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实验室,太赫兹光电子学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电子学实验室,学习与认知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太赫兹波普与成像重点实验室
工程中心: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生态过程分中心,空间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基地:
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全国省属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综合时间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
教育部首都师范大学课程研究和发展中心,教育部国家汉办HSK考试(文秘)研发中心
北京地区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北京创新研究基地,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培训中心。
科研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设有90余个研究所(中心),建有北京市大学科技园。获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14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22项,“973”计划合作项目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北京市科学进步奖1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91项。2012至2013学年度科研项目总经费9,066万元。
首都师范大学从1996年到2005年,完成著作1111部,发表论文35194篇,其中202篇(到2004年)被SCI(E)收录,63篇被EI收录,获得6项发明专利权,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社科奖12项,部社科一等奖1项,部社科三等奖3,北京市社科一等奖12项,北京市社科二等奖58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编辑出版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高教研究》、《教育艺术》等。
馆藏资源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于1954年建立,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共有各类图书文献889万余册(件):印刷型文献287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230万余册(1949年以前出版的图书17万册,线装书7000余种,含善本书376种),外文图书27万余册,中文期刊合订册27万余册,外文期刊合订册3.3万册;电子图书(包括电子版学位论文)582万余册、电子期刊16万余册;购买非书刊类数据库88个,自建数据库40个。(以上数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
校区介绍
校区 | 地址 | 邮编 |
---|---|---|
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 |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 100048 |
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 |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 | 100089 |
首都师范大学北二区 |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6号 | 100048 |
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校区 | 海淀区,通慧寺,1号 | 100080 |
首都师范大学东校区 | 北京市海淀区阜外白堆子甲23号 | 100037 |
首都师范大学,通州,部 | 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50号 | 101199 |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 | 北京市,良乡高教园区 | 102401 |
备注:
校本部:可以乘坐北京地铁6号线,在花园桥站下,D2出口。
北一区:同样可以坐北京地铁6号线,在花园桥站下,A口出来,先右拐(不到5m),然后左拐,走到头,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再次右拐。
北二区:北一区过天桥即可。
东校区:坐地铁9号线在白堆子站下车,A口出,右拐即到。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凌莎 | 1954年至1958年 | 凌莎 | 1954年至1958年 |
杨伯箴 | 1962年至1964年 | 鲍城吉 | 1958年至1961年 |
冯佩之 | 1965年至1968年 | 杨伯箴 | 1961年至1964年 |
崔耀先 | 1973年至1983年 | 冯佩之 | 1965年至1968年 |
仓孝和 | 1983年至1984年 | 崔耀先 | 1977年至1983年 |
杨传纬 | 1984年至1989年 | 何钊 | 1983年至1988年 |
林培黎 | 1993年4月至1997年8月 | 林培黎 | 1988年至1993年,4月 |
齐世荣 | 1989年8月至1993年4月 | 于洸 | 1993年4月至1997年8月 |
杨学礼 | 1997年8月至2001年11月 | 牛继升 | 1997年8月至2001年1月 |
许祥源 | 2001年11月至2007年7月 | 谢维和 | 2002年4月至2004年2月 |
刘新成 | 2007年7月至今 | 刘利民 | 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 |
宫辉力 | 2013年11月 | 许祥源 | 2004年2月至2004年12月 |
张雪 | 2006年7月至今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宫辉力 |
副校长 | 周建设,马常,何奕騉,沈千帆,孟繁华,邱运华 |
党委书记 | 张雪 |
党委副书记 | 林蓉蓉,缪劲翔 |
纪委书记 | 潘亮 |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学校下设21个院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基础学部 |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 |
附属学校
首都师大附中,首都师大附属育新学校,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等。
首都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首都师大附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之一。
本科类:哲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录音艺术、美术学、设计学类;
专科类:文化教育、学前教育。
师资力量
教师概况
截至2014年,学校现有教职工2,599人,在1,515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298人,副高职称人数539人,博士847人,硕士499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学校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6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项目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7人,入选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1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40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10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2人,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计划31个,北京市科技新星34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176人,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入选人员56人,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人员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学校另有59名教师荣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和科研奖。
