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历史上江苏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元代以前大多分属不同的政区江南古镇
春秋末期苏南地属吴国后勾践灭吴境域并入越国及楚灭越其地又纳入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苏南地区则为秦会稽郡属地秦时以吴县为会稽郡治所相当于首府其后秦又分会稽郡西部地区设鄣郡治鄣县今浙江安吉西北鄣吴镇今南京以及苏南西部地区茅山以西则属于新设立的鄣郡
西汉初年苏南地属吴王刘濞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平七国之乱吴王濞兵败身死吴国除会稽郡则属汉中央直辖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改故鄣郡为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苏南西部地区的秣陵县今江苏南京江宁县今江苏南京江乘县今江苏南京溧阳县今江苏溧阳市胡孰县今属江苏南京句容县今江苏句容等县均属此郡汉成帝元延绥和之际约前8年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其中包括现如今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治所仍然在原会稽郡的治所吴县吴郡所辖属县吴县娄县今昆山东北由拳今嘉兴南 海盐东汉在今平湖东南余杭钱唐今杭州富春今富阳乌程今湖州阳羡今宜兴无锡毗陵今常州曲阿今丹阳丹徒今镇江苏南西部地区的南京以及茅山以西地区仍属丹阳郡
汉末至隋初苏南地域仍然大体分属为丹阳郡和吴郡
唐初平定江南后于武德三年620年改丹阳郡隶属扬州刺史部武德四年(621年)改吴郡为苏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苏南地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年间因江南道辖区过于庞大划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苏南地区改隶于江南东道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析江南东道设浙江西道苏南地区的苏州润州常州等地均纳入浙江西道辖区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属于钱氏吴越国907年-978年南京地区则为南唐国937年-975年国都江宁
北宋960年1127年今南京地区属江南东路境其它苏南地区在北宋时为两浙路境南宋时1127年-1279年则为两浙西路境
元初至元十三年1276年灭南宋苏南隶属于元浙西道宣慰司行政区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设置江浙行省浙西道宣慰司随而废罢苏南诸地改隶属江浙行省
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后江南属于应天巡抚江北江浦六合二县属京师金陵应天府江北属于凤庐巡抚
清代江苏建省后曾有数次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南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属于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管辖江北和南京属于驻扎南京的江宁布政使管辖清末一度在江北清江浦淮安设立江淮巡抚与驻扎苏州的江苏巡抚并立
1927年3月国民政府设上海特别市从江苏省划出同年5月设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从江苏省划出1929年到1949年江苏省会设在镇江汪精卫政权时期江苏省省会迁往苏州但其实际管辖区域限于长江以南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扬州和南京直辖市
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
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划1县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3-4]
null经济
综述
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苏州东方之门
达的区域之一201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根据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标测算的2010全国百强县市名单前十名中江苏占了六席分别是昆山第一江阴第二张家港第三常熟第四吴江第六宜兴第九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全国百强县第一并且这些县市全部集中在江苏苏南地区2011年苏南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占全国的13%和18%境外投资规模超过2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12年苏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达到3.34万亿元比2007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12.0%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37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1.6万美元处于工业化后期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2007年的2.657.839.5调整为2.351.546.2
2012年苏南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89.85亿元比2007年增加1778.94亿元年均增长17.7%
苏南地区近年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简表2010年-2013年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GDP占全国比重 | 人均GDP | 人均GDP/全国人均GDP | 三产业比重 | 服务业比重 |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 人均GDP排名 |
2010年 | 2.48万亿元 | 6.2% | 79501元 | 2.6 | 2.3:54.0:43.7 | 43.7% | --- | 48 |
2011年 | 2.94万亿元 | 6.3% | 90617元 | 2.6 | 2.3:52.9:44.8 | 44.8% | 38.2% | 48 |
2012年 | 3.34万亿元 | 6.4% | 101370元 | 2.64 | 2.351.546.2 | 46.2% | 41.1% | 43 |
2013年 | 3.64万亿元 | 6.4% | 113578元 | 2.70 | --- | --- | --- | 41 |
资料来源江苏省苏南地区政府官网及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信息[9-16]
注人均GDP中人口数据以全国第六次普查为准人均GDP排名是把苏南作为一个经济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在全球中的排名
服务业
2012年苏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5416.80亿元江南水乡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2012年苏南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21.4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755.9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228.80亿美元三资经济对苏南贡献逐年提升2012年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中三资企业实现总产值33587.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8.2%接近半壁江山2012年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三万亿元达到28663.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至41.1%
