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又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闻名海内外的古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全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1]

地理位置

河南,位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 之间,地处沿海与中西部结合部,东接江苏、山东、安徽,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华北平原南部;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河南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省区市第17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在全省面积中,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自然气候

气候条件

河南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母亲河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省境中南部淮河,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河南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全省修建水库2347座,总库容270亿立方米。各城市均傍水而建,如黄河、洛水、南阳白河、浉河、平西湖、南湾湖、淇水、天泉湖等。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

自然资源

河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铸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铝土矿、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锂、铯、电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旅游景区

风景名胜

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郑州登封市,河南嵩山峻极于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被认为是“万山之宗欤”。“嵩”者“高”“山”也,嵩山海拔1492米。嵩山地区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文明,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址。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历史学者称赞为“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山上有民国时期世界各国建筑群、总统行馆等人文景观。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中原独秀——尧山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顶山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部,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乡,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列子》记载和毛泽东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洛阳嵩县境内,白云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众多旅行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南阳西峡县,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奇峰竞秀,满目涌翠。

文物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

南召猿人、许昌人、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

黄帝故里: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河南安阳殷墟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商丘古城:商丘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白马寺: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袁家山:又称小蓬莱、吕祖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丘睢县,是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形建筑群,明清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记录甚详。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是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商丘在北宋时为陪都,称南京应天府。

红旗渠:位于安阳林州,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

开封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开封(现在龙亭所在地)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衙署。随着时间的推进,河南开封龙亭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为皇宫,1953 年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开封铁塔:铁塔以其卓绝的建筑艺术和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它设计精巧,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塔砖饰以飞天、麒麟等数十种图案,砖与砖之间如同赴凿,有沟有槽,垒砌严密合缝。建成九百多年来,历经战火、水患、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令建筑专家和游人叹为观止。

开封府: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

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8处11项历史建筑,2010年8月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宣布“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有古建筑514间;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观星台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东汉三阙是中国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分别是中国古建筑1号、2号和3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回音建筑之———蛤蟆塔

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面南,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塔高26.5米,塔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佛龛、窗洞,翼角下有风铎(铁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塔内有塔心室和梯道,可以登临远眺,观赏“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景。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叩石或击掌越响、越快,这种蛤蟆叫的声音也就越逼真、响亮,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其实,塔内蛙鸣之声出自回声原理。该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同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

旅游指南

特产

土特产:开封西瓜、南阳黄牛、原阳大米、郑州烩面新郑大枣、杞县及中牟大蒜、洛阳樱桃、信阳毛尖、郑州蜜桃、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济源薄皮核桃、林县山楂、内乡山茱萸、西峡琥珀、西峡香菇、民权葡萄、永城辣椒、宁陵酥梨、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怀药、武陟油茶。

名吃:郑州烩面、洛阳水席、开封包子、洛阳牡丹燕菜、安阳道口烧鸡、西华逍遥胡辣汤、潢川贡面、偃师银条、驻马店小磨香油。

艺术品:汴绣、宋绣、驻马店麦草画、汝阳刘毛笔、罗店麦草画。

名贵花种: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商丘月季、信阳桂花。

历史文化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00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三皇五帝燧人氏,定都商丘,开创华夏人类文明;神农氏,建都商丘的古代帝王;伏羲氏,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轩辕氏(即黄帝,居五帝之首),出生、创业、定都于新郑;高辛氏(即帝喾),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夏朝夏是中国第一个朝代,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三个: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郑州登封)。
商朝商朝曾多次迁都,第一商都为商丘,还有四个: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朝歌(鹤壁淇县)。
西周西周的国都有两个,一个是镐京(在今陕西),另一个是洛阳。
东周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持续时间达数百年。
西汉西汉的主要国都是长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阳。
东汉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几年。
曹魏曹魏早期定都许昌,后来曹丕定都洛阳。
西晋西晋定都洛阳。西晋末年皇帝被挟持到长安几年。
北魏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唐的主要国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晚唐时朱温把唐朝皇帝挟持到洛阳,定都洛阳。
武周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阳,称洛阳为神都洛阳。
后梁后梁定都开封,后迁洛阳。
后唐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后晋定都开封,曾短期迁都洛阳。
后汉后汉定都开封。
后周后周定都开封。
北宋北宋定都开封。
南宋南宋初定都商丘,后迁都杭州。
金曾迁都中都(北京),后期迁都南京(开封)。
楚国始都在古丹阳(河南)淅川,后迁都陈郢(周口淮阳)。

