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名:高中化学[10]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高中化学
丛书名: 5年高考3年模拟
平装: 11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4141774
条形码: 978750414177402, 9787504141774
商品尺寸: 28.8 x 20.4 x 1 cm
商品重量: 340 g
品牌: 北京桃李风华图书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曲一线科学备考?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化学(必修1)(鲁科版)》知识架构思维导图呈现,模块学习方法技巧名师指导,淘金式精选最近几年各地优秀模拟试题,分层式优化设计训练题组定时定量测试。
图书目录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单元回眸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2节电解质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
单元回眸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节碳的多样性
第2节氮的循环
第3节硫的转化
第4节 海水中的元素
单元回眸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1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2节 铝金属材料
第3节复合材料
附录Ι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附录Ⅲ 一些常见元素的英文名称对照表
知识巧记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
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1]
公式总结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2]
水的反应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3.名称中带“水”的物质
(一)、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离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离子:H+,Cl-,ClO-,OH-)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1∶3)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三)、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3]
氧气反应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4]
氢气反应
(1)、锌、镁、铁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钠、镁、铁等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水反应
(4)、钠(钾、镁、铝)与醇类反应
(5)、焦碳与水高温反应
(6)、电解水
(7)、甲烷高温分解
其中(1)、(2)适用于实验室等少量氢气的制取;(5)、(7)可用于工业制氢;(6)可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来源。[5]
离子方程式运用总结
一、碱与酸酐的反应
多酸的酸酐与碱反应,酸酐少量生成正盐,酸酐过量生成酸式盐。
1、CO2与NaO
少量CO2:CO2+2OH-==CO32-+H2O
过量CO2:CO2+OH-==HCO3-
此外,当CO2通入NaAlO2、Ca(ClO)2、Na2SiO3等溶液中时,CO2少量生成碳酸盐,过量生成碳酸氢盐。不过有一个例外,当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无论CO2少量还是过量,均生成碳酸氢钠,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酸性的缘故。
类似的还有:SO2、H2S等通入到碱液中。
二、氢氧化铝的两性
2、AlCl3与NaOH
少量NaOH:Al3++3OH-==Al(OH)3↓
过量NaOH:Al3++4OH-==AlO2-+2H2O
3、NaAlO2与HCl
少量HCl:AlO2-+H++H2O==Al(OH)3↓
过量HCl:AlO2-+4H+==Al3++2H2O
所以,以NaAlO2 或AlCl3为原料制备Al(OH)3沉淀,一定控制好酸碱的用量。
三、酸式盐与碱
4、NaHSO4和Ba(OH)2
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
SO42-沉淀完全++SO42-+Ba2++OH-==H2O+BaSO4↓
5、NaHCO3和Ca(OH)2
石灰水少量: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石灰水过量:Ca2++OH-+HCO3-==CaCO3↓+H2O
6、Ca(HCO3)2和Ca(OH)2
石灰水少量或过量:Ca2++OH-+HCO3-==CaCO3↓+H2O
7、Mg(HCO3)2和NaOH
NaOH少量:Mg2++2OH-==Mg(OH)2↓
NaOH过量: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方法:少量物质定为1,且符合组成关系,过量物质需要多少写多少。
四、复盐与碱
8、KAl(SO4)2和Ba(OH)2
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Al3+沉淀完全):
2Al3++3Ba2++3SO42-+6OH-==2Al(OH)3↓+3BaSO4↓
沉淀的质量最大(SO42-沉淀完全):
Al3++2Ba2++2SO42-+4OH-==AlO2-+2BaSO4↓+2H2O
KAl(SO4)2和Ba(OH)2 1:1反应
2Al3++3Ba2++3SO42-+6OH-==2Al(OH)3↓+3BaSO4↓
方法:先确定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离子的反应实质确定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
五、氧化还原顺序问题
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先和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先和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
9、FeBr2溶液中通入Cl2(Fe2+比Br-还原性强)
少量Cl2:2Fe2++Cl2==2Fe3++2Cl-
过量Cl2:2Fe2++Br-+3Cl2==2Fe3++2Br2+6Cl-
50%Br—被氧化:2Fe2++2Br-+2Cl2==2Fe3++Br2+4Cl-
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I-比Fe2+还原性强)2I-+Cl2==I2+2Cl-
10、FeCl3和Zn
少量Zn:2Fe3++Zn==2Fe2++Zn2+
过量Zn:2Fe3++3Zn==2Fe+3Zn2+[6]
离子共存问题小结
一.“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
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四.“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共存(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例4.若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正确选项应满足在酸性或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五.“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型
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3+与S2-、SO32-、HSO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A项中H+、NO3-、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项。