2012年苏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0元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3.1%2012年苏南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达到5.4万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7%双双步入了相对富裕阶段
名人
苏南地区就是自古是出才子佳人的地方有好山好水好景致名流辈出特别是自明清以来苏南更是盛产文化才子如江南四大才子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二泉映月作者阿炳草圣张旭大数学家华罗庚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钱穆等两院院士也属苏南最多
南京
南京古代名人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画圣顾恺之南朝科学巨匠祖冲之唐朝书法家颜真卿七绝圣手王昌龄清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才子袁枚爱国思想家魏源近现代有陶行知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林散之胡小石等
苏州
苏州古代名人有传奇人物干将莫邪帝王将相吴王伍子胥泰伯孙武韩世忠名臣贤客文天祥王鏊范仲淹翁同龢文人墨客白居易苏舜钦范成大顾炎武书画家张旭以沈周为首的明四家建筑大师故宫设计者蒯祥等近代名人有章太炎俞樾顾颉刚叶圣陶等
无锡
无锡灵山大佛
无锡古代名人有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战国时楚春申君东汉时梁鸿晋无锡画家顾恺元四家之一的画家倪瓒唐代大诗人李绅明代名臣海瑞的老师顾可久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大旅游家徐霞客清初文坛很有诗名的严绳孙大词家陈维崧顾贞观近现代有刘半农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音乐家华秋苹刘天华国学大师钱穆近代教育先驱唐文治当代杰出画家徐悲鸿著名的教育家蒋南翔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顾毓琇经济学家群体陈翰笙孙冶芳薛暮桥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奠基人之一的钱伟长理论物理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周培源被称为当代毕升的计算机专家王选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实业家杨宗濂杨宗瀚荣宗敬荣德生祝大椿周舜卿唐保谦薛南溟等
常州
常州古代名人有南朝齐高帝梁武帝生于古武进县城以主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为代表的萧氏家族在文学史学音乐上造诣颇深明代有吴士争为弟子德望重于江南的教育家谢应芳有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清代出现了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阳湖文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及孟河医派等近现代有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民国时期在学术界享有声誉的有赵元任吴稚晖吴定良等多名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还有被称为常州三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31-32]
镇江
镇江古代名人有著名文人代表李白杜牧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镇江三山
陆游辛弃疾等东晋时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寄奴撰有世说新语的刘义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北宋有科学家沈括制造世界上最早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家苏颂书画家米芾抗金名将宗泽明清两代有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杨一清主持编修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张玉书近代以来有著有铁云藏龟和老残游记的刘鹗著有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马建忠历史学家柳诒徵金融家陈光甫桥梁专家茅以升辛亥广州起义总指挥被南京临时政府追授为上将军的赵声此外丹阳市为三国吴大帝孙权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故里近代有爱国老人马相伯美术家吕凤子当代有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句容市有被誉为医药鼻祖的葛玄晋朝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和医学家葛洪南朝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陶弘景
发展定位
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苏南部分内包含南京和镇江两市南京和镇江山水相连文化同根联系密切宁镇扬地区同城化发展有利两地经济加强南京和镇江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合作和公共事务协作管理推进南京龙潭仙林汤山湖熟与镇江下蜀宝华黄梅郭庄跨界区域共建共享打造要素集聚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的宁镇扬大都市区
苏锡常都市圈
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有紧邻上海资源禀赋相近实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可建设成苏锡常都市圈需加强与上海的全面互动对接强化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城市间轨道交通互连互通共享公共服务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建成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
各市定位
南京
南京市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区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陆空港和信息港联动发展可发挥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作用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中心长江航运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软件名城
无锡
无锡市有实业基础雄厚文化底蕴深厚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成为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
常州
常州市有产业基础较好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基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智慧城市
苏州
苏州市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体制机制完善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有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和创新创业宜居城市
镇江
镇江市有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生态良好的优势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物流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创意生活休闲中心成为现代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文化名城
交通
苏南地区尤其是太湖平原是中国内河航运特别发达的地区航南京秦淮河夜景
