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广东
性质类别:师范类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通讯地址: 广东省潮州市
邮政编码: 521041
联系电话: 0768-2525449
电子邮箱: hs_zsb@hstc.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hstc.edu.cn
招生网址: http://web.hstc.edu.cn/xingzheng/jwc/ZSB_Xin_Xi.htm
学院简介
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和办学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潮州是广东的东大门,地处汕头、深圳、厦门三大经济特区的中心位置,是珠江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辐射交汇点、交通连接点和文化交融点,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民风淳朴,社会和谐,享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园林城市”等美誉。韩山师范学院
学院以“韩山”为名,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关。韩愈曾任潮州刺史,兴学育才,利农除弊,千百年来一直为潮州人民所崇敬,以至江山改姓,潮州由此而有韩江、韩山,并兴建了韩文公祠。学院前身可追溯到宋元钓五年(公元1090年)建立的“韩山书院”。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改韩山书院为新式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1993年由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199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学院与韩文公祠毗邻,依韩山、临韩江,俯看江上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校园山水相间,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各种设施齐全,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韩山师范学院有着优良的育人传统。韩山书院秉承韩愈“去华存实”、“人尽其才”的教育理念,尊师重道,一直是粤东“三州人士育才之地”。韩山师院继承古书院严谨治学、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一百多年的师范教育中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为广东及周边省份培养了7万多名师资及其他各类人才,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广东十大慈善家陈伟南,台湾著名书法家陈其铨,文艺理论家陈传才,历史学家郭豫明,首届全国“十佳”公务员、广东省原公安厅副厅长朱明健等等。近年来,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特色办学”的理念,培养基础实、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形成了“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融汇潮汕区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粤东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鲜明办学特色,多次获得省、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为广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设有数学与信息技术、物理与电子工程、化学、生物、中文、政法、外语、教育、旅游管理、体育、音乐、美术共12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设有39个本科专业(含7个方向),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非师范类专业22个,涵盖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和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学院招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海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甘肃、贵州等十四个省(区)。2000年开始陆续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1257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893人,其中专任教师65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52%和38%。一批留学归国的学者已经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重要的岗位。学院聘任国际汉学大师、校友饶宗颐先生为顾问教授,聘请王梓坤(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子诚(北京大学教授)、俞元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昌盛(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木拉帅夫·卡米力(哈萨克斯坦国立美术学院教授,前苏联功勋艺术家)等为客座教授。
学院占地面积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7.6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实验室85个,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9218万元。图书馆藏书120多万册,中外期刊近2000种,拥有可供读者光盘阅览和普通阅览的座位2285个。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等各类教室263间。教学科研用计算机近3000台。已建设校外实习基地92个。学院建有2个标准田径场和体操馆、篮球馆、风雨操场及游泳池等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为教学、训练、竞赛和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建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学生宿舍。后勤保障机构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学院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全国和广东省各类学科比赛和科技竞赛中荣获佳奖。在近两届广东省“挑战杯”比赛中获得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连续获得“优胜杯”;在广东省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中获得6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获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在三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荣获3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在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10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08年,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勇夺全国亚、季军;在“中-加-美国际烹饪技术交流大赛”华南赛区比赛中,获宴席类团体金奖和个人赛5金5银。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注重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韩山师范学院质量。经常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和教师莅校讲学和任教;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韩国大田大学、日本国立爱媛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互换学生,互派教师进修和访问,并进行长期的学术与教学交流。我院还在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哈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交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5年,学院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有来自英国、哈萨克斯坦、韩国、泰国等国家留学生到我院就读。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院人才培养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我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技能娴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安于本职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自2002年起,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6年高达98%以上,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在社会上享有良好声誉。
韩山师范学院是治学、深造的好地方,热诚欢迎立志成才的学子踊跃报考韩师!