先秦时期

裴李岗文化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发现于中国新郑裴李岗在远古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中国黄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区就有多种形式的文化发源和发展,现考古发掘出的有裴李岗文化,和贾湖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约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间,由于最早在河南郑州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

贾湖遗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贾湖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面积约55000平方米,于1979年秋贾湖村民修筑护村堤期间,村小学师生在取土坑内开荒种地时发现。贾湖文化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作为9000年前人类文化的象征,贾湖文化是人类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1921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三门峡地区渑池的仰韶村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起始点。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龙山文化处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尽相同,所以又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类型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文化。其中河南的淮阳、登封、、郾城、辉县有夏代龙山文化城堡遗址。这一时期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址的发现。如在山东地区,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日照尧王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城址,阳谷、东阿、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则发现有淮阳平粮台城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的二里头遗址而得名。时间为大约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地域范围为河南中、西部的郑州、洛阳附近和伊河、洛河、颍河、汝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一带。 1952年,河南登封的玉村遗址被发现,这是最早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当时并未对此类型的文化进行命名。该文化因1956年发掘郑州洛达庙遗址而曾一度被命名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起发掘二里头遗址以后,由于其更具典型性,因此这种类型的遗存便被更名为“二里头文化”。 目前二里头文化已经发现近百处遗址,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等。

夏朝(前21世纪 - 前16世纪)也以今河南为中心,中国史书记载的最古老的部落联盟国家,中国史上最早的奴隶制世袭王朝。它经历多次迁都,由偃师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建都,后迁都阳城(今河南郑州洛阳登封),后迁都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也以今河南为中心,它的主要都城殷,就位于今天的安阳。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安阳殷墟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前11世纪,西面的周消灭了商朝,建都于今陕西西安附近。前771年迁都雒邑,开始分裂动荡的东周时期,那时今河南地域属许多小国,如戴国、陈国、蔡国、曹国、郑国、卫国和宋国。北面的强国晋国后来分为三个国家,其中韩国 (战国)的都城新郑和魏国的都城大梁(开封)都在今天河南境内。南面的强国楚国也在河南南部拥有南阳等地域。最终,在前221年,西面的秦国消灭了所有诸侯国,形成了统一的中国。

汉朝时,这里属于豫州。后汉(25年-220年)建都洛阳。东汉末年,曹操以许昌为基地逐步剿平中原各路军阀,220年,其子曹丕建立魏国(三国之一),45年后被西晋(266年-316年)取代。魏和西晋都定都洛阳。

4世纪起入侵的游牧民族在北中国建立了五胡十六国,其中包括汉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和后秦。这一时期的王朝包括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建都于今安阳(即邺城)[3]。439年北魏(386年-534年)统一了北方,孝文帝太和九年(493年)将首都迁到洛阳。并开始在南郊修建龙门石窟。

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登基后,在洛阳大修宫殿园林和扩建洛阳城,并开挖大运河。不久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唐朝定都长安,沿袭隋朝也把洛阳定为东都(陪都)。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唐朝首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

在隋末民变、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时,今河南地域是遭受战争破坏的最严重的地区。

武周,在690年,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称洛阳为神都洛阳,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还都长安。

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梁王朱温篡位,朱温把唐朝皇帝由长安挟持到洛阳,定都洛阳,在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至此,立国289年、传20帝的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后唐定都洛阳。

北宋时首都位于东京城。此时的河南地域属于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和开封府路。北宋末期的开封府东京城,又称汴梁、汴京(今开封),人口有一百多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最繁荣和最壮丽的城市,宋徽宗宣和年间的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当时东京城的繁华和壮丽,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靖康二年(1127年)—建炎四年(1130年),来自于今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的大金国的侵略军从燕云十六州一直入侵到江西赣州和浙江明州。有数百万难民迁往南方。该区成为金朝南京府路和河南东西路管辖,在金朝盛时依然是金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194年,黄河改道,从今天江苏北部挤占淮河河道入海。1214年,在金朝受到蒙古帝国频繁入侵后,将首都从燕京迁到开封,称南京。

