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苏联心理学家从20年代起就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Α.Н.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对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传播学名词
概念
策划是指确定所要追求的结果在哪里,并找到达成这一结果的战略和战术。策划的价值在于,以一个组织的具体任务为焦点,创造一个能完成这些任务的明确的路径。而创造这一路径的中心是,充分了解影响决策的内外部条件[1]。
特征与对象
活动和动作都是以实现预定目的为特征的,但是动作受单一目的的制约。而活动则受一种完整的目的和动机系统的制约。活动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系统。
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的对象。对象有两种:①制约着活动的客观事物;②调节活动的客观事物的心理映象。离开对象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活动总是由需要来推动的,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都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转化,通过活动客体转化为主观映象,而主观映象也是通过活动才转化为客观产物的。内省心理学脱离活动研究意识、行为主义心理学脱离意识去研究行为,都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活动,人认识周围世界,形成人的各种个性品质;反过来,活动本身又受人的心理、意识的调节。这种调节具有不同的水平。肌肉的强度、运动的节律是在感觉和知觉水平上进行的调节,而解决思维课题的活动则是在概念水平上进行的调节。
活动可以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从发生的观点来看,外部活动是原初的,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内部活动又通过外部活动而外化。这两种活动具有共同的结构,可以相互过渡。
人的活动的基本形式有3种:游戏、学习和劳动。这3种形式的活动在人们不同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有一种起着主导作用。例如在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到了学龄期,游戏活动便逐步为学习活动所取代;到了成人期,劳动便成为人的主导活动。
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受教育者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必须从分析他们的活动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作用
1、有能力提供一系列不同的战略作为参考。2、辨别并解决问题,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3、有助于活动保持竞争力。
活动策划通常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活动的整体战略规划;
第二:活动的创意方案;
第三:活动的运行计划。
活动筹备
筹备是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活动筹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团队的组建、活动项目的管理、资源的调度、预算的制定和成本控制等复杂工作。同时还涉及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及活动的营销和赞助。其中,对活动进行项目管理是活动筹备中的重要环节。
活动执行
从本质上说,执行就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它不再是纸上谈兵、天马行空地构思一个方案和计划,而是如何让这些方案和计划落到实处,实现预期的构想。而且随着活动产业的成熟和发展,活动执行的标准化、模式化的工艺流程将是未来活动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