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基本资料
【词目】定位
【拼音】dìng wèi
基本解释
(1) [orient]∶确定方位
决定爬上小屋的屋顶定位
(2) [locate]∶确定或指出的地方;确定场所或界限(如通过勘察)
给这个地产的界限定位
(3) [intersect]∶用三角测量方法确定位置
试图给这二十几个山顶定位
引证解释
1.确定事物的名位。
《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宋?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陛下隆至道,开大明,配天地,立人极,循名定位,以董正治官,千载以来,盛德之事也。”
2.一定的规矩或范围。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 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先王之制礼也,人人纳於轨范之中,自其弱齿,已立制防,洒扫沃盥有常仪,羹食肴胾有定位,緌缨绅佩有恒度。”
3.用仪器等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亦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
4.确定座位次序。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管席者传板报道:‘客齐!’范雎出堂相见,叙礼已毕,送盏定位;两庑下鼓乐交作,竟不呼召须贾。”
科技名词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 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美国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有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LONASS,以及中国北斗星,欧洲伽利略。
信息技术名词
Word中的定位功能
Word中的定位功能主要用于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某个特定页,以Word2010软件为例介绍使用方法:
第1步,打开Word2010长文档,在“开始”功能区的“编辑”分组中单击“查找”按钮右侧的下拉三角按钮,并单击“转到”命令。
第2步,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定位”选项卡的“定位目标”列表中选择“页”选项,然后在“输入页号”编辑框中输入目标页码,并单击“定位”按钮即可。
定位实现
CNC定位的宗旨是:“它作为要参与世界电视媒体竞争的中国特色的世界新闻频道,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通过国际视野、中国观察、即时传播、客观表达来解读世界,以自己独特的品质与风格,让全球受众多一种电视信息选择和资讯认知。”以中国国家国际经济传播战略为基础,以中国视角扎根跨国新闻电视市场,通过“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本土化”的方式一步步取得属于自己的份额,这既是党中央赋予CNC的使命,也是CNC依托新华社的全球采集优势在狭小而拥挤的生存空间里的差异化定位。
在组织形态上,CNC充分依托新华社全球采集网络优势,采用国际上较为通行、高效的电视网形式,通过发展目标地区直属台(子台)、附属台(合作台)的方式,“结台成网”,并借助各类传统渠道和新兴互联网渠道实现对目标受众的覆盖、送达和渗透。
在内容建设上,CNC以“外圆内方”的对外宣传指导思想,用国际语态发声,充分依托新华社167个海外分社和33个国内分社采集丰富的电视新闻节目,力求突出新闻报道、突出电视元素、突出全球传播。并在中东、北非热点区域及美国、西欧传统发达地区与欧美新闻电视频道同台竞技,在其传统优势腹地展开竞争。
在发展路径上,作为跨国电视领域的新军,CNC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起步就搞传统电视、新媒体电视兼容的内容生产体系,而不是先发展传统媒体、再发展新媒体;起步就搞全球采集、全球覆盖、全球传播,向世界报道世界,而不是走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全球的发展路径。
在节目的全球化覆盖上,至2012年11月,CNC的节目已覆盖南美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在全球70多个国家进入家庭、酒店。节目通过卫星网、有线网、无线数字网、互联网及手机网广泛传播,实现了“多屏、多技术渠道、多媒体”传播,传统电视线性播出与新媒体电视碎片化播出同步的效果。
经过2012年以后三年来的发展,CNC按照新华社战略转型“三个拓展”的蓝图,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了多层次的视频终端架构,节目可以覆盖电视、电脑、手机、平板以及户外大屏幕等所有大、中、小屏幕,全媒体形态已显,为加速把CNC打造成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现代国际知名传媒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下一步开拓新的空间提供了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