创新团队
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学术创新团队
入选年份 | 团队名称 | 团队带头人 |
2005年 | 1,基础数学 | 方福全 |
2,三维空间,信息获取技术,与应用处理技术 | 宫辉力 | |
3,世界史 | 徐,蓝 | |
4,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左东岭 | |
5,现代,工笔画,创作与教学 | 孙志钧 | |
6,中国书法研究(补) | 叶培贵 | |
2006年 | 1,太赫兹,波谱,和成像 | 张存林 |
2,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创新 | 叶险明 | |
3,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与政策 | 孟繁华 | |
2007年 | 1,细胞技术 | 许兴智 |
2,基础教育实践与研究 | 王尚志 |
杰出人才
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匡廷云、林群、刘先林、杨国桢、张杰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
宫辉力
长江学者
方复全、戎小春
特聘教授
方福全、李乐攻、刘兆理、许兴智、邹向宏
外籍教师
2008年在校任职外籍教师
序号 | 授课单位 | 国籍 | 性别 | 姓(英文) | 名(英文) | 姓名(中文) |
1 | 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 美国 | 男 | LISTON | GUY,MICHAEL | 里斯顿 |
2 | 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 英国 | 男 | MUHAMMAD,ZAHER | JAMAL,ABDUL,NASSER | 扬帆 |
3 | 外国语学院英教系 | 澳大利亚 | 女 | MARILYN | BURKE | 白美玲 |
4 | 外国语学院英教系 | 美国 | 男 | CASNER | JAMES,PARTICK | 詹姆斯 |
5 | 外国语学院英文系 | 美国 | 女 | LITTLEWOOD | MISTY,DAWN | 韦明诗 |
6 |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 德国 | 女 | BOLCK | MARTINA | 玛蒂娜 |
7 | 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 法国 | 女 | BARJOU | Nathalie,Madeleine,Marie | 巴尔,茹 |
8 |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 日本 | 男 | MINE | TOSHIHIKO | 峰敏彦 |
9 | 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 日本 | 女 | SERA | EMI | 世,罗惠,巳 |
10 | 外国语学院西语系 | 西班牙 | 男 | SANCHEZ,SOMOLINOS | CARLOS | 卡洛斯 |
11 | 数学科学学院 | 美国 | 男 | RONG | XIAOCHUN | 戎小春 |
12 | 数学科学学院 | 加拿大 | 男 | HUANG | DEHUA | 黄德华 |
13 | 大学英语教研部 | 美国 | 男 | HALL | DOUGAS,EUGENE | 倪,声 |
14 | 外国语学院 | 奥地利 | 女 | DR,WINKLEHNER | BRIGITTE | 温克琳娜 |
15 | 国际文化学院 | 美国 | 男 | MOSER | DAVID,JAMES | 莫大伟 |
16 | 国际文化学院 | 美国 | 男 | TEN,HARMSEL | WAYNE,ALAN | 田伟恩 |
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211工程”重点学科
序号 | 学 科 名 称 | 所在院系 |
1 | 首都基础教育创新与现代化 | 教科院,教育技术,系 |
2 | 中外历史与文明 | 历史系 |
3 | 中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文化 | 文学院 |
4 | 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研究 | 政法学院 |
5 | 艺术教育与艺术理论 | 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
6 | 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系 |
7 | 遗传与生物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8 | 城市地理信息,技术与首都圈,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9 | 光物理,科学与技术 | 物理系 |
序号 | 学科名称 | 学科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基础数学 | 李庆忠 | 2007 | 教研函,4号 |
2 | 植物学 | 何奕昆 | 2007 | 教研函,4号 |
3 | 中国古代文学 | 赵敏俐 | 2007 | 教研函,4号 |
4 | 世界史 | 徐蓝 | 2007 | 教研函,4号 |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 学 科 名 称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数字文献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2 | 数学与信息技术 | 2010年5月 | 京教研[,2010],14号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 学 科 名 称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数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序号 | 学科名称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2 | 文艺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3 | 汉语言文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4 | 俄语言文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5 | 音乐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6 | 中国古代史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7 | 中国近代史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8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9 | 遗传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10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2002年5月 | 京教研[,2002],12号 |
11 | 美术学 | 2002年5月 | 京教研[,2002],12号 |
12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0年5月 | 京教研[,2010],14号 |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 | 学 科 名 称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教育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2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 | 学 科 名 称 | 批准时间 | 文号 |
1 | 宗教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3 | 基础心理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4 | 光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5 | 物理化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6 | 细胞生物学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7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10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11 | 旅游管理 | 2008年4月 | 京教研[,2008],4号 |
8 | 自然地理学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号 |
9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号 |