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统战处
教务处
武装部·保卫处
资产管理处
工会
学院办公室
宣传部
科研处
对外交流合作处
财务处
团委会
人事处
纪检·监察·审计
学生工作部
招生·就业办公室
成人教育部·职业技能鉴定所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陈庆联
陈庆联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管干部与人才工程工作;党组织建设与党员发展工作;保密工作;党务公开工作。
分管部门:党委办公室、组织部、机关党总支、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室。
联系单位:数学与信息技术系。
院长
林伦伦院长林伦伦
语言学教授,中山大学学士(1982.2)、硕士(1985.2)。曾任汕头大学副校长(1999.8—2004.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2004.4—2010.1)。专业方向:地方方言与文化研究。
编辑本段知名校友
陈伟南,1936年毕业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7年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艰苦创业,先后创办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学校地址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
邮编:521041
编辑本段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
省级优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韩山师范学院精品课程
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 韩山师范学院
植物学 教育学
分子生物学 动物学
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络
商法学 大学语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分析化学
数学分析 外国文学
人体解剖学 高等代数
排球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文学概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学教学论
声乐 篮球
现代教育技术 高级英语
校级优质课程:网络课程:
C 语言程序设计
静态网页制作
计算机导论
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
市场营销学
基础日语
院系简介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及创新精神,能在中等学校进行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育(学)工作;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文化管理工作以及新闻与编辑、创作与评论等相关工作。
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有系统的秘书学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具备中英文秘书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秘书和管理工作的实践型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翻译、公关礼仪、计算机文字处理、策划文案等相关工作或教育教学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学(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和新闻采编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闻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节目制作和新闻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对外汉语(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汉语和英语基础,掌握汉语言文学与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方面的知识,具备汉英双语会话、听说、写作、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适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政法系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政策理论等相关工作。
法学(非师范)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公检法系统从事相关的法律工作;在企业从事法律咨询、法律顾问等相关工作;自行从业等相关的法律工作。
历史系
历史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其他文史工作者。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历史教育(学)工作;在党政机关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在科研院所、文物机构、博物馆等相关单位从事研究或相应的管理工作。
教育系
教育技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韩山师范学院,设计、开发、运用和管理各种技术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基础宽厚、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能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及各种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学校广播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维护、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工作。
就业方向:从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中小学课程整合教学(擅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站课程开发、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机房建设管理、多媒体教室建设管理;企事业单位教育技术培训;电视台摄影、音视频编辑、音像公司节目录制、教育软件开发培训等工作。
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小学教育(语文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和创新精神,专长于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同时具有一定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
就业方向:在小学从事语文教育(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本科化已是明显趋势,该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心理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
就业方向:能在学校和其它心理咨询机构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外语系
英语(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能娴熟,素质良好,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的中等学校合格师资与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商贸英语(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技能娴熟,素质良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经贸、商务等部门从事翻译、谈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有特色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教学、科研等部门。
日语(非师范)
培养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日语,在国内外的商务、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国际贸易、翻译、谈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有特色的日语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辅修商务英语专业,成为能应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日资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旅游接待、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教学、科研等部门。
生物系
生物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院办学历史较长的专业之一,2012年为院级重点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技能熟练,素质良好,在专业上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的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技能性生物专业人才,也适于报考生物科学以及相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和管理工作,在制药、轻工业、食品保健、生物公司、环保、防疫检疫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行政管理。