1234年2月9日金被南宋和蒙古帝国联军所灭。而后蒙古人建立了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开封是治所。在蒙金战争的过程中,包括河南在内的北方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除极少数人逃亡外,其余的绝大多数人死亡,造成数千里无人区,大批水利设施被有计划有组织的破坏,黄河泛滥也日趋严重,从此河南失去过去长期拥有的优势。

在元末民变时,河南是遭受战争破坏严重的地区,千里无人烟,洪武年间由朝廷强制性组织了从山西来的大规模的移民。

1368年,大明建立,河南的省界已经与今天大致相同。下设8个府:开封、河南(洛阳)、归德(商丘)、南阳、汝宁(汝南)、卫辉、彰德(安阳)和怀庆(沁阳)。在开封还驻有周王。1641年,李自成攻占洛阳,杀福王朱常洵。1642年李自成围攻开封期间,黄河被掘开(有说李自成扒河,有说明军扒河),全城37万人只幸存3万人。

明末清初(1630年—1662年)的战争,河南也是遭受战争破坏严重的地区。康熙时,河南的农业经济得到恢复,期间重新开始成为重要的人口集中地和粮食主产区。开封仍为豫省省会,开封同时获得自明末李自成所酿“人祸”和清初的战乱以来的再次繁荣。和《石头记》、《海上花列传》等同样享有盛誉的清中期的豫人小说《歧路灯》中,对故事发生地省城开封的描述引人入胜。

在20世纪,随着平汉铁路(1906年通车)和陇海铁路(1910年开封到洛阳段通车,1918年修到徐州,1925年修到海州,1927年到灵宝,1935年修到西安,1937年到宝鸡,1945年到天水,1953年到兰州)的陆续修通,河南又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北洋军阀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1926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1930年,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之间展开大规模内战──中原大战,河南是主要战场。蒋介石的中央军大获全胜。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1928年-1932年期间,共产党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在大别山区开辟武装割据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度威胁武汉。新集(今新县)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此诞生。

1938年6月,日军攻占开封后,国民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以阻止日军进攻郑州、武汉,但也造成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0余县成为黄泛区,480万人倾家荡产。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1950年代初还短期存在过平原省,包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省会新乡,1952年撤销。

1958年4月20日,在遂平县成立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掀开了大跃进的序幕。在随后的三年大饥荒中,河南也是损失最惨重的省份,估计有几百万人死亡。[4]

1975年8月,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引发淮河上游大洪水,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数十座中小型水库同时垮坝溃决,造成29个县市被淹,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24万人死亡,倒塌房屋596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

文化习俗

中原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

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姓氏文化: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拜祖的热潮。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市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

思想文化:伏羲演八卦,周文王作《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老子、庄子分别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法家韩非、商鞅、申不害,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吴起,杂家吕不韦,东汉王充在洛阳著作《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贾谊、阮瑀、应玚、谢灵运、江淹、韩愈、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诗词明星灿若星河。

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形象地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推广至五大洲。

民俗文化:百家衣和百家饭是河南的风俗文化之一。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

历史人物

古代

政治家:黄帝、颛顼、帝喾、舜、商汤、殷纣王、苏妲己、姜子牙、比干、伊尹、郑庄公、息夫人、春申君、信陵君、子产、百里奚、孙叔敖、商鞅、范雎、李斯、姚贾、陈胜、吴广、张良、陈平、晁错、刘秀、袁绍、费祎、司马昭、冉闵、谢安、司马光、谢玄、王审知、杨行密、长孙无忌、上官婉儿、姚崇、唐玄宗、赵匡胤

军事家:风后、吴起、庞涓、诸葛亮、河南历史名人——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荀攸、荀彧、徐庶、黄忠、魏延、陈元光、谢玄、石守信、陈王廷、袁可立、岳云

思想文学家:老子、庄子、墨子、列子、申不害、韩非子、鬼谷子、苏秦、张仪、吕不韦、范缜、玄奘、程颐、程颢、许穆夫人、贾谊、阮籍、蔡文姬、阮瑀、潘安、谢灵运、干宝、钟嵘、范晔、何景明、元稹、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贺、刘禹锡、韩愈、岑参、崔颢、祖咏、陈抟

