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1. 谓大规模地会合。
《书·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后汉书·刘玄传》:“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大会所》:“於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冬,敌乃大会蹛林,月盛攻陷全辽。”
2. 谓人数众多的集会。
《东观汉记·王常传》:“光武于大会中,指常谓羣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窦静为司农卿……属大会,谓元楷曰:‘如隋炀帝意在奢侈,竭四海以奉一人,司农须公矣。’”《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话说杜慎卿做了这个大会,鲍廷玺看见他用了许多的银子,心里惊了一惊。”如:我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今天举行。
3. 谓大好机会。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
4. 犹大计。
《管子·揆度》:“齐桓公问於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郭沫若等集校引马元材云:“会,会计也。《周礼》‘月计曰要,岁计曰会’,大会犹大计也。”汉·刘向《新序·刺奢》:“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不闻欤?”唐·白居易《策林·议罢漕运可否》:“古之明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今若恤泛舟之役,忘移谷之用,是知小计而不知大会矣。”
相关介绍
大会(联合国),是联合国六个主要机构之一。是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的职权,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例如,关于和平与安全,接纳新会员国和预算事项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其他问题则以简单多数决定。
大会就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广泛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接受并审议安理会和其他机构的报告;批准会员国的加入和除名;选举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全部理事国、托管理事会部分理事国,与安理会各自独自投票选举国际法院法官,经安理会推荐委任秘书长;审查和批准联合国预算,向会员国分摊会费。
火烧黑人
1916年5月17日一位美国德州青年寄了一张用真实相片制成的明信片给他父亲,他在背面写道:
这是我们昨晚的烤肉盛会,左边上头画有十字叉叉的就是我。 这场烤肉盛会吸引了包括华克市市长跟警长等一万五千名男女老少,比大联盟、NBA还还轰动。 被烤的是一位年仅十七岁的低能黑人男性:Jesse Washington 。他被控谋杀其农场主即一位白人女性,经简短审讯,陪审团协商四分钟就做成“宰掉那个黑鬼”(Get that Nigger)的有罪裁决。饱受拳打脚踢后,他被拖到已备好篝火的市公共广场。
“烧死他!烧死他!”的怒吼响彻云霄。 当时一位目击者写道:“华盛顿被人用铲子和砖头猛击,被割去生殖器,耳朵也被切掉,然后用绑在树干的铁链将他悬吊在火堆中,他哀嚎着企图手抓链条往上爬,结果被砍断十指。”他就这样被吊着,一下垂入火堆中,一下又被拉起,群众的欢呼声也跟着一遍又一遍响起。这味活体炭烤的精彩绝伦,恐怕连德国纳粹和柬埔寨波布都会相形失色。三年后,即1919年9月28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首府奥玛哈又出现恐怖的场景: 在柴堆上被烤焦的是黑人William Brown,他因调戏一位白种女孩被警方逮捕,一群暴民不理会当局的解散命令迅速聚集。他被吊在街灯柱上,手脚被砍,身体被子弹打成蜂窝状。最后绅士淑女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的barbecue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