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世界上最早计算子午线长度的人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公元前276年出生他制造了skaphe天文仪器知道在夏至日正午时分从北回归线上看太阳正好在天顶的位置阿斯旺其实是在回归线稍北他推断出亚历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离一定是整个地球圆周的7/360 从商队那里可以知道两个城市间的实际距离大概是5000stadia. 他最终确立了700 stadia为一度他算出来的数值为252000斯塔蒂亚stadia斯塔蒂亚乃是古希腊的长度单位其长度各地不一如按雅典的长度算1斯塔蒂亚等于185米则地球周长为46620公里多了16.3%若按埃及的长度算1斯塔蒂亚等于157.5米则地球周长为39690公里其误差小于2%
汉代以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也知道越往南日影长度越短越往北日影长度越长但中国没有形成明确的大地是球形的观念子午线
也没有实际测量日影长短差与距离的准确比例只是在大地是平面的假设前提下推得一个结论南北相距千里日影长度相差一寸在隋代大业初年约604-607天文学家刘焯544608就对这一结论表示怀疑他提议请一水工进行水平测量的工人并解算术之士取河黄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平地以绳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大业三年607隋炀帝下令各地测影惜因刘焯逝世而未果100多年之后天文大地实测工作的重大使命就落到了唐代开元年间的天文学家僧一行的身上 僧一行683727俗名张遂魏州昌乐河南南乐县人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因追求真理逃避权势武三思的纠缠而赴嵩山削发为僧人称僧一行他于开元五年717到京城长安任唐玄宗的天文顾问此后他推广了大衍历推广了刘焯的关于太阳运行不等速内插法公式并和梁令瓒共同制成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等他使用许多新创制的天文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并多次测量了二十八宿距天球北极的度数发现前人测定的不少数据不准确他根据自己观测的结果推断恒星本身在天球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恒星运动的天文学家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发现恒星运动早一千多年由于按原来的历法预报日食发生了较大误差唐玄宗下令制定更完善的历法僧一行决心以实地测量纠正原来历法的错讹之处于开元十二年724发起并主持了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工作他选择的测量点南起林邑位于今越南中部僧一行画像
约为北纬18度北到铁勒今属蒙古北纬51度遍及安南都护府位于今越南朗州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襄州今湖北襄樊蔡州上蔡武津馆今河南汝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汴州浚仪太岳台今河南浚县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蔚州横野军今河北蔚县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洛阳今河南洛阳等地其中以南宫说等人在白马浚仪扶沟武津一带南北四五百里的平坦地面上的测量效果最佳他们观测了夏至冬至和春分秋分时的日影长度差晷差并实地测量距离又测出这四点的北极星高纬度这样就算出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相当于纬度相差一度时地面上南北距离的差值僧一行的测量结果是351里80步折合129.22公里比今值多了18.02公里多今值是111.2公里僧一行的实地测量推翻了王畿千里日影一寸的错误观念测量结果相当于获得了子午线一度弧的长度这次测量意义特别重大被李约瑟认为是科学史上的创举发展简史
子午线
世界上最早准确计算出子午线长度的人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
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1881年10月1日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最后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案其中
决议案之二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应采用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环中心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
决议案之四提倡采用世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时或标准时
决议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线的零时为起点民用日也从子夜零时开始
至此本初子午线世界时等最终得以确立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1968年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把通过国际协议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各种新技术确定的地球坐标系的经度零点都尽量与本初子午线一致但往往有不到1〃的零点差别
电子杂志
子午线杂志封面(11张)大学生电子杂志子午线系广东四川湖南湖北海南等地的一些在校大学生以及其他文学爱好者于2011年7月份自发创办的电子杂志非专业非官方的杂志立足于文学与生活两个主要方面内容包括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杂文等一切文学作品人物故事高校社团展示微博声音电台广播音乐电影美术文化访谈等等
参与的大学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州大学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湖南湘南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等各所大学
办刊宗旨是提供最有分享价值的电子杂志
实测依据
埃拉托斯特尼的测量方法
约公元前240年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根据亚历山大港与syene现在埃及的阿斯旺之间不同的正午时分的太阳高线及三角学计算出地球的直径当然他的这种计算是基於太阳足够远而将其光线看成平行光的假设为根据的他知道在夏至日正午时分从北回归线上看太阳正好在天顶的位置阿斯旺其实是在回归线稍北他还测量出在他的家乡亚历山大港这个时候太阳应该在天顶以南7°这个角度是7/360 个整园假设亚历山大港在阿斯旺的正北-实际上亚历山大港在阿斯旺偏西一个经度-他推断出亚历山大港到阿斯旺的距离一定是整个地球圆周的7/360 对他用的是哪种量度制专家们至今尚有争议子午线