科学家:扁鹊、石申、吴其浚、郑国、桑弘羊、许慎、张衡、张仲景、马钧、李诫、朱载堉

经济学家:王亥、范蠡、白圭、子贡、玄高、吕不韦、沈万三、卜式

民族英雄:冉闵、郑成功、谢安、花木兰、杨家将、潘美、岳飞、史可法

书画家:邯郸淳、钟繇、吴道子、褚遂良、郑道昭、刘德生、袁枢

宗教名人:慧可、玄奘、神秀、一行、陈抟、司马承祯、成玄英

其他名人:亓官氏(孔子夫人)、嫘祖(黄帝元妃)、嫫母(黄帝元妃)、许由(隐士)

国际节日会展

大致举办时间举办城市节日会展
农历三月初三郑州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4月1日-5月10日洛阳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4月28日-30日信阳市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11月8日-10日 固始县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5月9日-15日南阳市南阳玉雕节
5月16日-18日漯河市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5月18日-25日三门峡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5月22日-6月6日安阳市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
6月26日-7月2日郑州市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8月20日至26日焦作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
8月26日-28日郑州市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8月28-30日省辖各市豫商大会
09月06-08日驻马店市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商丘市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10月18日开封市中国开封菊花花会
11月5日-7日郑州市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9月19日-25日信阳市中国·商城桂花文化节
2012年10月南阳市2012南阳全国农民运动会

政治经济

经济概况

2011年河南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五,比上年增长11.6%左右,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201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达326.4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83.1%,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进口增速全国第四,出口增速全国第四。2012年河南省公布的百强企业前十依次是:河南煤化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铁路局、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公司、双汇集团、安钢集团、河南中烟、洛阳石化。 

全省共180个产业集聚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 个: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郑州高新区、洛阳高新区、安阳高新区、南阳高新区。

中原经济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2011年9月29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2]

农业:河南是小麦、棉花、油料、河南农业概述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牛肉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

河南省速冻食品品牌如三全食品、思念食品、云鹤食品、四季胖哥、科迪集团等占居市场第一方阵,全国大超市每10个饺子里中的4个、每10个汤圆中的6个产自河南;方便面品牌如白象食品集团、斯美特、南街村集团以及饼干等品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肉制品品牌双汇集团、众品集团、大用集团、志元食业、永达集团、华英集团、伊赛牛肉,占据行业10强,大用集团、永达集团等是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采购企业。其它知名企业:莲花味精、王守义十三香、金星啤酒、航空啤酒、杜康酒、仰韶酒、宋河粮液、维雪啤酒、张弓酒业、宝丰酒业、汇通食品、赊店酒业、天方食品。

工业:河南工业门类河南工业概述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38个大类,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万亿元,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25.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6%。高技术产业增长53.3%。知名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平能化集团、安阳钢铁、宇通集团、中信重工、中国一拖、风神轮胎、新飞电器、济源钢铁、豫光金铅、舞阳钢铁、栾川钼业、灵宝黄金、明泰铝业、义煤集团、中原油田、南阳油田、洛阳石化、万基控股集团、神火集团、蓝天集团、大阳摩托、少林客车、郑州日产、郑州海马、宇通重工、河柴重工、许继集团、LYC、ZYS、卫华集团、华兰生物、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福森制药、神马集团、银鸽集团、金龙铜管、瑞贝卡、建业地产、正商地产、中部大观、鑫苑置业、天瑞集团。

服务业:近年来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以高于10%的速度稳定增长,服务业总量居全国第九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在郑州地区零售业丹尼斯百货、金博大等大型百货引领潮流,易初莲花、家乐福、国美、大润发、沃尔玛等国内外著名连锁超市纷沓而至。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2.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294亿元。银行业、影视娱乐业、动漫业方兴未艾,郑州国家动漫基地2010年投建设,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价格”已成为全球小麦和棉花等期货价格的重要指标。

交通概况

河南,“居天下之中”,位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要冲,亚欧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国家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通讯、管道、能源、物流枢纽,中华腹地国家战略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

