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基本信息
词目:地区
拼音:dì qū
基本解释
1. 较大的地方
多山地区
华北地区
2.行政划分单位
地区差价
3. [mandated territory]∶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详细解释
1. 犹大地。
汉 蔡邕《太傅胡公碑》:“亘地区,充天宇。辚高逵,踵遐武。”《宋书·乐志二》:“中星兆,六宗秩。乾宇晏,地区谧。” 南朝 齐谢朓《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弱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闲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
2. 指人世。
唐 韩愈孟郊 《赠剑客李园联句》:“筑炉地区外,积火烧氛氲。”
3. 较大范围的地方。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 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茹志鹃《黎明前的故事》:“ 上海解放了,不过敌人还占据着部分地区。”
4. 我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的行政区域。以前称专区。
5. 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
6.无主权的国地方。
地理名词
基本概念
地区也可指较大的区域范围: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大陆地区(即中国大陆)。
与国家同级的地区
世界上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0多个,地区为30多个。
地区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目前世界的地区有:
克什米尔、 西伯利亚地区、圣赫勒拿等、留尼汪、加那利群岛、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法罗群岛(丹)、格陵兰岛(丹)、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西撒哈拉、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等。
国家和地区的区别
1、国家是指居住在一定领土范围内,拥有国家主权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的共同体,也就是拥有主权、领土和人口。地区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托管地等。2、国家与地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主权。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没有主权, 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为独立的国家,且地区自主程度很高。
地级地区
概述
中国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0世纪80年代起,有些地区撤销,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 也可以是行政区域的一般指称,如省、市、县、乡镇和街道等,如北京地区,指北京;武汉地区指武汉市。
本条目下面所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类型——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
地区指设立行政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
地区指行政地位介于省和县之间的行政区,之前相关称呼为“专区”,属于第二级行政区划。这一层级的区划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为“道”,但道辖域广;之后改道制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区则改称为“专区”,1970年开始将“专区”改称为“地区”。与地区行政地位相同的行政分区改称“地级行政区”,取代原“专级行政区”(专区级行政区)。1983年推行地级行政区划改革以前,除了自治州以外,地区作为“地级行政区”类型,属于虚级,之后演变为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
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地区行署专员;
行政地位:介于省和县之间,属于准行政区;
行政机构:地区行政公署、盟公署(地区行署)。
内蒙古自治区盟级(地区级)单位 盟为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行政区划,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为地级行政区。截至2005年,仅存三个盟即锡林郭勒、阿拉善和兴安盟。
内蒙古实行的盟旗制度为清政府时期指定,这样取消了蒙古固有的部落制度,限制迁移,以便于控制。
盟旗的行政系统如下:
盟——相当于“地区”,其首长是“盟长”——等同于“专员”;
旗——相当于“县”,其首长是“札萨克总管”——相当于“县长”;
自“札萨克总管”以下,还有“参领”——相当于“乡长”,“佐领”——相当于“村长”(150户),“什长”——相当于“街长”(15户)等官阶
“盟”尚未改为 地级市的目前有三个,分别是: “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兴安盟”
撤盟设市指内蒙古的盟级单位改为地级市单位,以下城市已撤盟设市:
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
通辽市(原哲里木盟)
呼伦贝尔市(原呼伦贝尔盟)
巴彦淖尔市(原巴彦淖尔盟)
乌兰察布市(原乌兰察布盟)
赤峰市(原昭乌达盟)
地区名单
东北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
西南地区
西藏自治区
那曲地区: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索县、班戈县、巴青县、尼玛县、 双湖特别区
昌都地区:昌都县、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
林芝地区:林芝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
