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文中学

校名沿革

时间 主要事件

1871年 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设立教堂时附设的蒙学馆授以四书圣经

1884年 更名为怀里书院设有博学备学成美蒙学诸馆

1888年 增设大学部名为汇文书院扩设了文理神医艺术等科

1902年 校址设在崇文门内船板胡同

1904年 改校名为汇文大学堂

1912年 民国初建又改名为汇文大学校

1918年 汇文大学校大学部与通州协和大学和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迁至海淀区今北京大学校址原校址留下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定名为汇文学校蔡元培先生曾亲自为汇文学校题写校名和校训

1926年 留美归国的爱国民主教育家高凤山博士出任汇文第十任校长汇文中学第一任中国校长

1927年 呈准教育部备案开创了教会学校在中国备案的先例后遵部令改名为京师私立汇文中学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北京沦陷学校被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九中学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北平私立汇文中学

1952年 私立汇文中学由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成为公立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立第二十六中学

1960年 因建设北京火车站校址迁至崇文区培新街6号并在这一年被选定为北京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9年 经北京市政府的批准校名恢复为北京汇文中学

2001年 汇文中学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

建校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871年 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北京崇文门内设立教堂并附设一所蒙学馆教授圣经四书学生四名

1885年 随着学生的增加在蒙学馆的基础上成立了怀理书院设有博学备学成美蒙学诸馆一切重要课程多用英文教授

1888年 成立大学更名为汇文书院取融汇中西文化之精华之意分设文理神医艺术等科

1890年 美国善士十二人在美国纽约开会决定学校在美国立案特别推举留华数人组织本校董事会

1900年 汇文书院被烧

1902年 美国教会又在崇文门内船板胡同内扩大校址一顷多地重新修复校舍

1904年 建筑安德堂用做讲堂取名安德以纪念前校长李安德博士

1905年 学校按部章更名为北京汇文大学堂美国厚德先生捐筑楼房一座用做学生宿舍取名厚德斋

1912年 民国元年学校更名为汇文大学校规模设备更加完美

1913年 美国高林先生捐筑楼房一座用做学生宿舍取名高林斋

1914年 董事会动议合组大学

1918年 汇文大学部与华北协和大学合并定名为燕京大学老校校园内三一八纪念碑

原址留为大学预科及中学二部定名为汇文学校

1919年 学校进步学生高举校旗率先到达天安门广场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6年 3月按教育部规章学校正式交于华人主办留美归国的爱国民主教育家高凤山博士高凤山博士出任校长学校改组完毕一切职员均以华人为主体组织与课程均适合时代教育的趋势3月18日在三·一八惨案中学生唐耀昆谢戡壮烈牺牲11月汇文中学地下党支部在斗争中诞生彭雪枫烈士任当时党支部负责人

1927年 4月校名改为京师私立汇文学校学校以智仁勇为校训后1929年蔡元培先生曾为之题释内容为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并以此书赠汇文中学高凤山校长提出全人教育思想为汇文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将圣经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进而废除并确立校标和校旗

1928年 北伐学校改名为北平私立汇文学校秋初中学生全体编为童子军

1932年 建立秘密组织社会科学联盟建立共青团组织

1946年 2月高凤山博士重新主持校政1947年汇文校园全景

1952年 9月私立汇文中学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改名为北京市立第二十六中学高凤山校长仍继任原职

1954年 校团委和学生会请中国保尔吴运铎同志给全校同学作报告他用七个小时讲了把一切献给党的全部内容争创英雄班的活动开展起来

1956年 学校被定为北京市十所重点校之一

1959年 因建北京火车站二十六中自崇文门内船板胡同迁至崇文门培新街6号建新址

1970年 本校被确定为首批对外开放窗口校

1978年 二十六中被定为北京市重点学校之一

1983年 王力今同志任二十六中校长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1984年 9月9日学校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彭雪枫烈士石雕像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老校大门

力群同志题写碑文怀念我们的革命先烈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同志题写碑文彭雪枫同志永垂不朽

1985年 4月6日成立联合国教科文二十六中俱乐部

1987年 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霍英东发展体育基金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奖

1989年 4月北京二十六中恢复北京汇文中学校名

1992年 8月31日在汇文中学会议室召开首次北京汇文中学董事会会议

1993年 学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1994年 3名外国留学生进入该校学习中文该校开始涉外办学

1996年 被评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进俱乐部

1997年 3月18日该校被崇文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月汇文语言文化学校经北京市教委侨办和公安局批准正式命名成立