河南省客货运铁路通车里程居全国首位。郑州、商丘、洛阳、南阳、信阳等都是国家铁路交通十字枢纽。郑州铁路枢纽是国内交通最为繁忙的客货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货运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国内最大的铁路运输业务中转站。新郑州东站、郑州高铁火车站是世界上首座、规模最大的设计时速350公里国家高速铁路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京港高铁、新欧亚大陆桥徐兰高铁、郑渝高铁纵横中原腹地,“十二五”铁路网规划郑徐高铁、商杭高铁、郑渝高铁计划于2012年内开始建设。

国家铁路网:京广、京九、焦枝、焦新、新荷铁路、侯月铁路、孟宝、新密、陇海、宁西。

地方铁路线:漯阜铁路、汤台铁路,商南铁路、衡潢铁路、新商铁路等。

城际铁路8条:郑洛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开城际铁路、郑平城际铁路、郑新城际铁路、郑济城际铁路、新乡-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环线铁路、郑州-新郑机场-许昌-漯河。2009年12月郑开、郑焦、郑州-新郑机场的城际铁路同日开工,三条城际铁路将于2013年通车,届时郑州到机场只需14分钟,到开封19分钟、焦作30分钟。

公路

河南公路交通网络发达,京港澳高速、河南新郑国际机场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等9条国家高速公路及20余条区域地方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9条国道纵贯河南,郑州、洛阳、商丘等城市均建有环城高速。截至2011年底,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42公里,居全国第一位,继续领跑全国。

航空

省内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商丘机场、信阳明港机场五大民用航空机场。国家民航总局将郑州航空港列为全国八大航空枢纽之一,以郑州为基地的航空公司分别为:中国南航、鲲鹏航空、深圳航空。深圳航空在郑州建设国内第二十大飞机维修基地。

2011年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工程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的目标设计。2011年12月26日,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目前郑州机场已通航国内外67个城市地区,开通航线90条,其中国内84条,国际和地区6条。

水运

河南水运集中在豫东南的漯河、周口、驻马店、信阳,主要港口有漯河港、淮滨港、固始望岗港、周口港等几大内陆港口。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行政区划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下辖464个街道办事处、1892个乡镇。2011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加大实施省财政直管县试点,省直管市扩大至11个,分别是济源市、巩义市、永城市、汝州市、邓州市、滑县、长垣县、固始县、鹿邑县、兰考县、新蔡县,其中济源市由河南省直辖,其余县市由所属地级市代管。

河南现任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户籍人口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9402万人(2010年)居全国第三。邮编450000~475000。

城市化战略格局,12个城市沿铁路干线,即“一横”陇海铁路城市带: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一纵”京广铁路城市带: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

地市

城市面积(k㎡)人口/万人区号车牌市辖区(县、代管市)
郑州市7446862.70371豫A中原区| 二七区| 金水区| 惠济区| 上街区| 管城回族区| 新郑市| 巩义市| 登封市| 新密市| 荥阳市| 中牟县
开封市6444467.60378豫B鼓楼区| 龙亭区| 顺和回族区| 禹王台区| 金明区| 开封县| 杞 县| 通许县| 尉氏县| 兰考县
平顶山市8867490.40375豫D新华区| 卫东区| 石龙区| 湛河区| 汝州市| 舞钢市| 宝丰县| 叶 县| 鲁山县| 郏 县
洛阳市15208654.90379豫C涧西区| 西工区| 老城区| 瀍河回族区| 洛龙区| 吉利区| 偃师市| 伊滨区| 孟津县| 新安县| 洛宁县| 宜阳县| 伊川县| 嵩 县| 栾川县| 汝阳县
商丘市10704736.20370豫N梁园区| 睢阳区| 永城市| 柘城县| 虞城县| 夏邑县| 宁陵县| 民权县| 睢 县
安阳市7413517.20372豫E北关区| 文峰区| 殷都区| 龙安区| 林州市| 安阳县| 滑 县| 汤阴县| 内黄县
新乡市8629570.80373豫G卫滨区| 红旗区| 牧野区| 凤泉区| 卫辉市| 辉县市| 新乡县| 长垣县| 获嘉县| 原阳县| 延津县| 封丘县
许昌市5260430.70374豫K魏都区| 禹州市| 长葛市| 许昌县| 鄢陵县| 襄城县
鹤壁市2299156.90392豫F淇滨区| 山城区| 鹤山区| 浚 县| 淇 县
焦作市4071353.90391豫H解放区| 中站区| 马村区| 山阳区| 沁阳市| 孟州市| 修武县| 博爱县| 武陟县| 温 县
濮阳市4266359.80393豫J华龙区| 濮阳县| 清丰县| 南乐县| 范 县| 台前县
漯河市2617254.40395豫L源汇区| 郾城区| 召陵区| 舞阳县| 临颍县
三门峡市10309223.30398豫M湖滨区| 义马市| 灵宝市| 渑池县| 陕 县| 卢氏县
周口市11959895.30394豫P川汇区| 东新区|项城市| 鹿邑县| 沈丘县| 郸城县| 淮阳县| 太康县| 扶沟县| 商水县| 西华县
驻马店市15083723.10396豫Q驿城区| 确山县| 泌阳县| 遂平县| 西平县| 上蔡县| 汝南县| 平舆县| 新蔡县| 正阳县
南阳市266001026.30377豫R卧龙区| 宛城区| 邓州市| 南召县| 方城县| 西峡县| 镇平县| 内乡县| 淅川县| 社旗县| 唐河县| 新野县| 桐柏县
信阳市18819610.90376豫S浉河区| 平桥区| 固始县| 罗山县| 光山县| 新 县| 商城县|潢川县| 淮滨县| 息 县