山南地区:乃东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错那县、浪卡子县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
阿里地区:噶尔县、普兰县、札达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
西北地区
青海省
海东地区: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
哈密地区:哈密市、伊吾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民丰县、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墨玉县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温宿县、沙雅县、拜城县、阿瓦提县、库车县、柯坪县、新和县、乌什县
喀什地区:喀什市、巴楚县、泽普县、伽师县、叶城县、岳普湖县、疏勒县、麦盖提县、英吉沙县、莎车县、疏附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城地区: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裕民县、沙湾县、托里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青河县、吉木乃县、富蕴县、布尔津县、福海县、哈巴河县
法律地位
“地区”之名源自“文化大革命”(“文革”)时期。文革期间“专区”的法律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其行政管理机构——“专区行政公署”改为党政合一的革命委员会,专区改称为“地区”,1970年全国对专区全面改称为“地区”。197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地区设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而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地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建制,至此中国行政区划三、四级制并存以三级制为主的体制演变为变成四级制为主体。从行政管理减少层次、提高效率的原则要求看,这种改革是一种倒退行为。1978年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恢复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派出机构的法律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区行政公署的办事机构和政府机构类似。
与地区同行政地位的行政区划
与地区同行政地位的行政区划称为“地级行政区”。在地级行政区划改革前的1982年,地级行政区包括盟、自治州和行政区;这一时期的省辖市包括省会城市,多以“市”——既是城市又作为行政区划形式而单列。1983年开始推行地级行政区划改革,“省辖市”改称“地级市”,除之前在少数省辖市(省会为主)已实行“市管县”外,全面推行“市管县”和“市管市”,并将“地级市”纳入“地级行政区”。
地改市
“地改市”,撤销地区建制,改为地级市建制,包括撤地建市和地市合并。“地改市”为1983年开始的“地级行政区改革”主要内容。1982年及其以前,地区为地级行政区的主要形式。1982年地区数170个,占318个地级行政区的53.5%;至2010年仅存地区14个,占333个地级行政区的5.1%。
地市合并,指“地区”和“地级市”合并。对“地区行政公署”和“地级市政府”同驻一个中心城市的情况合并为一个“地级市”。
“撤地建市”,撤销地区、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城市,成立新的地级市。
“地改市”,改地区建制为地级市建制,新的地级市承袭原地区的辖域。
外部连接
1、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
2、中国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cn
3、维库http://www.wikilib.com
地区在国际上指某地没有任何国家领导,也没有任何国家占领。
乡行政区
简介
地区办事处是北京市区县政府派出的对城乡结合部进行管理的行政机关,也是一种农村地区向城市街道办事处过渡的特殊乡级行政区。地区原来一般都是农村的乡或镇,但后来经发展转变为市区,所以改称地区,但仍保留乡、镇建置,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行政体制,地区办事处与乡镇合署办公。
北京地区办事处一览
朝阳区
南磨房地区、高碑店地区、将台地区、太阳宫地区、小红门地区、十八里店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管庄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东坝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 、来广营地区。
海淀区
万柳地区、东升地区
丰台区
方庄地区,宛平城地区
通州区
永顺地区,梨园地区。
顺义区
仁和地区、后沙峪地区、天竺地区、杨镇地区、牛栏山地区、南法信地区、马坡地区。
房山区
良乡地区,周口店地区,琉璃河地区。
大兴区
亦庄地区办事处、黄村地区办事处、旧宫地区办事处、西红门地区办事处、瀛海地区办事处。
昌平区
南口地区、马池口地区、沙河地区、回龙观地区、东小口地区。
怀柔区
怀柔地区、雁栖地区、庙城地区。
门头沟区
王平地区。
密云县
檀营地区。
铁路地区
名称解释
所谓铁路地区,即铁路单位所在地、铁路单位用地及铁路家属住宅区范围的非政府性的地区。
名词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铁路单位落户各个城市及城镇、乡村,其中铁路单位就建在铁路沿线旁为核心的地区。铁路系统很庞大,为了统一管理和工作需要,铁路把各单位集中建设,铁路职工集中居住形成了以铁路为主的单位、住宅区,物业管理权均归铁路房产建筑段。这就形成了铁路地区。人们把铁路地区简称为”铁路”。
地区特性
虽然铁路地区是非政府性地区,但也具有一定的政府性质。铁路地区的非政府行管理单位即当地的铁路生活部门,为了方便铁路地区的管理,铁路成立了很多铁路自己的生活单位。铁路地区有自己的生活管理单位,如物业、供水供电、以前的归铁路管理的铁通公司(电话)、铁路学校、铁路医院等等。
铁路地区现在的生活管理部门
物业管理部门:铁路房产建筑段(管辖铁路体育场、铁路体育馆、液化气罐站……等等一些生活方面单位)
供水、电力管理部门:铁路给水电段。
广电传媒部门:铁路电视台
铁路地区划归地方的单位
铁通公司
铁路医院
铁路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