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格律

渔家傲上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代表作品

范仲淹〔北宋〕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写作背景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年(1043年)间,曾任山西经略副使兼延州府(今陕西延安)知州。

2、注释译文

(1)注释

【塞下:边境险要之地。风景异:诗人是苏州人。一个“异”字,表示风景与其他地方不同】

渔家傲【衡阳雁去:衡阳今属湖南。相传北雁南飞】

【边声:边塞种种声响。连角起:(边声)随着军中号角声响起来。】

【千嶂:连绵不断的直立山峰。】

【孤城闭:边塞上孤零零的一座城,经常关闭城门。当时,宋军较弱,以防守为主,故“孤城闭”】

【家万里:离家乡有万里之遥。“一杯”与“万里”相对,饱含乡愁】

【燕然未勒:指未建军功。《后汉书·窦宪传》:窦宪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而还。勒:刻。燕然山:即杭爱山,今在蒙古国境内。归无计:胜利而返还不知从何谈

起】

【羌管:羌笛。写“不寐”所闻。霜满地:同上问“相映衬”。写“不寐”所见】

【寐:睡。】

【写将军士兵久戍无功,而远思家乡亲人。】

(2)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3、作品鉴赏

一零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零四零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宋 周邦彦 渔家傲

灰暖香融销永昼。

葡萄架上春藤秀。

由角栏干群雀半。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渔家傲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着酒。

沉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作品鉴赏

此词以大开大阖的结构,明朗蕴藉的意境和精炼传神的语言。抒写闺中女子初恋时的春日情思。词之上片是现境,过片以下三句是实写追思,到二句又收回现境,同时又挽合着昨日相见的回忆。整首词之词境由室内而窗外,而院落,再推向春风杨柳的空间。

上片写的是现境。“灰暖香融销永昼,词境展开于室内,词中男主人公面对香炉,炉中,香料一点一点地销为暖灰。袅为香气,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的流逝着。他显然其味深长地体味着什么。”销永昼“三字,春日之深永,与情思之深永,交融而出。词境是安谧温馨溶溶泄泄的。后来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与此相似,但那是写愁闷,这是写欢愉,读下句便更其明显。”葡萄架上春藤秀。“人物的视境转至窗外。下一”秀“字,窗前初生新叶的葡萄架上,顿时便春意盎然。这番明秀景致的观照,把欢愉的心情充分映衬出来。上句写春日之深永,此句写春色之明秀,皆是静景,下句则写动景,境展向院子里。”曲角栏干群雀斗“,下一”斗“字,写尽鸟雀之欢闹。即反映出其心情之欢愉,又反衬出所居之静谧,从而进一步暗示着那人此时情思之深永。下边两韵,将词境推向更加高远。”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清明后,点时令,时当三月中,同时也是记下一个难忘的时间。歇拍描绘春风骀荡,柳条万缕婆娑起舞于碧空之中。笔致极为明秀欢快。他究竟为何如此愉悦呢?揭示内蕴,是下片。

过片以下三句是追思实写,即不用忆、念一类领字,直接呈示回忆中情景。“日照钗梁欲溜。”一道明亮的阳光照耀这位女子的钗梁上,流转闪烁。这一特写是真实的,它逼真地反映了初次见面的深刻印象。但又是别出心裁的,它比描写美目转盼更富有暗示性象征性,它启示着女子的美丽和自己感受的强烈而不可磨灭。全篇有此一句,精神百倍。“循阶竹粉沾衣袖。”沿阶新竹横斜,当她迎面走来时,竟不觉让竹粉沾上了衣袖。这一描写,暗示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激动。正是因为如此,她甚至于“拂拂面红如着酒”。其实,她是因初次相会的喜悦、幸福还有羞涩而陶醉了。那么,这次相会究竟是何时呢?“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原来,相见就昨日里。沉吟久,不仅将上边逼真如眼着的情景化为回忆,而且交代了上片永昼情思的全部内容。今日整整一天,他都沉浸欢乐的回忆中,足见他与女主人公一样因爱情而陶醉词情至此,已将双方的幸福之感写出,意境臻于圆融美满。

陈迁焯《白雨斋词话》言周词“视飞卿色泽较淡,意态却浓,温韦之外别有独至处。”他又认为:美成词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故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即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味亦尽于此矣。”这些评论,对于赏析此词是有启发的。

相关例词

词名

作者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晏殊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王安石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黄庭坚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朱服
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欧阳修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欧阳修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张元,干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渔家傲·寄仲高陆游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毛泽东,欧阳修

词牌简介

词牌释义

渔家傲【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作法〕 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须协韵。﹝惜香词﹞后段三字句不协韵,实系错误。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虽可通融,故如杨慎词,于后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则非初学者所宜法矣。

词牌概述

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又: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

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渔家傲》不见于唐、五代人词,至北宋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则填此调独多。《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商业积淀

渔家傲这个流行了上千年的词牌,越来越多的呈现在商业用途中,包括钓鱼用品、旅宿、餐饮、食品、服装、网络等等行业,因渔家傲独特的历史因素,渔家傲凭借着耳熟能详的熟悉感和文化深度,越来越扎根于大众心里。

渔家傲的品牌能力越显的有力,很多公司企业为注册渔家傲品牌而煞费苦心。像现代在钓鱼用品行业名列前茅的渔家傲钓具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渔家傲钓具公司成立2009年,仅短短的三年时间就迅速的成长为渔具市场的前列,凭借的就是与渔家傲的完美结合,渔家傲——钓鱼人的骄傲。在现今崇洋媚外、国人思想西化的当今社会,用一个古典的中国的代表性的词牌作为品牌,将中国的文化和企业文化完美结合,将中国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783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