生物技术(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良好,在专业上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生也适于报考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韩山师范学院
就业方向:在制药、轻工业、食品保健、生物公司、医院(中心实验室、检验科)、环保、防疫检疫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院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市场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级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良好,在专业上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具较好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门技术人才,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食品等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就业方向:在食品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工作。
化学系
化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化学教师及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的化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化学教学、化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适合在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或培训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环境科学(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教学研究;能在政府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科研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应用化学(非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掌握化学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厂矿企业、科研院所、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开发、工艺设计与改进、质量检测与管理、教学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物流、IT行业等经济部门从事研究、应用开发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IT行业、物流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数据分析和系统分析、信息安全管理、应用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才。
统计学专业(非师范)
培养目标:统计学本科生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坚实的数学与外语基础,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系统掌握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成为专长于应用统计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门(统计局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4]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和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信息安全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信息安全方向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可以在政府、金融行业、公安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维护以及信息安全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可从事通信、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物联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方法;熟悉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分析能力;系统扎实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应用系统设计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计算机科韩山师范学院学与技术领域和物联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科研机构、政府及事业单位、国内外IT企业从事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应用开发工作;从事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物联网智能项目管理的工作;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等电子信息类其他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
软件工程(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软件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能力,具有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软件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物理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有扎实的物理、数学基础,有深厚的实验知识与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能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物理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初步的科研、开发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科技开发、管理和产品设计工作的专业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化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在信息、通讯相关企事业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从事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较宽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将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地方电力系统、供用电管理部门、电子技术产业以及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关的教学、科研单位中从事系统分析、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在电力、电气相关企事业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从事电气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在电子信息相关企事业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
电气技术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技术教育方面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研、开发训练,能在电气技术教育、计算机测控系统、电气检测系统方面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管理和产品设计工作的专门人才,尤其是适应日益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电气技术教育方面的人才。
就业方向: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管理和产品设计工作。
体育系
体育教育(师范):培养目标: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裁判组织等工作,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在各级体育管理部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等。
社会体育(非师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各级体育管理部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经营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
音乐系
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各类中等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幼儿师范、普通师范、艺术师范及其他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美术与设计系
