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设计学概论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设计学概论》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作者简介

尹定邦,1940年生于武汉,1957年进入中南美专附中,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设计分院院长、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代理事长、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设计学丛书”主编。已出版专著《设计学概论》、《设计目标论》,发表设计学研究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设计史
二、设计理论
三、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一般看法初步研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五、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一、设计与科技进步
二、设计与科学理论
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一、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二、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三、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四、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二、园林设计
三、家具设计
四、陶瓷设计
五、纺织品与服饰设计
六、工具设计
七、兵器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一、原始时期和古典艺术时期的设计
二、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一、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二、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一、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二、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二、大战后的设计
三、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二、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三、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第五章 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第二节产品设计
一、什么是产品设计
二、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三、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产品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环境设计
一、什么是环境设计
二、环境设计的类型
第六章设计师
第一节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一、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知
二、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第三节设计师的类型
一、横向的分类
二、纵向的分类
第四节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第七章设计批评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二、批评者的多重身分
第二节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第三节设计批评的方式
第四节设计批评的理论
一、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增变
二、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什么是设计学

(一)设计专业需要有美感训练,而不是美学训练。
   现在学院里的设计课,往往都会教很多所谓美学原理。例如:平衡定律、比例、对比、许多老师与学生往往将这些原理以范例,特别是对外国作品的案例学习,而忽略了两点。第一是忽略了作业练习时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令自己感动。第二忽略了自己从小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其实也是充满美感。如果我们设计学习过程中,只以日常少见认识不多的外国作品案例,并养成我们美感的训练,那么这种美感训练是不可能成熟,也不可能有生命的,也不可能有创意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个人的设计风格。
(二)设计需要创意训练,而不只是设计程序、工序训练。
(三)各个分科设计之间是相通的。
   所有的设计专业,不管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工作、广告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插花设计、美容设计等等,可以说所有的设计都是以造形美感的形成为基础,在设计学科或术科上,这些细分的设计其实是相通的,并没有所谓建筑设计专属的基本设计,或产品设计专属的基本设计这样的说法。
(四)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不可分离。
   如果设计学习过程中,所学的”技术,观念,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或是无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不想用到日常生活中,那 ? 这种设计技术,观念,知识,对你以后想在设计界求职发展,也是没有关系。
(五)学习设计会练好脑筋,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的态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