学校确立新时期办学思想以人为本重在发展

1998年 4月27日世界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最高级别会议执行理事会开幕式在我校实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7月该校实行建制改革取消初中正式成为了一所北京市重点高中校在汇文校友会筹办的民办公助初中校文汇中学试办一年后定名为北京文汇中学北京汇文中学分校经市区教委社办科批准该校正式成立北京汇文中学培训部11月15日该校天文台正式落成

1999年 5月市区政府批准该校81亩校园扩建总体规划8月该校完成实验楼生物标本廊和教学楼天象厅的建设

2001年学校启动示范校扩建工程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下搬迁学校周边300余户居民和崇文小学校扩大北京汇文中学校园面积改建学生公寓兴建体育馆场

2001年12月北京市教委认定北京汇文中学为首批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1年根据有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停办初中部成为纯高中校

2002年至2007年北京汇文中学学生公寓400米跑道的运动场体育馆含游泳馆相继竣工投入使用

至2007年9月学校建筑面积达57532.43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52453.13平方米成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最大学校

2005年学校恢复初中部招收120名初一新生改革开放以后北京汇文中学实施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和课程设置改革加强教师培养和科研力度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生

2007年11月高三年级杨奕同学在由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香港周凯旋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终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并荣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保送至北京大学

2008年3月杨奕同学在第2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第六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 市长奖5月份赴美国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2008年9月根据北京市崇文区政府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对口支援协议受崇文区政府委托北京汇文中学开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班首批招收25名学生

2008年11月高三年级李思然同学在第八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终评活动中获一等奖并荣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保送至清华大学后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2009年3月李思然同学在在第29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第七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提名奖 2009年7月李仲秋校长退休卸任陈维嘉担任北京汇文中学校长白瑞祥任党总支书记

2009年9月物理特级教师张国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学校硬件建设水平继续得到提升

2009年学校新建通用技术实验室3个完成理化生实验室12个改造项目学校实验教学硬件环境大大改善相关学科教学设施设备得到充实为贯彻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条件

2010年6月学校第六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北京汇文中学阶段发展规划20102013规划确定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学生培养目标

2010年7月根据国务院对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请示的正式批复北京市东城区与崇文区合并设立北京市新的东城区为北京汇文中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至2010年9月汇文中学有教职工191人专任教师128人其中副高级职务68人中级职务69人中高级以上职务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75%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 5人特级教师4人

2010年学校开始规划教学楼重建工程和附属设施加固改造工程

2010年11月学校教学楼重建工程和附属设施加固改造工程开始启动

2010年12月9日东城区政府和朝阳区政府签署协议东城区教委将用弘善家园教育配套设施开办北京汇文中学朝阳学校和汇文实验小学朝阳学校

2010年12月22日东城区丁香胡同小学在140周年校庆大会上正式恢复原校名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2011年7月7日东城区教委正式宣布成立北京汇文中学校区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成为首批联盟校

2011年在全校教职员工努力之下北京汇文中学取得一系列喜人成绩

2011年3月27日高三年级李星煜同学获得第九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2011年4月17日在东城区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北京汇文中学代表队获得中学组获得高中团体第一和初中甲组团体第一6月高三学生马思佳杨凡侯怡然三位学生囊括北京市高考新东城区理科前三名徐成列文科第三名达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线的学生人数列东城区各校之首同时首批招收的黄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班学生全部为理科学生回原籍参加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囊括黄南州理科前三名同年参加高考的来自11个国家的17名国际部学生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7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0人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其中2人同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2011年9月10日北京汇文中学隆重庆祝建校140周年以此为契机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学校建筑

实验楼

汇文中学拥有基本现代化的各学科专用实验室还建有专业演播厅和目前全国中小学最大的科普天文观测台天象演示厅汇文中学的图书馆藏书十万册阅览室可以向学生提供各类报刊230余种并且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学校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用开架阅览室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先进齐全的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丰富的藏书种类繁多的报刊资料开放的网上学习交流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实验楼大楼

教学楼

汇文中学教学楼占地达8607.4拥有基本现代化的各学科专用教室其中行政办公室17间教室办公室18间学生和卫生保健室各一间普通教室63间每个教学班的教室均已安装了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台等多媒体现代化设备并与校园局域网联网为班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学大楼