美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较全面地掌握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等相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研究,能在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等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绘画、艺术设计、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中等学校(或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文化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宣传、设计、辅导工作以及美术编辑、创作等相关工作。
艺术设计(装潢设计)(非师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能从事产品包装、商业广告、工业设计、企业形象及商标设计、产品展示与设计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文化或企业单位从事产品包装、商业广告、商标设计、美术编辑、企业形象策划等工作,以及在中等学校(或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宣传、辅导等相关工作。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非师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能从事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设计公司从事艺术设计或从事城市规划、建筑环保、园林设计、房区绿化设计等工作。
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能从事陶瓷艺术设计、陶瓷雕塑和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实施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陶瓷企业从事陶瓷艺术设计、陶瓷雕塑和生产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实施工作,以及在文化单位或中等学校从事美术、陶艺教学、宣传、辅导等相关工作。
地理与旅游管理系
旅游管理(非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德、智、体、韩山师范学院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有高外语水平、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各类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旅游行政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管理人员。
就业方向:各类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旅游行政部门以及行业组织管理人员。
地理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地理科学素质和运用地理科学原理的能力,能够在中等以上学校进行地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与地理科学相关的研究工作者。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从事地理教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烹饪与营养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烹饪工艺实践技艺、宽厚的烹饪科学理论以及相应的餐饮管理知识与营销业务能力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是近十年来新兴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能从事大、中型饭店及集团餐饮部门的技术及管理工作,或在中、高等烹饪学校或相关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就业方向:在中、高等烹饪学校或相关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在高级餐饮机构从事烹饪和餐饮管理、酒店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
概述
韩山师范学院的历史,以清光绪廿九年(1903)为转折,之前是古代书院,之后是近现代师范学校。
“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匾以韩山”。韩师的前身,是建于宋代的韩山书院,历宋元明清各朝代都是州(路、府、道)的官办书院。院址多有变迁,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定址于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南侧,延续至今。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钦定师范学堂章程》颁行后,我国开始有了师范教育专门机构,韩山书院遂改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成为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学校。以后,校名相继称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等,一直是中等师范学校,抗战内迁揭阳敌后山区时曾兼办过初、高中。新中国成立后,韩师迅速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办学规模扩大至在校生1200多人。1958年,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调整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1978年12月复办专科,成为省属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高等本科师范学院。1998年4月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古代的韩山书院
韩山书院历史上一再迁徙,屡经兴废。以下按年期概述:
淳禧十一年(1251年),郡守刘希仁捐俸修潮湿残破的院舍。不久,书院废。
至元十五年(1278年)城南书庄(原韩山书院旧址)及所附韩祠,经战乱,亭院无存。廿一年(1284年)由潮州路总管王用文重建,又称“韩山书院”,祀孔子及诸贤,又以韩祠附。
至顺二年(1331年)因“营缮多缺”,总官王允恭令城南书院长陈文子“撤旧构而新之”,历时四个月,新舍落成。
翌年(1332年)七月临川吴澄撰《潮州路韩山书院记》,记载书院落成盛事,碑记现存于潮州西湖公园内。
至正十二年(1352年)城南韩山书院地毁于火灾,韩祠也随之废。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巡道史起贤于笔架山麓韩祠左侧的明代御史蔡梦悦祠重建书院。就坊址建构大门,改称“昌黎书院”,题其堂为“原道堂”。康熙年间立《昌黎书院碑记》,现存于韩山师院。
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知府龙为霖沿旧址扩建,翌年三月完工,复称“韩山书院”。现有雍正年间立《韩山书院碑记》存于韩山师院。
光绪廿九年(1903年)呈准立案,改“韩山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古书院历史从此宣告结束。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解放前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1年改“惠潮嘉师范学堂”为“广韩山师范学院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1921年10月,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
1935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6月潮州沦陷。韩师在日寇铁蹄踏入汕头之5月间,被迫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乡尾寨。当时韩师是潮汕地区“硕果仅存的一所省立中学”。1944年下半年,因战火燃近,韩师又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借崇正小学校址办学,条件相当困难。
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韩师搬回潮州原址。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
韩师是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缩影,从1903年至今近百年经历了初级师范、中等师范、高等师范专科、高等师范本科的发展过程。办学连续性这么长的师范学校,广东唯此一所,全国也很稀罕。
韩师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的爱国壮举消息传来后,潮州城的学生揭竿而起,以韩师学生罗定鼎等为首的进步学生于5月10日成立“潮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全校师生热烈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集会演讲,示威游行。1925年11月底韩师乡师科的陈府洲、黄联译、陈火齐、李志烈等人光荣入团并成立了韩师历史上的第一个共青团支部,陈府洲任团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后,全校师生召开反日救国大会,发表反日通电及宣言,组织反日宣传队,参加各界抗日运动。进步学生郑淳、刘斌、王亚夫等人发起组建了潮安县抗日学联,并曾出版过各种革命刊物如《罡风世界》等。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韩师师生卷入抗日救国的热潮,组织过抗敌工作团,出版抗敌工作团专号《韩山》,出版过号召抗日、评论时政的《烽火》和抗战教育专号等刊物。韩师内迁揭阳古沟村时,学生中地下党党员张开明、詹益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革命活动,配合当地的党组织工作,并开展学生起来和反动的训导主任和舍监作斗争。1948年至1949年5月,一批革命学生先后投奔凤凰山革命根据地,参加闽粤赣边纵第四支队的武装斗争,迎接和配合大军南下解放粤东地区,有的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血奋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解放后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粤东行署、潮安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郑淳为军代表接管韩山师范学院。