道极为密集其中以长江以及京杭大运河为主干大小城镇传统上都临河而建20世纪初清光绪末年铁路运输兴起沪宁铁路贯穿苏南1990年代以后江苏省建成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密度列全国第一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正式通车为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一大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以及城市内部的快速路网建设使城乡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市区实有道路长度1.67万公里比2007年增长了18.4%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已经率先开始地铁投运和建设工作
社会
科教文卫
科技
截止2012年苏南地区拥有530多家科研机构两院院士89人常州天宁寺
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5人占全国的10%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5个成立了国内首个千人计划创投中心2012年苏南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593亿元占全国的8.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1%比2007年提高了0.64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达到32.12万件专利授权量19.30万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4.3倍和7.9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占全国14%左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动力强劲
教育
截止2012年苏南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拥有107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约130万人各类专任教师达到27.95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8%
文化
2012年苏南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6%高于江苏省平均0.46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2007年的23051万册提高到2012年的44543万册
全省13个国家级2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7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多数在苏南6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影视基地均在苏南
卫生
2012年苏南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4.74万张比2007年增长了44.1%苏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岁
人居环境
截止2012年苏南地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苏州博物馆
市群拥有国家园林城市13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4个国家级生态市县区17个生态乡镇176个生态村32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7个是全国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城市最密集的区域太湖治理进展顺利太湖湖体及环湖河流水质稳中趋好形成中国大江大湖综合治理的经验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全国综合交通最发达地区之一2012年苏南地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从2007年的5.37万公顷扩大到7.3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上升至42.9%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2007年的754.3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987.1万吨
社会保障
2012年苏南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2.53%以内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均在97%以上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组织
截至2011年底苏南地区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为13992个占江苏省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数的38%其中社会团体742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565个2006-2011年苏南地区社会组织数量每年以10%以上速度递增尤其是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重点领域的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社会组织体系
文化
苏南是吴文化的故乡千百年来苏南民众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脚踏实地的务实性和吃苦耐劳的坚韧性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文精神
地方文化
吴文化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等以春秋时期建都苏州的吴国为基本条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毗邻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为中心地带形成文化圈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
金陵文化以三国时吴先建京口镇江后移建业南京为契机以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形成文化圈
方言文化
苏南的东部和中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大部分地区是吴语区除无锡太湖公园
沿江部分地区和常州下辖的金坛市大部为江淮方言区镇江下辖的丹阳市丹徒区的东南部以及南京下辖的高淳县亦为吴语区南京的大部分地区除高淳镇江市区和句容扬中两个县级市是江淮方言区镇江是两种方言的过渡地带 历史上原属吴语区因为永嘉南渡衣冠南渡以及后来的历次北方移民迁入沿江的市区方言逐渐转为同扬州话类似的江淮官话而市区东南的丹徒丹阳等地则仍讲吴语南京的情况与之类似但因多次成为帝都北方移民的影响更大在方言上也更加北化戏曲文化
昆曲
苏南地区代表性的戏曲有昆曲常剧锡剧苏州评弹南京白局丹剧等其中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世界19个国家入选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28]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
民俗文化
苏州端午习俗南京秦淮灯会分别代表了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和元宵节等地域特色的文化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仓七夕节金坛柚山放灯节宜兴观蝶节等形式独特的民俗活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南仍然比较活跃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庙会有南京地区祠山庙会妈祖庙会薛城花台会苏州轧神仙庙会无锡泰伯庙会惠山庙会镇江金山寺水陆法会华山庙会九里季子庙会等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
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3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共53项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南段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昆曲古琴艺术虞山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和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吴歌