城市新区

自2009年6月至2011年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先后批复建设10大新区,其中郑州新区、洛阳新区为正厅级,其余新区为副厅级。

郑汴新区:位于郑州市中州大道以东、开封市金明大道以西、郑州航空港以北、黄河沿岸以南区域,由郑州新区(郑东新区)和开封新区(汴西新区)两大新区构成,涵盖中牟县,总规划面积2077平方公里。其中,郑州新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中牟县东边界、南至航空港区、北至黄河大堤,面积1840平方公里。开封新区东起金明大道、西至中牟东边界、南至郑民高速、北至黄河大堤,面积237平方公里。

洛阳新区:西至洛阳环城高速,东至偃师市高龙镇西边界,南至偃师—伊川边界,北至白马寺镇,涵盖洛龙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偃师市西南部三个部分,总规划面积480平方公里。

平原新区:位于新乡,西起107国道两侧,东至京港澳高速以东与原阳县城接壤,南至黄河大堤,北至新乡县交界,总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

商丘新区:西起中州路,东至梁园区与虞城县行政边界,南至连霍高速公路,北至梁园区双八镇、中州街道办事处和虞城县古王集乡边界,虞城县贾寨镇纳入新区行政管理范围,总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

安阳新区:北至洹河,东至白璧镇东边界,南至文峰区南边界,西至京广铁路和中华路,总规划面积226平方公里。

焦作新区:西至中站区与博爱县阳庙镇、苏家作乡西边界,东至规划建设的东海大道,北至西部工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边界,南至济焦新高速,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

许昌新区:南至主城区北外环及延长线,北至许昌县与长葛市行政边界,东至市主城区东外环北延,西至规划建设的安信公路,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

南阳新区: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宛城区溧河乡南边界,总规划面积190平方公里。

漯河新区:西起金山路,东至召陵区姬石乡、召陵镇的东边界,南至规划建设的南环路,北至沙河,总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

平顶山新区:东至平桐路,南至南环路,西至南环路、宝丰县杨庄乡界、南水北调干渠,北至南水北调干渠、宁洛高速、329省道、宝丰县周庄镇边界和省道236线,总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

濮北新区:起步区路网建设为“五纵四横”九条道路,分别为开州路北延、濮上路北延、昆吾路北延、卫河路北延、历山路北延、五一路西延、绿城路改造和开德路、卫都路建设。路网总长度26.7公里,工程总投资概算9.9亿元。

周口新区:又称周口东新区,周口新区将在周口市区东部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空间范围东至许湾乡及李埠口乡东边界,南至周项路和港口物流园区南边界,西至周口大道,北至周淮路、许湾乡北边界,远期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川汇区文昌、搬口办事处和许湾乡、李埠口乡。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2165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