翌年5月,郑淳任校长。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新中国的韩山师范学院拓展校园,增建校舍,充实图书设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实行教育改革,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按照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教育学科的教学和教育实习,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全体教师经过1952~1953年寒暑假的“思想改造”学习班的学习,以及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革命斗争”的锻炼,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课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锻炼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形成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团结友爱、尊师守纪的良好风气。先后开设普通师范、简易师范、音体、美劳等科班,附设小学行政干部轮训班和中师函授教育。在解放初期短短的数年里,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和教育行政新人才。以1954学年度为例,师范部共有24个班,在校学生1159 人,教职工102人。又以1956年为例,中师毕业生共329人,其中考上高等院校和中学师资班继续深造的有190多人,其他的毕业生分配到潮汕、兴梅各市、县小学或中学工作,后来大多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行政骨干。
1958年秋,在全国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韩山师范学院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由汕头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李雪光兼任校长。设置文史、数理、生化、外语4 个科,开办中文、政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7个专业,附设初中教师训练班、 农业中学教师训练班和中师函授部,面向潮汕、兴梅、海陆丰各市县招生,培养初中教师,轮训提高在职初中、小学教师,办附属小学。其时曾办有1期俄语教师培训班。校园面积扩大到80多亩,另辟有游泳池,桃坑、后坑、小陂、小心坑4个农场,以及生物实验园地。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除课堂教学外,师生要经常参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接受各种实践锻炼。1961学年度在校专科学生1270人,教职工217人。
1961年,国家实行“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大专院校设置。韩山师专遂于19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办专科。在1958—1963年这5年里,韩山师范学院共培养大专毕业生1356人,培训初中、农中教师1306人,一大批在职小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达到了中师毕业学历水平。 1963年秋,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专科停办后,学校分设为韩山师范学校和汕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校开设中师班,面向汕头、潮安、澄海、饶平、南澳等市县招生,为5市县培养小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则举办学校行政和教师培训班,为全地区轮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属小学2所,作为教育实习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严重冲击,教师挨斗,教学活动和招生中止。韩山师范学校校名一度被改为工农师范学校。
1968年,两校合并。起初仍称汕头地区工农师范学校,后称汕头地区师范学校。
1971年以后,开始以推荐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开办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体、英语等中师班。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除校内课堂教学外,要常下农村搞教育运动和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共培养各类中小学师资2000多人。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和统一招生制度。韩山师范学院获准开办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韩山师范学院恢复了大学专科建制,定校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韩山师范学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关心韩山师范学院的发展;海内外校友支持韩山师范学院的建设;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挖掘潜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至1993年,开设的专业已由起初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语、政史、化生、微机应用、电子技术、体育、音乐等共14个。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期间自1990年起至1993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中文、数学2个专业本科班。
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952 人,教职工425人,校园面积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这个阶段培养的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毕业生共6995人。
学校还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1983年起连续开办6期政治和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招 收40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龄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2年脱产学习;1985年起开办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除函授教育外,1984年以后,相继开办中文、英语、微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夜大学。
为了适应广东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在1985年《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将韩山师专升格为本科师院的意见。经过多年的积极准备,1992年,省计委、高教局组织专家组对韩山师专升格问题进行了考察、论证,经省政府同意,于1993年3月20日呈报国家教委将韩山师范学院升格。5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考察组莅校实地考察。10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在长沙举行评审会议,会上一致通过韩山师范学院升格。12月11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韩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院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和地方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中学教育和农村教育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1995年1月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为建设合格的本科师院,适应全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需要,学院制订了《韩山师范学院事业发展规划(1996~2005)》,建设稳步发展。开辟占地320 亩的校园新区,建筑2 万平方米的理科大楼主楼,建立了师资建设基金,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针,以优惠措施吸引人才,使教师队伍得到壮大、提高。