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词目】补报

【拼音】bǔ bào

【拼注音】ㄅㄨˇ ㄅㄠˋ

【解释】1.报答。 2.犹增补。3.高考志愿重新录取。

基本解释

1. [present a supplementary]∶事后报告和续报。

补报调查结果。

2. [repay sb.'s kindness]∶报答别人的好意、帮助、好处。 

引证解释

1. 报答。

汉 蔡邕 《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显著,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水浒传》第八二回:“ 吴用 等再拜称谢道:‘……众弟兄刻骨铭心,难以补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并说 华云 已经亲口允许什么都不要,若是师父肯成就,将来补报的日子长呢。”

2. 犹增补。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四折:“想当日频采桑园,躬收蚕茧,把家私补报。” 

3.高考补报

补报志愿是在录取的过程中进行的,一般是在每个批次的录取最后这一阶段进行,当某个学校无法完成招生计划时就会有降分的情况,至于降多少分要根据学校的计划划线,计划差得多,分数要多一些,计划差得少,降得分就要少一些,但都会给出一个可以补报志愿的资格线,也就是分数线,只有在线内的考生才有资格补报志愿,同时要填报了志愿的考生才有资格补报志愿,凡是线外的考生于没有填报过任何志愿的考生都是没有资格参加补报志愿的。

4、考试补报

考试补报是在考试报名已经截止的情况下,额外开通的报名渠道。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830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