体育馆

体育馆楼

办公大楼

办公大楼

学生公寓大楼

学生公寓大楼

学校标志

标志风格

北京汇文中学标志为中西合璧古雅与现代结合国际化写意型的点状文字演化标志标志整体上富有立体视觉效果造型美观布局合理艺术感和文化内涵丰富

学校标志

构成元素

本标志由篆体汇文火漆封印造型汇文中学英文名称建校年份圆环五共类元素构成

标志内涵

本标志的深厚文化内涵主要通过标志的色彩构形元素以及其它细节处理来综合展现现仅将部分内涵阐释如下其余部分则由欣赏者以个人视角自行解读

标志的色彩为CO M1 00 Y1 00 K20红色和1 OO%的白色构成红色属有彩色系白色属无彩色系两者组合明度及色相上的对比非常明显 突出主题白色线条的粗细经处理后结合暗红的底色和标志的构形特点使标志更加具有立体感红色是汇文中学师生所喜欢的颜色标志所选用的暗红给人以感性温暖之感使人联想到沉稳热情积极与活力代表汇文中学沉稳而不失热情厚重而不失生机的学校形象纯白色则象征圣洁和宁静符合教育的行业特征远观此标志白色间于红色之间可产生红黄白三色的视觉错觉增加了标志色彩的丰富性标志的整体构形突破了传统徽标常用的圆形布局上篆体汇文"居于中央位置通过构形及色彩上的立体视觉效果加以突出意喻汇文中学在行业内的崇高地位

由外至内由动感到安静由不规则到规则由细线条到粗线条由其他元素到汇文体现了较强的汇聚感象征汇文中学所倡导的融汇天下文化之精华"的发展理念规则与安静是理性的象征而不规则与跃动则象征感性两者不偏废其一则是重视人尊重人的个性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由内至外则给人以激荡传播之感象征汇文中学声名远播八方汇文学子遍布天下的伟大教育成就

标志将诸多的对立要素完美和谐的加以统一昭示着融汇的伟大力量也昭示着汇文的发展之路标志的构形还形似滚滚向前的车轮生生不息的流水整体上又形似一个逗号未完之语象征汇文无限美好的未来和无限的发展标志的诸多含义并没有以很具象的形式加以展现而是以隐寓的方式处理使得标志的内涵主次分明刻意修饰痕迹淡化宛若天成同时此举也增强了标志的可读性为标志的欣赏营造了无限的空间

篆体汇文"是汇文自1927年沿用至今的视觉元素识别性强文化气息浓厚体现汇文中学古雅的学校形象和浓郁的书院气质造型如人的左右脑意寓汇文中学重视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特点即暗指汇文中学得以立校的全人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造型还形似东西半球表明汇文中学国际化的学校形象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栋梁之材"的汇文人形象篆体汇文"的边缘形似一个平置的S大形如太极图给人以汇聚感和包容感象征汇文中学融汇天下文化之精华"平和友好和谐包容生生不息的形象特点

标志的背景取材自火漆封印火漆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欧洲常用于邮件文物法律文本等密封件的防拆而设当前在一些政府性组织中仍有应用火漆封印的中西文化结合背景则意寓汇文中学融汇天下文化之精华"的形象特征同时火漆封印还象征着诚信与品质传达汇文人恪守诚信的高尚品德以及汇文人多才多艺以国家栋梁要求自己的形象特点火漆封印还含有尊重客观之意象征汇文中学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观念火漆的公函应用范围也点明了汇文中学的行业属性

圆能以相对最小的周长涵盖最大的面积其富有包容性的特点恰恰符合汇文中学的形象特征圆的外缘流畅柔和代表汇文中学平和友好的处事态度

Beijing Huiwen Middle School'是汇文中学的英文标准名称将此元素加入到标志中与古雅的篆体汇文"中西结合代表汇文中学融汇精华的理念和国际化的形象特征

1871"是汇文中学的建校年份用于此旨在简洁的表达汇文中学悠久的历史同时间接的表明汇文中学成长于中华民族最动荡的年代见证并参与了中华民族复兴强国的历史进程

学校简介

学校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强调学校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汇文中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融汇整合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材校园一角

学校拥有一支具备较高学历层次敬业精神和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为教学工作方针历年学科竞赛获奖人数升入清华北大人数和高考重点率均名列北京市前列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宽松开放育人的办学特色

汇文中学/div> 北京汇文中学站在教育面向世界的高度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融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是基础教育界最早的对外交流窗口学校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在中国的第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与法国德国丹麦瑞典韩国日本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每年学校的体育馆场

有数百名师生参加互访活动

学校也是北京市首批可招收外籍学生学校之一从1994年成立北京汇文语言文化学校至今陆续接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短期学习者四千余人在读外籍学生有二百多人国际部高考成绩长期稳居我国基础教育对外办学领域第一名

汇文中学中国部设有初高中6个年级共44个教学班学校硬件完善水平一流校园面积53128平方米建筑面积58127.69平方米体育场面积21123平方米体育馆使用面积8766.92平方米是内四城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学学校现有各种专用教室29个普通教室62个专用教室13个学校的体育馆场