12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号 |
13 | 分析化学 | 2002年9月 | 京教研[,2002],23号 |
优势学科
除4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基础数学,植物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史),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英语,西班牙语,软件工程,生物学等学科专业也较具实力。其中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各专业水平全国一流。
专业排名
《2012年教育学专业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排名第6
《2013-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8。
《2013-2014年心理学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2。
《2013-2014年世界史专业排名》中,排名第2(次于北京大学)。
《2013-201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4。
《2013-2014年英语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4。
《2013-2014年地理科学类专业排名》中,排名第11。
《2013-2014年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排名》中,排名第9(前8名依次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2013-2014年音乐学专业排名》中,排名第3(次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2013-2014年美术学类专业排名》中,排名第3(次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占地约1,500亩,建筑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94,610余万元。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各类学生总数29,396人,其中,全日制专科生102人,本科生10,271人,硕士研究生4,786人,博士研究生505人,成人教育学生13,097,外国留学生635人。
学校在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57部、北京高等教育经典教材1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7人;2008年该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在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含合作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68项。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电子竞赛、英语演讲等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比赛中均获得了多项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8项,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9项。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截止至2014年,该校已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9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秘鲁皮乌拉大学、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和德国不来梅科技大学等6所国外院校合作开办了孔子学院。同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联合培养了477名教育硕士。2006年至2014年03月,共派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2,082人次进行转学分课程学习或带薪实习。2006年至今,参加国(境)外访学、培训进修、国际会议的教师达2,584人次左右,学生851人次。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院校之一,也是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教育部授予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也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基地”。
文化传统
校训
首都师范大学校训前半句“为学为师”很好的诠释了作为师范院校,一个学校秉持的办学宗旨:应该是以传播知识,探究学问为主;在此之上,教书育人。而校训的下半句“求实求新”意在说明作为一个负责的学校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行动指南,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只有时刻保持一颗新异的心,才不至于落为人后。
校徽
在首都师范大学校徽上可以看到师大创校时间;并且配有半圆形的学校英文翻译,阐释了师大的名称,在校徽的正中心是一本铺开的书籍,意在表明大学的本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
校歌
沐浴着北京的朝阳,首都师大桃李芬芳。学子播种美好的希望,青春点燃远大的理想。啊,首都师大,你是学子的母亲。首都师大,你是智慧的海洋。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如同破浪的双桨。首都师大,我们同你一起远航!
伴随着祖国的步伐,首都师大前程辉煌。汗水滋润教育的沃土,心血铸就伟大的栋梁。啊,首都师大,你是学子的母亲。首都师大,你是知识的殿堂。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化作腾飞的翅膀。首都师大,我们同你一起高翔!
历史沿革
首都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
1954年北京师范学院创建;
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并入北京师范学院;
195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升格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
1960年北京艺术学院创建;
1961年由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并入北京艺术学院;
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与外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1978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创建;
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创建;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北京师范大学二分校合并组建北京师范大学分校;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外语职业师范学院)等24所分校合并组建首都师范大学。
特色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深入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拥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优秀的心理素质,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技能,能胜任并且适应中等数学教育工作、学校管理工作以及其它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遥感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10年获批的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包括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政府管理与决策、城市规划、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该专业是在空间科学、地球科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现代地理学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许多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