠园社区龙园社区太阳城社区御华帝景社区
南关街道福康里社区小西门社区新胜里社区平康里社区兴国寺社区西后场社区东后场社区友谊社区御河南路社区柳航里社区永昌里社区府南街社区永泰社区
北关街道铁牛里社区西马路社区雁同西路社区安益园社区站东社区白泊洼社区操场城西街社区操场城东街社区丰社区红卫里社区
新建南路街道北馨园社区永康路社区和平里社区迎宾路社区康乐里社区建设里社区幸福里社区振兴街社区
新建北路街道互助里社区团结里社区苹果园社区花园里社区卫星里社区大齿社区惠达社区
新华街街道拥军路社区卧虎湾社区岳秀罗社区局东社区山橡社区新华北街社区桥西社区局前社区局西社区新华南街社区东风园社区局内社区跃进街社区
振华南街街道育才街社区迎春里社区振华南院社区同泉里社区绿园社区永安里社区云泉里社区新世纪社区明珠社区振华北院社区宾西路北社区惠民里社区
大庆路街道同兴街社区企业街社区庆丰园社区文化西街社区文化东街社区大庆东路社区
西花园街道槐园社区柳园社区梨园社区桃园社区华泰园社区
老平旺街道电力技校社区王家园社区老平旺社区糖厂社区一电厂社区
向阳里街道青年路社区向阳西街社区向阳东街社区工农路社区福寓苑社区齿欣社区柳港园A社区柳港园B社区柳港园C社区
开源街道民和社区民和谐社区民康社区民泰社区民悦社区民富社区

旅游景点

华严寺

华严寺

华严寺亦名大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内清远街中段西侧南北长207.6米东西宽298米占地面积61865平方米依契丹族崇日习俗寺址坐西朝东始建于辽现存最早建筑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清宁八年1062重建是年并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兼具皇室宗庙性质

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南侧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94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