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机构
图书馆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经历近60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鲁西南重要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图书楼
医学信息中心,山东省文献检索二级站。图书馆现设四部一室及新校区分馆,分别为文献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办公室和新校区图书馆。现有馆员2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14人,专科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6人。现有馆舍面积4250平方米,新校区在建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共4个书库、3个报刊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有阅览座位316个,周开放70小时。目前馆藏各类文献总量达68.22余万册,纸质期刊1150种。采购国内最大文献数据库,电子图书24万种,电子期刊3400种,已形成了以医学类重点学科为特色,兼收文理等学科的藏书服务体系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付章丽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孔晓霞
党委委员、副校长袁志勇
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长文
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心臣
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晓露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 锋
历史沿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创建于1950年冬,其前身是平原省卫生学校,由菏泽专员公署卫生科主办。历史沿革
1953年,平原省撤消,菏泽地区划归山东省管辖,学校名称改为山东省菏泽初级卫生学校。
1955年下半年,学校由初级卫生学校升为中级卫生学校,学校名称改为山东省菏泽卫生学校。当年12月正式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菏泽卫生学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改建为“山东省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五年,医疗专业招收初中起点毕业生,同时也招收中专学生。
1962年,停办大专,改办中专。
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被撤消
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并由中专升格为专科学校,命名为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二年制工农兵学员。
1973年,改办中专,学校名称为菏泽地区卫生学校。
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地区卫生学校恢复为专科学校,改名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校名沿用至今。
学习与生活(13张)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单位: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就业岗位:医生、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加强预防医学、社区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超声诊断方向)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上,加强超声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适应基层医院对超声紧缺人才的需要。就业单位: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服务单位等;就业岗位:超声诊断医生、超声技术操作人员。
护理专业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就业岗位: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其中护理专业(涉外护理方向)在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以适应中外医院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求;护理专业(ICU方向)在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加强急、危、重症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当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ICU护理紧缺人才的需求。
助产专业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妇产科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妇产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以及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助产专业人员。就业单位: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就业岗位:助产士、护士。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具有临床检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检验检疫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液中心、海关等;就业岗位:检验师、检验检疫人员。
口腔医学专业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医院、口腔医院等;就业岗位:口腔医生、口腔技术人员
麻醉学专业
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疼痛学、麻醉监测、麻醉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级麻醉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各类医院。就业岗位:麻醉医生。
医药营销专业
我校为适应当前医药市场对营销人员的需求而设立的。该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主干学科:药学、营 销学。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药学知识和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就业单位:大型药厂、医药公司、药店、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就业岗位:大型药厂药品生产、销售、质量控制工作,大型医药公司医疗器械与药品的营销工作,药店药品的销售与管理工作,医院药剂科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的检验、监督工作。
药学专业
我校就业率和升本率都较高的专业。主干学科: 化学、药学、医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基本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就业单位:药厂、医院药剂科、药检所、医药公司或制药企业等;就业岗位:药物的研发人员,医院药剂师,药检人员,药品生产、流通以及国内外贸易医药人员。
医疗保险实务专业
我校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医疗保险人才的急需而设立的。该专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主干学科:医学、管理学、保险学。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疗保险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以及医疗保险经营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医院、政府部门、社会保险机构、商业保险机构等;就业岗位: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人员、政府医疗保险管理人员、保险管理和服务人员。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特色:是我校为适应当前社会对康复医疗技术人才需求而新开设的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能熟练运用康复治疗岗位所需要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基本技术的核心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业方向:在城市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保健、康复等工作。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96人,专任教师48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70人,有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31名学科带头人,1名山东省教学名师、10名山东省优秀教师, 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开设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药营销、医学检验技术、医疗保险实务等9个专业13个专业方向。其中,麻醉学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药理学》、《诊断学》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药理学》《生理学》《诊断学》《生物化学》等为省级精品课程,药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现设有分析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口腔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13个校内实践基地。拥有附属医院3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76所,其中包括上海长海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数十家三级以上医院,实习病床35000余张,另有药厂、药检所等药学专业实习基地5处,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实习基地5处。
所授荣誉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秉承“悬壶济
世、孜孜以求”的校训,为社会培养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近6万人,其中数千名毕业生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当地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和医学界知名专家,许多毕业生担任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领导职务,为我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学校概况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坐落在中国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山东省卫生厅。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平原省卫生学校,其后多次更名,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新世纪以来,在新一届党委领导下,学校明确了“一二三四”的发展思路,启动新校区建设,加大招生和就业力度,强化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建设完工,总占地面积59.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49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5.57万册,电子图书4915GB,纸质期刊2857种,电子期刊3400种,并建立了中国期刊(医药卫生)学术文献二级检索站,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557.40万元。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自2001年以来,我校专升本录取人数和录取率连续10年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同
时,积极改革传统的“本科压缩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基层和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高素质医学技能型人才。2009年12月顺利通过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近年来,先后承担教育部及省、市级科研课题233项,其中,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97项达国内领先水平,105项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27项;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学术专著15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其中主编或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6部。《菏泽医专学报》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办学规模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秉承“悬壶济世、孜孜以求”的校训,为社会培养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才10万多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新世纪以来,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明确了“一二三四”的发展思路,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加大招生和就业力度,强化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校区占地面积70.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3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17.7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4.71万册,电子期刊3400多种,并建立了中国期刊(医药卫生)学术文献二级检索站。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教职工6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4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学校现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药学、医药营销、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疗保险实务、康复治疗技术等9个医药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2个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2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药学专业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助产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有分析实验教学中心、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口腔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13个校内实践基地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80多所。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2001年以来,我校专升本录取人数和录取率连续14年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
学校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近年来,先后承担教育部及省、市级科研课题260项,其中,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28项达国内领先水平,121项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32项;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学术专著160余部,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主编或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5部。《菏泽医专学报》为“高职高专核心期刊”之一,已进入全国十大检索系统。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山东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开辟了与东南亚国家高校的学术交流,从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引进外籍教师从事英语教学,每年选拔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赴英国深造。
学校先后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外界评价
学校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山东大学医学院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进修班教学点,与青海医学院、潍坊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教育临床医学、高级护理本科班。经省政府批准,与加拿大格兰特·迈可伊万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协作关系,每年选派多名优秀学生到加方学习深造,可获取加方学历证书。学校每年接收加方20余名学生的来访学习。
各专业毕业生可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专升本政策升入相应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学制两年,成绩合格可取得普通大学本科学历文凭和学士学位。该校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招生和就业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历年来该校“专升本”工作、山东省英语、计算机统考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连年取得优异成绩,尤其2007年专升本工作更加出色,成绩斐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该校的报到率每年均达到100%,就业率高达85.88%.
2007年该校跨校专升本各专业全线告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居山东省医学类院校第一名,共有647名同学分别被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录取率高达50%,录取比例是山东省医学类专业跨校专升本平均录取率的2.5倍。各专业录取人数分别是:临床医学358人,护理学156人,口腔医学54人,麻醉学31人,药学30人,中医学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