学院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加对教学的投入,搞好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整顿教风、学风,健全教学制度,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初期实行本专科并举,多学制并存,逐步减少招收专科生的比例。1998学年度,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003人,其中本科生24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227人,非学历教育在校生1493人。1998年4月,即在首届本科生毕业前夕,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个专业,以及学院办学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评审,同意韩山师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5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了首次由学院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1999年,教育部将韩山师院列为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之一。为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在省、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韩山师范学院进入了一个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短短的几年中,投入了2亿多元,用于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校舍建筑面积由12.3万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由1700万元增加到3300多万元,全日制在校生增加到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占98.8%,成人教育在校生增加到7000多人。毕业生总就业率连续3年达到98%以上,在全省名列前茅。2000年开始与华南师大等韩山师范学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1年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潮州师范学校改为韩山师院二级学院,仍隶属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纳入韩山师院管理,教育质量接受韩山师院监督。2002年6月,韩山师范学院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获得通过。韩山师院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依法办学;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中等教育师资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以普通高等师范教育为主,兼顾非师范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其它类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粤东,面向全省,使学院成为与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
韩山师范学院作为我国教育史上建立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可以说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一个缩影,她建立以来经受了一个多世纪时代风浪的颠簸,从创办初期的艰难维持,到“二师”时期的巩固振兴;从战乱年代的峥嵘岁月,到和平年代的发展欣荣;从“文革”时期的动乱,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后跨上现代鼎盛辉煌的发展高峰,她由初级师范、中等师范,到高等专科师范、本科师范,经历了师范教育从初级到高级的全部发展过程,开办了文、理、外、图、音、体等科类,几乎涵盖了师范教育的全部专业。这在广东以至全国都是罕见的。总结韩山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继承和发扬韩山师范学院的优良传统,对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省、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校庆日
1927年以前,韩师的校庆活动一般在7月份举行。
1928年起,以1921年改校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日期即10月20日为校庆日。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韩师的日期即12月27日为校庆日。
1985年,根据海内外校友的建议,恢复10月20日为校庆日。
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统战处
教务处
武装部·保卫处
资产管理处
工会
学院办公室
宣传部
科研处
对外交流合作处
财务处
团委会
人事处
纪检·监察·审计
学生工作部
招生·就业办公室
成人教育部·职业技能鉴定所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 ||||
专业类型 | 专业名称 | 专业层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层次 |
历史学类 | 历史学 (师范) | 本科 | 历史学(文档信息管理) | 本科 |
工学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软件工程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
教育学类 | 小学教育 | 本科 | 教育技术学 | 本科 |
体育教育 | 本科 | |||
文学类 | 日语 | 本科 | 对外汉语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艺术设计 | 本科 | |
音乐学 | 本科 | 艺术设计学 | 本科 | |
美术学 | 本科 | 英语 | 本科 |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本科 | |||
法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法学 | 本科 |
理学类 | 地理科学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本科 |
化学 | 本科 | 物理学 | 本科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
信息科学技术 | 本科 | 生物科学 | 本科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环境科学 | 本科 |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
管理学类 | 旅游管理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收费标准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学费标准:1.校本部:文史类、财经类、管理类专业3800元/生·年,理工类、外语类、体育类专业4300元/生·年,音乐类专业及艺术设计类专业8000元/生·年,美术学专业6000元/生·年。住宿费每生每年500—1500元不等,入学后按实际住宿情况结算。2.陶瓷学院校区:文史类、财经类、管理类专业4500元/生·年,理工类、外语类、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5500元/生·年,美术教育专业6000元/生·年,其他非师范美术类专业8000元/生·年。住宿费每生每年1200—1500元不等,入学后按实际住宿情况结算。3.潮州师范分院:文史类专业4500元/生·年,外语类、理工类专业5500元/生·年,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6000元/生·年,艺术设计专业8000元/生·年。住宿费每生每年750元。如有变动,以物价部门新核定的标准执行。
报考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不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
3、报考高中起点专科考生应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文化程度。
4、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人员。
(注: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指2014年3月底前能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可报考我省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报名时需交验经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核准的成人高等院校录取新生名册复印件及学校出具的各科成绩(每科具体分数)合格的证明。参加自学考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但未领取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毕业生必须交验省自考委出具的各科成绩合格的证明。普通高等教育应届生应于本年9月份之前拿到大专毕业证方可报考。)
报名时间和方法
1、预报名时间:9月1日至5日。了解报考须知及韩山师范学院招生计划。
2、正式报名时间:9月6日至10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携带第二代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统一把身份证、毕业证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就近到报名系统指定的报名站(一般是当地教育局招生办)凭预报名顺序号正式报名、确认。
3、正式报名时,考生本人须到报名点核对、签名确认报名信息,缴交考务费,进行电子摄像,并领取准考证的回执。[1]