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环境
教学计划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 或只是学科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育结构不断发生变革,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主张对教学计划的结构实行改革。除了教学以外,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发展体力和增进健康的活动、艺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也应列入教学计划。在工具课和一般科学知识课、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普通教育课和职业教育课之间应相互渗透。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只有必修课而无选修课的单一结构不能适应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和知识多样性的要求,适当增设选修课,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一些选修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必修课。为了防止学生负担过重,须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难度,控制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不同学科和活动的特点,也可适当改变每节课均为40分钟(或45、50分钟)的固定课时制,试验活动课时制。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81年3月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表1)、1981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表4)。 编订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由有关的科学家、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研究编订教学计划,将会提高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见课程)。
计划内容
教学计划1.教学科目的设置: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少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
需要明确的是,学校课程中的学科和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根据学校的任务、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必须掌握的某门科学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是某门 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加工以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则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的提示。课程计划中的各门学科由于它们的对象、任务不同,知识范围、性质也不一样,但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2.学科顺序:课程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同时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同时学的学科之间能相互沟通,并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3.课时分配: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份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课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这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编制原则
1.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2.正确处理课程系统内部的几个基本关系,正确处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以及打好基础-b发展特长之间的关系。
3.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结合。
计划示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属性 | 课程学分 |
0 | 毕业论文 | 必修课 | 毕业论文课 | 8 |
1 | 大学英语1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4 |
2 | 大学英语2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4 |
3 | 大学英语3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4 |
4 | 邓小平理论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3 |
5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3 |
6 | 教育技术基础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2 |
7 | 现代远程学习概论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2 |
8 | 音乐赏析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1 |
9 | 走近医学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2 |
10 | 大学英语(统考) | 其他 | 统考课程 | 0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 | 其他 | 统考课程 | 0 |
12 | 学位英语 | 其他 | 学位外语 | 0 |
13 | 传播学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14 | 公共关系学 | 必修课 | 专业课 | 3 |
15 | 广播电视概论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16 | 广告策划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17 | 广告创意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18 | 广告管理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19 | 广告心理学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0 | 广告学概论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1 | 广告与媒介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2 | 社会学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3 | 市场调查 | 必修课 | 专业课 | 3 |
24 | 视觉传播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5 | 整合营销传播 | 必修课 | 专业课 | 4 |
26 | CI研究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27 | 品牌研究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28 | 视听语言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29 | 网络传播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30 | 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
31 | 新闻理论 | 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