从汉代以来我国的天文学家就认为南北地隔千里影差长一寸(日影一寸地差千里)也即是说在同一经线上的南北两个地方在夏至这一天的中午测得的日影长度相差一寸两地就相距一千里远经线是子午线上述关于子午线长度的结论是正确的吗南朝的天文学家何承天开始对此产生怀疑到隋朝初年天文学家刘焯向炀帝建议国家组织包括水平测量和数学家在内的几方面的科学力量协同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大地天文测量具体内容是在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区于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时以准确的方位时间和水平同时在各个观测点测量日影长度验证日影长度和地理纬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但是这一建议未能实现 开元十二年(724年)从编制新历法的需要在一行的倡议下唐王朝开始进行空前规模的大地天文测量在全国范围内设了13个测量点使用的仪器实施的方法测量的内容都在一行领导下统一进行审定在各个测点除了用传统的圭表测量两至两分的正午日影长度和各地的漏刻分差以外还测量了各点的北天极(北极)的高度(当时的地理纬度)测量北极高度使用的仪器运用的原理方法均为一行首创一行研制了复矩只要用直角尺的一边指向北极另一条边与悬于直角顶点的铅锤悬线间形成的夹角角度就是北极的地平高度整个测量工作于第二年完成在这次测量中以天文学家太史监南宫说(音悦)率领的测量队最为重要南宫说在黄河两岸的白马(今河南滑县)浚仪(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扶沟(今河南扶沟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设了四个观测点一行从南宫说等人测量的大量数据中通过计算得出了结果北极高度相差1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这就是子午线1度的长度唐开元时5尺为1步300步为1里1尺为24.56厘米351里80步折合今制为131.3公里现代科技算出的子午线1度为111.2公里二者相比误差为20公里但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有极其宝贵的科学价值因为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测知地球大小有很大关系经过此次测量证明日影一寸地差千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从这次测量中一行还引出了一个光辉的科学思想即在很小的有限的空间探索出来的正确科学理论如果不加分析地任意向很大的甚至无限的空间去推广那就会导出荒谬的结论
这次测量中一行还算出南宫说的四个观测点黄道赤道交角的平均值为23°40′23″(折现制)现代科技测出的为23°36′19″.098二者很接近此外还验证了冬至的日影差和夏至的日影差本来就不相同各地的昼夜长短也不相同
制定
子午线
子午线也叫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经线和垂直于它的纬线构成地球上的坐标既经纬网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条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来表示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科学家把开始计算经度的一条经线0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1884年的10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了国际会议10月23日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向全世界各国政府正式建议采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作为计算经度起点的本初从0°经线算起向东划分0°~180°为东经度 向西划分0°~180°.为西经度1953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到东经0°20′25″的地方但全球经度仍然以原址为零点计算 在英国伦敦有一条本初0度 本初又称首或零也就是0°经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算经线本初制定和使用是经过变化而来的本初从本初起 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0度 到 180度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称为本初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时间局利用若干天文台在赤道上定义了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它由这些天文台的经度采用值和测时资料归算而得1968年起把通过国际习用原点和平均天文台经度原点的作为本初本初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它不像纬线有自然起点赤道19世纪以前许多国家采用通过大西洋加那利群岛耶罗岛的那条相当于今天的西经17°39′46〃经线19世纪上半叶很多国家又以通过本国主要天文台的为本初这样一来在世界上就同时存在几条本初给后来的航海及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
后来这一天便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经度值自本初开始分别向东西计量各自0°-180°或各自0-12时本初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全球经度测量均以本初与赤道的交点E点作为经度原点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国际上改用若干个长期稳定性好的天文台来保持经度原点由这些天文台原来的经度采用值反求各自的经度原点再由这些经度原点的平均值和E点的差值来决定和保持作为全球经度原点的有点
东方卫视节目
子午线主持人(4张)
栏目名称 子午线
栏目定位子时午夜准确定位新闻事件
播出平台东方卫视
播出时间工作日23:30-次日00:30
主持人何婕于飞雷小雪
节目口号时针划过子午线零点资讯
搜寻媒体焦点观察舆论生态舆论场
栏目介绍子午线是日播新闻杂志类节目强调解读与评论以东方眼光来梳理整合全天社会资讯追踪分析新闻热点关注并引领舆论话题夹叙夹议以述带评以评带叙在强调影响力的同时注重新闻诠释方式的立体化和表达方式的个性化月一日
栏目版块
子午时评 零点资讯 舆论场
栏目亮点
◆ 新闻大事做深做透做精彩
◆ 打造个性化的解读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