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分工

拼音fēn gōng

词义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基本解释

[divide the work;division of labour] 按不同技能或社会要求分别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的工作

社会分工

引证解释

指分别从事各种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工作

邹韬奋萍踪寄语·开端我暂时离开在总务编辑及营业各方面都有得力的同事分工主持我才能放心走 马南邨燕山夜话·磨光了的硬币他们特别强调要把生产资料平均分配无限制地发展小生产减少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

产生和发展

分工是人性中某种倾向的必然结果虽然这种倾向是非常缓慢和逐渐发展起来的

分工是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的人类社会起初只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而出现了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这种自然地产生的分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那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3次社会大分工第1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牧业的劳动者第 2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3次是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在3 次社会大分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见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形成为真实的分工社会分工同自然分工的主要区别是①它不再是按性别和年龄等生理特点局限于家庭范围内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分工而是按劳动类型和形式在社会范围划分的具有广泛性的劳动分工②不再是偶然存在的劳动分工而是具有固定性专业划分的稳定存在的社会性分工③是受着私有制阶级对立制约着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突出地表现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别由不同的人担任在阶级社会中劳动人民被排挤于从事脑力劳动之外社会分工具有明显阶级对立的性质马克思把这种劳动者被迫从事某种劳动固定在一定劳动活动中的专业分工称作旧式分工

社会分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分工决定于生产力水平包括生产工具的类型和特点和生产关系性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分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形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规模狭小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社会分工处于不发达的较低级的阶段封建社会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了阻碍,在工业中,各手工行业内部根本没有实行分工而各手工行业之间的分工也是很少的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的生产领域和生产部门的增加企业或工厂内部分工的出现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复杂的分工体系并把分工扩展到国际范围出现了国家间的分工资本主义的专业化分工使阶级社会分工所具有的固定化的性质获得了自己最充分的表现劳动者个人完全屈从于分工

类型

社会劳动体系中基于协作的专业划分方式 简单的说分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即性别的分工天赋差别的分工等等

社会分工即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分工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社会分工是一个有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复杂体系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各个国家具体情况不同社会分工的体系也不同一般地说社会分工按不同种类内容可区分为①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分工②生产劳动中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分工③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包括一般的分工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大生产领域的分工特殊的分工即同一生产领域不同生产部门的分工个别的分工即企业或工厂内部的分工④精神生产劳动包括政治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文化教育领域之间的分工以及各个领域内部的分工⑤在非生产劳动的分工中包括社会具体管理领域社会服务领域商业贸易领域之间的分工以及各个领域内部的分工⑥社会分工还分为国内社会分工和国际社会分工社会的基本分工和非基本分工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分工之间犬牙交错相互制约社会制度不同各种分工具有的内容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作用

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3页具体表现在①对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分工就是生产力分工是提高劳动效率和技术水平的有力手段分工和联合是互为条件的分工的发展推动着生产过程的统一联合协作形成社会化的生产并不断开辟着新

的生产领域分工发展的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分工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生产力发展程度较低的条件下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一部分人能够有时间专门从事科学文化的活动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没有分工就不会有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②分工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重要条件是阶级社会各种对抗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产生了社会分工使一部分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专门从事政治社会管理成为统治的剥削阶级另一些人因为丧失了生产资料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为被统治被剥削的阶级从而产生了阶级对立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73页分工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以及城乡利益的对立从而也引起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分裂这种自发的分工不是出于自愿的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使人的活动丧失主动性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第31页③固定性的分工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被封闭在狭窄的专业活动范围之内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造成畸形发展的片面的人

分工结果

劳动生产力上的改进以及在劳动生产力指向或应用的任何地方所体现的技能熟练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四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势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我们骤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

第三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分工的结果各个人的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在一种简单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还有改良的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的劳动者中不久自会有人发现一些比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

第四分工随时间积累专业产生的熟练度经验上升为理论等在某个专业的发展上起到良性循环交替的作用

固定性分工的消灭

固定性分工同私有制阶级对立相联系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是必然存在的现象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消灭它也必将归于消灭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是生产的必要环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决不会被消灭相反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得到不断发展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99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