音乐常州吟诵太仓市的江南丝竹古琴艺术常熟虞山琴派南京金陵琴派南通和镇江的梅庵琴派天宁寺梵呗唱诵玄妙观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戏曲昆曲苏剧锡剧滑稽戏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南京白局
舞蹈高淳东坝大马灯溧水的骆山大龙龙舞竹马蒋塘马灯舞小热昏 常州
杂技金坛抬阁
传统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苏州制扇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市桃花坞木版年画常州梳篦南京剪纸金坛刻纸苏绣无锡精微绣苏州玉雕苏州光福核雕无锡留青竹刻常州留青竹刻惠山泥人苏州泥塑苏州灯彩南京和句容的秦淮灯彩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金坛封缸酒酿造
信息来源根据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官网整理[31-3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苏南/div>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
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地形地貌
苏南地区区内低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有机组合一体东部和中部总体上极为低平为坦荡的太湖平原太湖周围偶尔分布一些孤丘如无锡的惠山328米等西部南京镇江一带丘陵起伏包括南京紫金山448米茅山372米等
气候
苏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京紫峰大厦
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苏南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气象灾害多发等特点苏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省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小年降水变率在12%~24%之间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苏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 mm左右梅雨期内暴雨频发强降水集中
水文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阳澄湖滆湖等其中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调蓄航运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多功能作用长江东西横贯境内长432公里沿江有南京镇江江阴张家港太仓等港口万吨级海轮可直达
人口
2011年苏南地区常住人口3255.95万人人口密度1166人/平方公里是中国平均水平的8.3倍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行政区划
截止2014年7月苏南地区共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5个地级市辖30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
地级市 | 下辖区 | 代管县级市 |
---|---|---|
南京 |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 | 无 |
苏州 | 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工业园区 | 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
无锡 | 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 | 江阴市宜兴市 |
常州 | 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武进区 | 溧阳市金坛市 |
镇江 | 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 | 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
旅游
苏南地区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旅游业发达苏南地区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江苏总数28个的61%14个国家级5A级景区占江苏总数17个的82%
南京是六朝古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尤以其明代文化及民国文化为最其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明孝陵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其园林是江南园林中的经典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无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境内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较多有中华恐龙园嬉戏谷春秋淹城等主题公园和天目湖南山太湖湾等自然风景区
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境内名山遍布人杰地灵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7个南京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镇江市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句容市吴县市现吴中区常州市溧阳市张家港市太仓市金坛市
苏南地区4A级以上景区一览表
级别 | 城市 | 景点 | |||
---|---|---|---|---|---|
世界文化遗产 | 苏州 | 苏州古典园林 | |||
南京 | 明孝陵 | ||||
镇常锡苏 | 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南段 | ||||
国家5A级景区 共14个 | 苏州 | 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 | 周庄古镇 | ||
同里古镇 | 金鸡湖 | 太湖 | 沙家浜·虞山尚湖 | ||
无锡 | 灵山大佛 | 鼋头渚 |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 ||
南京 | 钟山-中山陵园 | 夫子庙-秦淮河 | |||
常州 | 天目湖 | 恐龙城休闲旅游区 | |||
镇江 | 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 ||||
国家4A级景区 共56个 | 苏州 | 香山 | 苏州乐园 | 光福古镇 | 震泽古镇 |
甪直古镇 | 木渎古镇 | 千灯古镇 | 锦溪古镇 | ||
盘门景区 | 西山景区 | 网师园 | 狮子林 | ||
亭林园 | 静思园 | 寒山寺 | 西园戒幢律寺 | ||
白马涧生态园 | 方塔古迹名胜区 | 沙家浜风景区 | 穹窿山 | ||
东山 | 旺山 | ||||
无锡 | 清名桥古运河 | 宜兴陶瓷博物馆 | 善卷洞 | 滨江要塞 | |
蠡园公园 | 薛福成故居 | 龙背山森林公园 | 团氿风景区 | ||
竹海风景区 | 梅园横山风景区 | 陶祖圣境景区 | 崇安寺 | ||
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 | 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 ||||
南京 | 总统府 | 阅江楼 | 朝天宫 | 玄武湖 | |
明文化村阳山碑材 | 梅园新村纪念馆 | 栖霞山 |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 ||
常州 | 亚细亚影视城 | 天目湖南山竹海 | 红梅公园 | 常州市博物馆 | |
服装城购物旅游区 | |||||
镇江 | 茅山 | 焦山 | 南山 | 北固山 | |
金山公园 | 镇江博物馆 | 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和省市旅游局官网信息整理[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