跟踪训练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I-、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OH-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2-、CO32-
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1、C 2、B[7]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8]
方程式书写方法
一、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例:2KClO3=2KCl + 3O2↑
2、有离子生成的反应可以写离子方程式
例:2Na+2H2O=2NaOH+H2↑
二、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拆分原则
1、单质、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
例:Cu SNa2O SO2 H2O等
2、弱碱、弱酸及其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例:HAc HF H2S HClO NH3.H2O HS- HCO3- 、HSO3- 、S2O32- 、HPO42- 、H2PO4-
3、难溶物质(↓)、挥发性物质(↑)写化学式,生成物中有H2CO3、H2SO3一定要分开写
三、书写方法和步骤:
方法步骤 实例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改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写离子 Ba2++2Cl- +2Na++SO42- == BaSO4↓+ 2Na++2Cl-
删删去无反应的离子 Ba2+ +SO42- == BaSO4↓
查微粒个数、电荷总数前后是否相等
四、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必须考虑以下几条原则
1、依据物质反应的客观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
3、电荷守恒原理
4、氧化还原反应必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原理
五、有关离子反应的题型
1.根据化学方程式写离子方程式
2.根据离子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
3.有关离子共存的问题
4.判断生成物化合价的问题[9]
考点例析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其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也是高考中常见的热点,现将考查硝酸强氧化性的知识要点及题型归类分析如下:
一、考查硝酸与指示剂(或试纸)的变色情况
知识要点: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先变红(酸性引起),微热后褪色(强氧化性引起);而稀硝酸则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之褪色,因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如浓硝酸强,不能将石蕊氧化。
例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65%的硝酸,98.3%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
A. 白 红 白 B. 红 黑 红
C. 红 红 红 D. 白 黑 白
解析:因上述两酸均为浓酸,均具有强氧化性,新制氯水中含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浓硫酸还表现出脱水性,所以应选D。
二、考查气体制取及装置的选择
(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其来制取还原性气体(如:H2S、SO2、HI、HBr等);(2)因NO3-的氧化性强于H+,所以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会产生 H2;(3)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橡胶制品有强腐蚀作用,所以制取HNO3时常用曲颈玻璃仪器,涉及连接仪器的胶管应尽可能短,尽可能使两玻璃接口非常接近,盛放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等。
例2.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1)氢氧化钠固体(2)醋酸钠固体 (3)氯化钠溶液 (4)水 (5)硝酸钾溶液
A. (1)(2)(3) B. (2)(3)(4)
C. (3)(4)(5) D. (1)(3)(5)
解析:要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H2的总量,可以稀释,也可将强酸转化为弱酸。(1)氢氧化钠要消耗盐酸,(2)醋酸钠固体能将强酸转化为弱酸,(3)、(4)相当于稀释,加(5)相当于溶液中有硝酸,将不再产生H2,所以应选B。
三、考查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钝化现象
知识要点:铁、铝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均可发生钝化。
例3. 欲迅速除去铝壶中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佳的方法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浓盐酸 B. 稀硝酸 C. 冷的浓硫酸 D. 冷的浓硝酸
解析:该题加入试剂必须满足:不但能与水垢(CaCO3、Mg(OH)2)反应,而且要求不能与铝反应。因浓盐酸和稀硝酸均与铝反应,冷的浓硫酸尽管使铝钝化,但与CaCO3反应不彻底(生成难溶物CaSO4),冷的浓硝酸不但能与水垢反应,还可使铝钝化,所以应选D。
四、考查硝酸对金属的溶解情况
知识要点:(1)Pt、Au不与硝酸反应,只溶于王水。(2)一般情况下,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
例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屡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 测密度 B. 放入硝酸中 C. 放入盐酸中 D. 观察外观
解析:铜锌合金与金的密度不同;合金放入硝酸中会全部溶解;合金放入盐酸中会部分溶解;而金在硝酸或盐酸中不会溶解无明显变化,即A、B、C均能区别其真伪,所以应选D。
五、考查与NO3-有关的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
知识要点:NO3-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氧化性极弱,通常认为不显氧化性;而NO3-在酸性溶液中将会显示极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许多具有还原性的微粒(如:S2-、HS-、I-、Br-、HSO3-、SO32-、Fe2+等),使之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例5.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是( )。
A. NH4+、K+、Na+、CO32- B. K+、Na+、Fe2+、NO3-
C. NH4+、K+、Na+、CO32-、AlO2- D.NH4+、K+、Na+、NO3-、I-
解析:本题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点:(1)酸性环境,(2)无色溶液,(3)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A、C中由于CO32-、HCO3-、AlO2-与H+作用均属非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而B、D中NO3-与H+共同作用均可氧化Fe2+与I-而不能共存,但B溶液中Fe2+有色,所以只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