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特点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写法
新闻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要素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 W ”和一个“H” 即Who(何人) 、What(何事)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何因)、How(如何)。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6个因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下面这条新闻,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今天下午2点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
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可读性、准确性。
分类
1.按事实发生状态分:有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
2.按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
3.按新闻发生的地区与影响范围分:有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
4.按新闻事实的材料组合分:有典型新闻、综合新闻、系列新闻。
5.按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分:有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声新闻、音像新闻。
6.按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基本释义
五笔输入:usr ub , usub (词组输入)
翻译:? 朝鲜语:??
英文:news
法文:Nouvelles
中文: 新近听来的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
解释
1.新近听到的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新闻联播唐 李咸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明 陈继儒《安得长者言》:“吴 俗坐定,辄问新闻。此游闲小人,入门之渐,而是非媒孽交搆之端也。”《红楼梦》第一回:“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袁静《伏虎记》第四十回:“连长连长,大新闻哪,你这个大活人成了烈士了!”
2.新知识。
宋 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
3.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
宋 赵升《朝野类要·文书》:“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叛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
4.指报纸。亦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宋教仁《宋渔父日记》:“吾并将此文译为英 、佛 、露 、独 各文,送各国新闻登之。”老舍《茶馆》第二幕:“长辛店 大战的新闻,买报瞧瞧长辛店 大战的新闻!”曹禺《日出》第二幕:“我都想过,画报上一定登那么老大的照片,我的,胡四的,我们俩的,报纸每天登着我们蜜月的新闻。”
5.新版《辞海》的解释为:“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图片新闻、电视新闻等。”
提出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定义
新闻 (一)新闻的性质定义。分两层: 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认识论新闻包括: 感知新闻:进入主体感知系统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媒介新闻:用符号进入媒介系统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
(二)从文体意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新闻也分公众新闻和小道新闻等。
举例介绍
新闻一、雨雪冰冻的灾害
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交通运输严重受阻,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二、两会选举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在北京召开,选举产生了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组成了新一届政府。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三、拉萨发生“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实施打砸抢烧,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8名无辜群众遇难,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这起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 集团及其“藏 青会”操纵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组成部分。
四、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
五、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第29届奥运会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奥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残奥会9月6日至17日举行。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刷新了279项残疾人世界纪录和339项残奥会纪录。
六、中国人太空漫步
2008年9月25日晚,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三位航天员自主出舱。
功能介绍
形成舆论,引导舆论。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从而形成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对社会存在问题.最新消息的流通和人们眼界的拓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宣传作用,传播信息
宣传和新闻一样,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尽管它和新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而宣传传播观念,但是他们都是向受众传播信息,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
机构
新闻传播按介质可分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广告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等几大类。
1、电视传播机构: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娱乐、广告媒体,
2、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方电台,
3、报纸:中国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
4、杂志:人物类《环球人物》、学术类《新闻传播》?、时事类《新周刊》等
5、互联网广告媒体:腾讯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百度新闻、新浪新闻、凤凰资讯、中国新闻网?、网易新闻、红网?等
6、移动互联网媒体:微博、微信,微信、微博属新媒体,是智能移动终端发展的产物。
新闻榜单
2012年《新闻联播》用语榜单
海域管理加强
公布钓鱼岛标准名称并设立三沙市
2012年以来,我国加强海域、海岛管理。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公布。此后,我国陆续完成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所有法律手续。6月21日,《民政部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公告》发布。
雪灾反腐力度加大
薄熙来等高官被查处
201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012年,薄熙来、王立军、刘志军、李春城等一批高官受到党纪国法严处,昭示党和政府反腐败决心与力度加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底发布《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显示:近60%城乡居民对今后5—10年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比2011年略有上升。
“神九”飞天首次对接
“蛟龙”下海创新纪录
2012年6月24日,飞天“神九”与下海“蛟龙”分别创下纪录: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参与飞船实验操作工作的女航天员;同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中国载人深潜的最高纪录。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刷新纪录,下潜至7062米。
建成最大医疗保障网,覆盖人数超13亿
2012年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13亿,覆盖率达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特别是覆盖8.3亿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形成了很好的制度。国家支持8000多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卫生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首艘航母交接入列
歼—15战机展开训练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辽宁舰”交接入列,对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交接入列后,“辽宁舰”继续开展相关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等工作,歼—15战机已顺利进行了起降航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2012年9月26日举行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透露,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阶段性改革任务,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大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30万个。全国已建成各类书屋100多万家。已经和149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等等。
中国经济运行企稳,由缓中趋稳转向筑底企稳
2012年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分别为8.1%、7.6%、7.4%。从这组数字看,中国经济仍在下滑,但积极变化已然发生: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回落幅度收窄,且有些指标增速还在加快;经济预期指标开始回暖;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从三季度的数据,尤其是9月份的主要指标看,国民经济运行企稳的态势比较明显,正由缓中趋稳向筑底企稳转变。
两会选举十八大胜利召开
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2200多名代表来自全国代表来自全国各地,肩负8000多万党员和13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粮食产量“九连增”
2012年12月1日,国家统计局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显示,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实现“九连增”。与此同时,农民增收也实现“九连快”:2012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实际增长12.3%。在2011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的高起点上,2012年财政继续增加“三农”支出,预算达到12287亿元,同比增长17.9%。
出台八项规定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2012年12月4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一致同意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涉及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