实验室14个学校图书馆室藏书总量12万册各类报纸37种各种杂志232种2006年学校获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先进学校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从八五以来汇文中学的干部和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汇文中学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每年都有上百人次获奖全面展示了汇文人的素质与风采

著名校友

学术

启功中国书画家文物鉴赏家鉴定家

贾兰坡著名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古人类学家1929届校友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

王大珩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1932届校友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届校友

林同炎美籍华裔著名结构工程师1927届校友

冯秉铨中国现代电子学家教育家两院院士

林同骥著名力学家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届校友

许宝騄中国现代数学家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科的开创者1928届校友

曾景贤公路及桥梁专家公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拓者

文艺

孙敬修著名儿童教育家令人尊敬的老人1921届校友

吴光宇国画家

郑效洵著名作家

张白山著名翻译家

肖复兴著名作家1966届校友

郝爱民著名相声演员

李菁 (相声演员)北京曲艺相声演员前德云社社员之一

李大同前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

杨晓芳饰演小貂蝉演员吕布与貂蝉

军事

王振干中国著名将领1933届校友

张学思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第一参谋长张学良之弟

彭雪枫中国著名将领

张克侠中国著名将领

余潜中国著名将领

体育

年维泗中国足坛名宿1952届校友

高洪波中国足坛名宿

李彤中国田径跨栏名将

郭瑞龙中国足球教练员

路建人中国足球守门员教练

戚震中国田径名将

政经

邓力群共产党左派人物1935届校友

陈昊苏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1959届校友

汪文涛原国务院参事1934届校友

李沛瑶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2届校友

万国权全国政协副主席1939届校友

赵宁埃森哲公司1994届校友

其他

唐耀昆三·一八惨案烈士

谢戡三·一八惨案烈士

陈仁炳民主人士

朱令1994年清华铊投毒案受害者

历任校长

校名

校长

任职时间

美以美会蒙学馆

贾腓力美国人

1871-1884

怀理书院

白雅各美国人

1884-1888

汇文书院

李安德美国人

1888-1893

汇文大学

刘海澜美国人

1893-1921

达卓志美国人

1921-1922

李天禄

1922-1923

曾学礼美国人

1923-1924

刘芳

1924-1925

曾学理美国人

1925-1926

北平私立汇文学校

高凤山

1926-1941

李鹿生

1941-1942

北京市立第九中学

李荣芳

1942-1943

蒯超

1943-1945

北平私立汇文学校

李荣芳

1945-1946

高凤山

1946-1952

北京市立第二十六中学

张镜

1952-1958

林惠茹

1958-1961

张瑞苾

1961-1962

高万春

1962-1966

蔡公期革委会主任

1974-1978

陶希廉革委会主任

1978-1980

靳邦杰

1980-1983

北京汇文中学1989年

王力今

1983-1997

李仲秋

1997-2009

陈维嘉

2009-

学校校训

汇文校训智仁勇

蔡元培题词

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作为校训1929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以中庸原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题释之并以此书赠汇文学校

对于校训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摘选李仲秋校长的个人理解以供参考

好学近乎智有两层意思第一人应当好学第二人学习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智慧知识是共性的可以复制智慧却是个性的不能复制只有好学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才可能具有智慧聪明也不能等同为智慧聪明是处理事物的能力而智慧是正确处理事物的能力选择一旦错误知识和聪明将比愚昧和无能带来更大的危害汇文的老师们始终努力培养你们好学的精神训练你们思考的习惯就是要养成你们的判断力使你们达到智者不惑的境界

力行近乎仁也有两层意思第一人应该道德高尚有仁爱之心第二道德修养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孔子说仁者不忧为什么仁者能不忧呢?因为仁者无私他能将他人的幸福与自己的幸福看成一体处世不以小我为中心不患得患失因此仁者能襟怀开朗无论得意失意都不怨天尤人蔡元培先生特别强调力行是告诫汇文学子高尚的道德不在于精妙的语言而在于切实的行动关爱他人孝顺父母诚实不欺就像我在不久前的国旗讲话中所说需要汇文人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

知耻近乎勇强调一种反省的精神和改正的勇气使好学与力行能持守坚固的保证因为知不足之耻所以好学因为知贪利自私之耻所以力行善事知耻是勇的前提但还不够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畏气概有人说社会价值已经多元化也就不应该有什么道德标准也有人说既然追求个人利益是正常的自私就应该是人的天性还有人说如果整个社会都欺骗我为什么不可以作弊?这有点像史记屈原列传中渔夫的话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黼其糟而啜其醴?但汇文的学生不能这样汇文的学生应该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中流砥柱什么是中流砥柱?中流砥柱就是激流滔滔我自岿然不动这种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坚定自觉的使命感和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这就是勇者不惧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667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